一种近地表常速填充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1591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1 00:3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地表常速填充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近地表的高速层顶界面信息及炮、检点静校正量;确定偏移基准面;根据所述炮、检点静校正量将CMP道集数据校正到统一基准面;将所述统一基准面上的CMP道集数据校正到所述偏移基准面;确定所述目标近地表的叠前深度偏移初始速度模型;将所述高速层顶界面信息中的高速层顶界面加入所述叠前深度偏移初始速度模型,并将所述目标近地表位于所述高速层顶界面之上且位于所述偏移基准面之下的部分填充替换速度。本申请实施例可有利于提高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精度。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near surface constant velocity fi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地表常速填充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地震资料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近地表常速填充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波场畸变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叠前深度偏移还无法实现真地表偏移,更多地还是在地表高程平滑面上建立速度模型进行偏移。而在建立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时,一般不考虑近地表的影响。原因在于,其假定近地表的影响在偏前道集准备过程中通过基准面静校正和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方法已解决。这种假定减弱了地表高程平滑面上波场畸变的影响,有利于深度域速度模型的有效建立。但是,该方法建立的深度-速度模型会降低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精度,从而人为地降低了速度模型的精度,不利于深度偏移的准确成像。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可提高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精度的近地表常速填充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近地表常速填充方法及装置,以利于提高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精度。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地表常速填充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近地表的高速层顶界面信息及炮、检点静校正量;确定偏移基准面;根据所述炮、检点静校正量将CMP道集数据校正到统一基准面;将所述统一基准面上的CMP道集数据校正到所述偏移基准面;确定所述目标近地表的叠前深度偏移初始速度模型;将所述高速层顶界面信息中的高速层顶界面加入所述叠前深度偏移初始速度模型,并将所述目标近地表位于所述高速层顶界面之上且位于所述偏移基准面之下的部分填充替换速度。优选的,所述获取目标近地表的高速层顶界面信息及炮、检点静校正量,包括:基于初至层析反演静校正获取目标近地表的高速层顶界面信息及炮、检点静校正量。优选的,所述偏移基准面包括地表高程平滑面。优选的,所述叠前深度偏移初始速度模型由所述目标近地表的叠前时间偏移速度转换得到。优选的,在将所述统一基准面上的CMP道集数据校正到所述偏移基准面后,所述CMP道集数据的走时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Tdata2smooth=Tdata-ΔTS-ΔTG+(ES-EV)S/Vr+(ES-EV)G/Vr;其中,Tdata2smooth为在将所述统一基准面上的CMP道集数据校正到所述偏移基准面后,所述CMP道集数据的走时;Tdata为原始CMP道集数据的走时,ΔTS为炮点从地表经过风化层到高速层顶界面所需走时,ΔTG为检波点从地表经过风化层到高速层顶界面所需走时,ES为地表高程平滑面高程,EV为初至反演时得到的高速层顶界面高程;(ES-EV)S为炮点处ES和EV间的高程差;(ES-EV)G为检波点处ES和EV间的高程差;Vr为替换速度。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近地表常速填充装置,包括:信息及静校正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近地表的高速层顶界面信息及炮、检点静校正量;偏移基准面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偏移基准面;第一校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炮、检点静校正量将CMP道集数据校正到统一基准面;第二校正模块,用于将所述统一基准面上的CMP道集数据校正到所述偏移基准面;初始模型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近地表的叠前深度偏移初始速度模型;初始模型调整模块,用于将所述高速层顶界面信息中的高速层顶界面加入所述叠前深度偏移初始速度模型,并将所述目标近地表位于所述高速层顶界面之上且位于所述偏移基准面之下的部分填充替换速度。优选的,所述获取目标近地表的高速层顶界面信息及炮、检点静校正量,包括:基于初至层析反演静校正获取目标近地表的高速层顶界面信息及炮、检点静校正量。优选的,所述偏移基准面包括地表高程平滑面。优选的,所述叠前深度偏移初始速度模型由所述目标近地表的叠前时间偏移速度转换得到。优选的,在将所述统一基准面上的CMP道集数据校正到所述偏移基准面后,所述CMP道集数据的走时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Tdata2smooth=Tdata-ΔTS-ΔTG+(ES-EV)S/Vr+(ES-EV)G/Vr;其中,Tdata2smooth为在将所述统一基准面上的CMP道集数据校正到所述偏移基准面后,所述CMP道集数据的走时;Tdata为原始CMP道集数据的走时,ΔTS为炮点从地表经过风化层到高速层顶界面所需走时,ΔTG为检波点从地表经过风化层到高速层顶界面所需走时,ES为地表高程平滑面高程,EV为初至反演时得到的高速层顶界面高程;(ES-EV)S为炮点处ES和EV间的高程差;(ES-EV)G为检波点处ES和EV间的高程差;Vr为替换速度。