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探测用电缆护套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51120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探测用电缆护套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将聚氨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松节油、硫化促进剂PDM、醋酸乙酯、丙烯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柠檬酸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进行混炼得到混合物M1;将护套填料、所述混合物M1、硬脂酸锌和苯乙烯进行胶炼得到混合物M2;将所述混合物M2经挤出机挤出造粒、加工制得所述水下探测用电缆护套;其中,混炼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混炼和第二混炼,并且,第二混炼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一混炼50‑60℃;其中,护套填料为权利要求4所述的护套填料。该水下探测用电缆护套的制备工艺简单,且制得的电缆护套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

Cable sheath for underwater detec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underwater detection, and method for cable sheath includes: polyurethane resin, PVC resin, turpentine, accelerator PDM, ethyl acetate, acrylic acid, poly two methyl siloxane, citric acid ester and dibutyl phthalate are mixed to obtain a mixture M1; the sheath filler, the mixture of M1 and stearic acid zinc and styrene rubber mixing to obtain mixture M2; the mixture is M2 by extrusion granulating and extruding machine made the underwater detection for cable sheath; wherein, mixing in the article including a mixing and second mixing, and second mixing temperature is higher than the first mixing 50 60 DEG C; among them, 4 for the jacket packing right jacket packing.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he cable sheath for underwater detection is simple, and the made cable sheath has excellent waterproof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探测用电缆护套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水下探测用电缆护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高速迅猛发展及我国国防现代化发展建设的迫切需要,通信工业正在朝着高科技、高速度的方向发展。通信工业的技术水平代表和象征着国防实力,为适应国防现代化高速发展的需要,与之配套的产品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装备的电气化、自动化、系统化程度不断提高,作为“血管和神经”的电缆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对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通信工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为适应国防现代化高速发展的需要,研制开发高性能电缆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而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开发力度的不断增强,用于为海洋探测设备、海上浮动平台、水面浮动船只、舰船等供电的固定、非固定电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因此,对目前能够用于漂浮于水面上的电缆的防水性、信号传输发热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探测用电缆护套及其制备方法,该水下探测用电缆护套的制备工艺简单,且制得的电缆护套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且用于海上舰船等水底、水下探测用或水面作业时依旧能够保证信号的稳定传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护套填料用原料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钛、石棉纤维、陶瓷纤维、硅藻土、云母粉、滑石粉和硬质酸钙;其中,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钛、石棉纤维、陶瓷纤维、硅藻土、云母粉、滑石粉和硬质酸钙的用量比为10:5-10:1-5:3-5:6-9:20-30:15-25:5-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护套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将上述组合物中分原料进行热处理、研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护套填料制得的水下探测用电缆护套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聚氨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松节油、硫化促进剂PDM、醋酸乙酯、丙烯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柠檬酸酯和溶剂进行混炼得到混合物M1;将护套填料、所述混合物M1、硬脂酸锌和苯乙烯进行胶炼得到混合物M2;将所述混合物M2经挤出机挤出造粒、加工制得所述水下探测用电缆护套;其中,所述混炼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混炼和第二混炼,并且,所述第二混炼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一混炼50-60℃;其中,所述护套填料为权利要求4所述的护套填料。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选择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钛、石棉纤维、陶瓷纤维、硅藻土、云母粉、滑石粉和硬质酸钙按照特定的配比进行组合以制得护套填料,接着将护套填料加入到松节油、硫化促进剂PDM、醋酸乙酯、丙烯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柠檬酸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组分中以进行第一混炼、第二混炼以制得混合物M1,最后再制得水下探测用电缆护套;通过两次混炼及胶炼使得制得各组分之间充分融合,进而使制得的电缆护套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且能够用于海上舰船等水底探测或水面作业时依旧能够保证信号的稳定传输。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护套填料用原料组合物,其中,该组合物包括: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钛、石棉纤维、陶瓷纤维、硅藻土、云母粉、滑石粉和硬质酸钙;其中,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钛、石棉纤维、陶瓷纤维、硅藻土、云母粉、滑石粉和硬质酸钙的用量比为10:5-10:1-5:3-5:6-9:20-30:15-25:5-15。