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探测传输用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81604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8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野外探测传输用电缆,包括镀锡软铜导体、绝缘层、芳纶丝编织加强层、护套层,其特征在于:镀锡软铜导体外侧包裹有绝缘层,绝缘层外侧包裹有芳纶丝编织加强层,芳纶丝编织加强层外侧设有护套层。绝缘层采用辐照交联型乙丙橡胶混合物。芳纶丝编织加强层选用高强度芳纶丝材料。护套层采用黑色辐照交联型氯磺化聚乙烯橡胶混合物。具有设计合理,可承受高强度、高耐磨性、反复弯曲的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缆
,适用于野外施工中地形复杂、流动性大、气候严峻等场合使用的野外探测传输用电缆。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实施,西部地区经济不断的发展,电线电缆在西部各个行业和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因西部地区资源丰富(煤矿、铁矿等分布密集)、地形复杂,野外探测用电缆广泛应用于频繁移动及露天环境的使用下,但在使用过程中,电线电缆极其容易磨损和断裂,严重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逐渐引起各界的重视。因野外探测用电缆目前暂无国家或行业标准,各电缆生产商依据企业标准而生产,目前市场上野外探测电缆质量仍然良莠不齐,结构五花八门,存在的隐患较多。需要研发一种高柔韧性、高强度,耐弯曲、耐热、耐寒、耐磨性的野外探测用电缆,并要求保障电缆使用寿命达五年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野外探测传输用电缆,应用于频繁移动及露天环境的使用,设计合理,可承受高强度、高耐磨性、反复弯曲等特性,有效保证产品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野外探测传输用电缆,包括镀锡软铜导体、绝缘层、芳纶丝编织加强层、护套层,其特征在于:镀锡软铜导体外侧包裹有绝缘层,绝缘层外侧包裹有芳纶丝编织加强层,芳纶丝编织加强层外侧设有护套层。进一步,绝缘层采用辐照交联型乙丙橡胶混合物。进一步,芳纶丝编织加强层选用高强度芳纶丝材料。进一步,护套层采用黑色辐照交联型氯磺化聚乙烯橡胶混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野外探测传输用电缆送往客户使用,电缆各项性能均达到用户使用要求,产品在柔韧性、抗拉强度、耐磨性方面满足客户要求。产品在使用期间未出现任何异常,电缆表面无磨损破裂,各项性能良好。通过对野外探测用软电缆结构的创新设计,说明这种新型工艺设计是合理的,完全可承受高强度、高耐磨性、反复弯曲等特性,可完全应用于频繁移动及露天环境的使用,有效保证产品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野外探测传输用电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野外探测传输用电缆,包括镀锡软铜导体1、绝缘层2、芳纶丝编织加强层3、护套层4,镀锡软铜导体1外侧包裹有绝缘层2,绝缘层采用辐照交联型乙丙橡胶混合物。绝缘层2外侧包裹有芳纶丝编织加强层3,芳纶丝编织加强层选用高强度芳纶丝材料。芳纶丝编织加强层3外侧设有护套层4,护套层采用黑色辐照交联型氯磺化聚乙烯橡胶混合物。工艺方案(1)导体:采用符合GB/T3956-2008要求的第5种镀锡软铜导体,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毛刺。导体拉丝后,我们采用镀锡机,在导体表面镀一层锡,可以有效防止导体氧化。(2)绝缘层:采用辐照交联型乙丙橡胶混合物,绝缘线芯为黑色,具有机械性能好,电性能优的特点。绝缘层挤包采用Φ70挤出机进行挤包。采用AB-2.5MeV高频高压电子加速器上完成绝缘层辐照交联工序,辐照剂量10MRAD,高压2.0MV,横扫电流3.0A,纵扫电流0.5A,采用大束下排线,通过调整对应速度并跟踪监测,反复比较数据显示,对应速度为50m/min时,热延伸及老化后性能可满足标准要求。(3)绝缘编织加强层:选用高强度芳纶丝(呈淡黄色),用高速编织机编织,每锭并5根,编织层不允许整体接续,露出的线头应剪齐,每1米长度上允许更换一个线锭,编织节距控制在外经的3~5倍。(4)护套层:采用黑色辐照交联型氯磺化聚乙烯橡胶混合物材单层挤出。辐照交联后抗拉强度可达到10.8~11.5N/mm2,材料具有耐燃油、耐腐蚀、耐紫外线和高阻燃特性。护套层挤包通过Φ90挤出机进行挤包,AB-2.5MeV高频高压电子加速器辐照参数为辐照剂量10MRAD,高压2.0MV,横扫电流3.0A,纵扫电流0.6A,采用大束下排线,30m/min。辐照交联后抗拉强度可达到10.8~11.5N/mm2,材料具有耐燃油、耐腐蚀、耐紫外线和高阻燃特性。辐照交联的控制直接影响到绝缘和护套材料的耐温等级及耐化学腐蚀等性能,因此严格按工艺规定调整加速器的控制参数,保证绝缘和护套材料经辐照交联后,负载下的伸长率达到20%-100%,永久变形达到20%以下。通过对电缆结构及材料的分析,将导体设计为第五类(软结构)镀锡铜导体,镀锡铜导体可有效防止导体在恶劣环境下产生腐蚀及氧化现象。通过对绝缘层、护套层的辐照交联,对试制的野外探测电缆进行了抗拉伸、耐紫外线老化、热延伸、耐高温等主要性能的测试,结果显示所有性能均符合用户的预期需求。在电缆外护套挤出前,对绝缘线芯增加编织加强层结构,选用芳纶丝作为编织加强层的材料。(芳纶丝是一种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其强度是钢丝的5~6倍,模量为钢丝或玻璃纤维的2~3倍,韧性是钢丝的2倍,而重量仅为钢丝的1/5左右,在560度的温度下,不分解,不融化。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老化性能和很长的生命周期)。芳纶丝编织加强层的设计,即可以提高电缆整体抗拉强度、又不影响电缆的柔软度,可便于用户使用。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野外探测传输用电缆,包括镀锡软铜导体、绝缘层、芳纶丝编织加强层、护套层,其特征在于:镀锡软铜导体外侧包裹有绝缘层,绝缘层外侧包裹有芳纶丝编织加强层,芳纶丝编织加强层外侧设有护套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探测传输用电缆,包括镀锡软铜导体、绝缘层、芳纶丝编织加强层、护套层,其特征在于:镀锡软铜导体外侧包裹有绝缘层,绝缘层外侧包裹有芳纶丝编织加强层,芳纶丝编织加强层外侧设有护套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探测传输用电缆,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香玉魏永乾刘瑞宁杨学民蒲恒军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众邦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