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近地表常速填充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下步骤:获取目标近地表的高速层顶界面信息及炮、检点静校正量;确定偏移基准面;根据所述炮、检点静校正量将CMP道集数据校正到统一基准面;将所述统一基准面上的CMP道集数据校正到所述偏移基准面;确定所述目标近地表的叠前深度偏移初始速度模型;将所述高速层顶界面信息中的高速层顶界面加入所述叠前深度偏移初始速度模型,并将所述目标近地表位于所述高速层顶界面之上且位于所述偏移基准面之下的部分填充替换速度。由以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在建模时引入高速层顶界面作为一个控制层位,即将目标近地表位于高速层顶界面之上且位于偏移基准面之下的部分填充替换速度。这样就实现了表层速度模型与偏移前数据的匹配,而且表层速度建模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从而为后续浅层乃至中、深层速度建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速度模型精度和偏移成像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表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近地表常速填充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替换速度填充前叠前深度偏移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替换速度填充后叠前深度偏移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近地表常速填充装置的结构框图;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近地表常速填充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在以往表层速度建模准备偏移前数据时,一般先根据统一基准面静校正公式:Tdata2datum=Tdata-ΔTS+(ED-EV)S/Vr-ΔTG+(ED-EV)G/Vr(1)将地震数据校到统一基准面上,然后根据公式(2)将地震数据校正到偏移基准面上,再在此基础上应用反射信息迭代建立偏移速度场。Tdata2smooth=Tdata2datum-(ED-ES)S/Vr-(ED-ES)G/Vr(2)其中,Tdata2datum表示将地震数据校到统一基准面后的走时,Tdata表示原始地震数据走时,ΔTS为炮点从地表经过风化层到高速层顶界面所需走时,ΔTG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近地表常速填充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近地表常速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目标近地表的高速层顶界面信息及炮、检点静校正量;确定偏移基准面;根据所述炮、检点静校正量将CMP道集数据校正到统一基准面;将所述统一基准面上的CMP道集数据校正到所述偏移基准面;确定所述目标近地表的叠前深度偏移初始速度模型;将所述高速层顶界面信息中的高速层顶界面加入所述叠前深度偏移初始速度模型,并将所述目标近地表位于所述高速层顶界面之上且位于所述偏移基准面之下的部分填充替换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地表常速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目标近地表的高速层顶界面信息及炮、检点静校正量;确定偏移基准面;根据所述炮、检点静校正量将CMP道集数据校正到统一基准面;将所述统一基准面上的CMP道集数据校正到所述偏移基准面;确定所述目标近地表的叠前深度偏移初始速度模型;将所述高速层顶界面信息中的高速层顶界面加入所述叠前深度偏移初始速度模型,并将所述目标近地表位于所述高速层顶界面之上且位于所述偏移基准面之下的部分填充替换速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地表常速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近地表的高速层顶界面信息及炮、检点静校正量,包括:基于初至层析反演静校正获取目标近地表的高速层顶界面信息及炮、检点静校正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地表常速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基准面包括地表高程平滑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地表常速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前深度偏移初始速度模型由所述目标近地表的叠前时间偏移速度转换得到。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地表常速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统一基准面上的CMP道集数据校正到所述偏移基准面后,所述CMP道集数据的走时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Tdata2smooth=Tdata-ΔTS-ΔTG+(ES-EV)S/Vr+(ES-EV)G/Vr;其中,Tdata2smooth为在将所述统一基准面上的CMP道集数据校正到所述偏移基准面后,所述CMP道集数据的走时;Tdata为原始CMP道集数据的走时,ΔTS为炮点从地表经过风化层到高速层顶界面所需走时,ΔTG为检波点从地表经过风化层到高速层顶界面所需走时,ES为地表高程平滑面高程,EV为初至反演时得到的高速层顶界面高程;(ES-EV)S为炮点处ES和EV间的高程差;(ES-EV)G为检波点处ES和EV间的高程差;Vr为替换速度。6.一种近地表常速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及静校正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近地表的高速层顶界面信息及炮、检点静校正量;偏移基准面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偏移基准面;第一校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炮、检点静校正量将CMP道集数据校正到统一基准面;第二校正模块,用于将所述统一基准面上的CMP道集数据校正到所述偏移基准面;初始模型确定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文山方勇罗晓霞周振兴吴新星姚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