本专利技术中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护套填料组合物制得的护套填料的制备方法,是将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物加热、研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加热的条件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提高加热效率,优选地,所述加热至少满足以下条件:温度为150-200℃,和/或时间为2-3h。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护套填料。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护套填料制得的水下探测用电缆护套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将聚氨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松节油、硫化促进剂PDM、醋酸乙酯、丙烯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柠檬酸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进行混炼得到混合物M1;将护套填料、所述混合物M1、硬脂酸锌和苯乙烯进行胶炼得到混合物M2;将所述混合物M2经挤出机挤出造粒、加工制得所述水下探测用电缆护套;其中,所述混炼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混炼和第二混炼,并且,所述第二混炼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一混炼50-60℃;其中,所述护套填料为权利要求4所述的护套填料。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混炼的温度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提高第一混炼的效率,优选地,所述第一混炼的温度为80-100℃。同样,所述所述第一混炼、第二混炼的时间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提高混炼的效果,优选地,所述第一混炼的时间为1-2h,和/或所述第二混炼的时间为2-4h。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胶炼的温度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提高胶炼的效率,优选地,所述胶炼至少满足以下条件:温度为130-160℃,和/或时间为2-4h。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挤出造粒的温度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提高挤出造粒的效率,优选地,所述挤出造粒的温度为170-19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各原料的具体用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各原料间的相互作用,优选地,所述聚氨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松节油、硫化促进剂PDM、醋酸乙酯、丙烯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柠檬酸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重量比为100:5-10:10-13:3-5:5-10:2-5:3-5:5-10:3-5;所述聚氨酯树脂及聚氯乙烯树脂的分子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聚氨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与其他的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优选地,所述聚氨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2-5万,所述聚氯乙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2-4万。本专利技术中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水下探测用电缆护套。制备例1将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钛、石棉纤维、陶瓷纤维、硅藻土、云母粉、滑石粉和硬质酸钙10:5:1:3:6:20:15:5的重量比在150℃在加热3h;接着,研磨即制得所述护套填料,记作W1。制备例2将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钛、石棉纤维、陶瓷纤维、硅藻土、云母粉、滑石粉和硬质酸钙10:8:3:4:7:25:20:10的重量比在180℃加热2h;接着,研磨即制得所述护套填料,记作W2。制备例3将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钛、石棉纤维、陶瓷纤维、硅藻土、云母粉、滑石粉和硬质酸钙10:10:5:5:9:30:25:15的重量比在200℃加热1h;接着,研磨即制得所述护套填料,记作W3。制备例4按照制备例1的方法制得所述护套填料,记作W4;不同的是,原料中未加入纳米氧化钛。制备例5按照制备例1的方法制得所述护套填料,记作W5;不同的是,原料中未加入石棉纤维。制备例6按照制备例1的方法制得所述护套填料,记作W6;不同的是,原料中未加入陶瓷纤维。制备例7按照制备例1的方法制得所述护套填料,记作W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套填料用原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包括: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钛、石棉纤维、陶瓷纤维、硅藻土、云母粉、滑石粉和硬质酸钙;其中,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钛、石棉纤维、陶瓷纤维、硅藻土、云母粉、滑石粉和硬质酸钙的用量比为10:5‑10:1‑5:3‑5:6‑9:20‑30:15‑25:5‑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套填料用原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包括: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钛、石棉纤维、陶瓷纤维、硅藻土、云母粉、滑石粉和硬质酸钙;其中,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钛、石棉纤维、陶瓷纤维、硅藻土、云母粉、滑石粉和硬质酸钙的用量比为10:5-10:1-5:3-5:6-9:20-30:15-25:5-15。2.一种护套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物进行热处理、研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加热至少满足以下条件:温度为150-200℃,和/或时间为2-3h。4.一种由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护套填料。5.一种水下探测用电缆护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聚氨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松节油、硫化促进剂PDM、醋酸乙酯、丙烯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柠檬酸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进行混炼得到混合物M1;将护套填料、所述混合物M1、硬脂酸锌和苯乙烯进行胶炼得到混合物M2;将所述混合物M2经挤出机挤出造粒、加工制得所述水下探测用电缆护套;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哲贾倩倩骆丹何倩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