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外机的框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1453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外机的框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所述框体组件包括:外壳;中隔板,中隔板与外壳相连并在外壳内限定出换热区和电控区,中隔板的上端面上设有让位槽;换热器,换热器竖立于外壳内且至少一部分位于换热区;第一柔性件,第一柔性件设于换热器的上端面并呈沿换热器延伸的长条形;第二柔性件,第二柔性件设于中隔板的上端面并呈沿中隔板延伸的长条形,第二柔性件在让位槽处跟随让位槽凹陷,其中,外壳的上盖板压住第一柔性件和第二柔性件。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外机的框体组件,可以避免换热器翅片以及中隔板让位槽钣金件割伤传感器模块的线束。

The frame assembly of the air conditioner outdoor unit and the outdoor air conditioner with its air condition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rame assembly for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and with the outdoor air conditioning, the frame assembly includes: a housing; in the partition, partit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casing in the casing and defines the heat exchange and control area, the upper end of the partition board is arranged in the heat exchanger, abdicating groove; the heat exchanger is erected within the housing and at least a part of the heat exchange; the first flexible member, a first flexible component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surface of the heat exchanger and a strip extending along the heat exchanger; second flexible parts, upper end piece is arranged in the flexible diaphragm second and a strip along the extended partition, second flexible parts in the groove seat following abdicating groove sag, the shell of the upper cover plate presses the first flexible part and second flexible parts. According to the frame assembly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outdoor unit of the invention, the heat exchanger fins and the medium plate transfer plate metal parts can be avoided to cut the wire harness of the sensor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外机的框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的框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室外机通常设置有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一般设在冷凝器的一侧,通过线束与电控区实现电连接。然而空调室外机内各零部件并不利于传感器模块的线束走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室外机的框体组件,所述框体组件可以保护线束不被割伤。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框体组件的空调室外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空调室外机的框体组件,包括:外壳;中隔板,所述中隔板与所述外壳相连并在所述外壳内限定出换热区和电控区,所述中隔板的上端面上设有让位槽;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竖立于所述外壳内且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换热区;第一柔性件,所述第一柔性件设于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并呈沿所述换热器延伸的长条形;第二柔性件,所述第二柔性件设于所述中隔板的上端面并呈沿所述中隔板延伸的长条形,所述第二柔性件在所述让位槽处跟随所述让位槽凹陷,其中,所述外壳的上盖板压住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所述第二柔性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外机的框体组件,通过在换热器和中隔板的上端面上设置柔性件,不仅可以利用柔性件起到密封的效果,防止水进入换热区和电控区而损坏设备,同时还可以利用柔性件将换热器翅片的上端和让位槽与其他部件(例如传感器模块的线束)间隔开,从而避免换热器翅片以及中隔板让位槽钣金件割伤其他零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体组件还包括:柔性支撑块,所述柔性支撑块设于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所述第二柔性件的上面,且所述柔性支撑块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柔性件的跟随所述让位槽凹陷的部分相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柔性件的跟随所述让位槽凹陷的部分与所述柔性支撑块之间形成过线通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隔板具有沿着与所述换热器的夹角逐渐减小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换热器的间距逐渐减小的延伸段,所述让位槽形成于所述延伸段的上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柔性件上跟随所述让位槽凹陷的部分与所述让位槽的内表面贴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柔性件上跟随所述让位槽凹陷的部分的宽度尺寸不小于所述中隔板的宽度尺寸。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柔性件的一端延伸到与所述第一柔性件的一端层叠。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所述第二柔性件均为海绵。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空调室外机,包括:框体组件,所述框体组件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空调室外机的框体组件;传感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的探头设置于所述框体组件的外侧,且所述传感器模块的线束穿过所述第一柔性件的上面以及第二柔性件上跟随所述让位槽凹陷的区域内侧延伸到所述框体组件的电控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外机,通过在换热器上端面上设置第一柔性件,当传感器模块的线束穿过冷凝器的上端时,第一柔性件可以将线束与冷凝器的翅片间隔开,从而可以避免换热器上的翅片与线束直接接触,达到保护线束的效果。同时,本实施例通过在中隔板上设置第二柔性件,并使第二柔性件在让位槽处随让位槽向下凹陷,这样,线束可以穿过第二柔性件上跟随让位槽凹陷的区域内侧进入电控区,此时,第二柔性件可将线束与让位槽的周壁间隔开,以避免线束与让位槽直接接触,从而达到保护线束的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朝水平面的投影中所述线束从所述换热器上相邻的两个翅片之间的区域穿过。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室外机的爆炸图;图3是图2中所示的空调室外机的爆炸图。附图标记:空调室外机100,外壳1,顶板11,中隔板2,让位槽201,延伸段21,换热器3,第一柔性件4,第二柔性件5,柔性支撑块6,传感器模块7,线束71,过线通孔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首先,参考图1-图3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进行简单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的框体组件。如图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包括:外壳1、中隔板2、换热器3、第一柔性件4、第二柔性件5和传感器模块7。其中,外壳1、中隔板2、换热器3、第一柔性件4和第二柔性件5组成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的框体组件。如图2和图3所示,外壳1可呈方形的盒体形状。中隔板2竖立设在外壳1内,且中隔板2与外壳1相连,中隔板2在外壳1内限定出换热区101和电控区102,其中,空调室外机100的风扇、电机、换热器3等部件可以设在换热区101,空调室外机100的电控盒、高压变频元件、压缩机等可以设在电控区102。换热器3竖立于外壳1内,且换热器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换热区101;第一柔性件4设于换热器3的上端面,第一柔性件4呈沿换热器3的上端面延伸的长条形。中隔板2的上端面上设有让位槽201,第二柔性件5设于中隔板2的上端面,第二柔性件5呈沿中隔板2的上端面延伸的长条形,第二柔性件5在让位槽201处跟随让位槽201凹陷。传感器模块7的探头设置于框体组件的外侧,且传感器模块7的线束71穿过第一柔性件4的上面以及第二柔性件5上跟随让位槽201凹陷的区域内侧延伸到框体组件的电控区102。换言之,当换热器3的上端面不设置第一柔性件4、且中隔板2的上端面上不设置第二柔性件5时,传感器模块7的线束71则依次直接穿过换热器3上端和中隔板2上的让位槽201进入电控区102,然而,由于换热器3的换热管上布置有翅片,且该翅片较为锋利,因此,当线束71穿过换热器3上端时,换热器3上的翅片容易割伤线束71。同时,由于中隔板2通常为钣金件,因此,在中隔板2上开设的让位槽201,其棱边等都较为锋利,当传感器模块7的线束71穿过让位槽201时,让位槽201的棱边也容易割伤线束71。而本实施例通过在换热器3上端面上设置第一柔性件4,当传感器模块7的线束71穿过换热器3的上端时,第一柔性件4可以将线束71与换热器3的翅片间隔开,从而可以避免换热器3上的翅片与线束71直接接触,达到保护线束71的效果。同时,本实施例通过在中隔板2上设置第二柔性件5,并使第二柔性件5在让位槽201处随让位槽201向下凹陷,这样,线束71可以穿过第二柔性件5上跟随让位槽201凹陷的区域的内侧进入电控区102,此时,第二柔性件5可将线束71与让位槽201的周壁间隔开,以避免线束71与让位槽201直接接触,从而达到保护线束71的效果。优选地,在朝水平面的投影中,线束71可以从换热器3上相邻的两个翅片之间的区域穿过。由此,可以更加有效地避免线束71与翅片的锋利边接触,增强对线束71的保护效果。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的框体组件。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的框体组件,包括:外壳1、中隔板2、换热器3、第一柔性件4和第二柔性件5。具体地,外壳1可呈方形的盒体形状。中隔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室外机的框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室外机的框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中隔板,所述中隔板与所述外壳相连并在所述外壳内限定出换热区和电控区,所述中隔板的上端面上设有让位槽;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竖立于所述外壳内且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换热区;第一柔性件,所述第一柔性件设于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并呈沿所述换热器延伸的长条形;第二柔性件,所述第二柔性件设于所述中隔板的上端面并呈沿所述中隔板延伸的长条形,所述第二柔性件在所述让位槽处跟随所述让位槽凹陷,其中,所述外壳的上盖板压住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所述第二柔性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外机的框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中隔板,所述中隔板与所述外壳相连并在所述外壳内限定出换热区和电控区,所述中隔板的上端面上设有让位槽;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竖立于所述外壳内且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换热区;第一柔性件,所述第一柔性件设于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并呈沿所述换热器延伸的长条形;第二柔性件,所述第二柔性件设于所述中隔板的上端面并呈沿所述中隔板延伸的长条形,所述第二柔性件在所述让位槽处跟随所述让位槽凹陷,其中,所述外壳的上盖板压住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所述第二柔性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框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组件还包括:柔性支撑块,所述柔性支撑块设于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所述第二柔性件的上面,且所述柔性支撑块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柔性件的跟随所述让位槽凹陷的部分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框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件的跟随所述让位槽凹陷的部分与所述柔性支撑块之间形成过线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框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板具有沿着与所述换热器的夹角逐渐减小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