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用轴杆供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946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子用轴杆供料机构,包括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下料口与下料通道连接,所述下料通道倾斜设置,所述下料通道的出料部与两个L型限位支撑块连接,所述L型限位支撑块内容纳一个轴杆,两个所述L型限位支撑块之间设置有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底部设置有顶升气缸,所述顶升组件顶部设置有V型支撑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快速的提供单根轴杆的供应。

The feeding mechanism with a rotor shaf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eeding mechanism for a rotor shaft, including the hopper, the feeding hopper mouth and a feeding channel connected to the feeding channel is inclined, the discharging part and the two L type limit support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feeding channel, the L type limit the supporting block contains an axle, two of the L type limit support block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ifting component, the lift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top lifting cylinder, the lift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supporting slot type V. The invention can quickly provide a single shaft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子用轴杆供料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子用轴杆供料机构。
技术介绍
转子一般由磁体部分和转轴部分配合组成,转子在制备时,需要将转轴压入磁体内,如今许多制备生产还处于半自动的生产模式,即人工手动上料配合压入工装制备,也有一些自动化生产的设备,但是由于轴杆为柱体结构易随动和堆叠,因此具有较大的供料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子用轴杆供料机构,能够快速的提供单根轴杆的供应。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子用轴杆供料机构,包括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下料口与下料通道连接,所述下料通道倾斜设置,所述下料通道的出料部与两个L型限位支撑块连接,所述L型限位支撑块内容纳一个轴杆,两个所述L型限位支撑块之间设置有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底部设置有顶升气缸,所述顶升组件顶部设置有V型支撑槽。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斗底部设置有物料检测感应器。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斗包括倾斜设置的底板、挡板以及设置在底板和挡板两侧的侧板,所述底板和挡板配合形成下料口,所述下料口朝下设置。进一步的,所述侧板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顶部与侧板之间轴连设置,所述挡板底部与侧板之间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相对应的侧板上设置有弧形转动槽。进一步的,还包括移位机构,所述移位机构包括定位板和推料气缸,所述定位板和推料气缸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L型限位支撑块轴向的两端上。进一步的,所述顶升组件包括两个顶升柱,两个所述顶升柱固定设置在顶升板上,所述顶升柱与顶升板之间还设置有移动轨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倾斜的下料通道能够使得轴杆依次并列下行,下料通道高度只能容纳一个轴杆,因此轴杆不会叠合在一起,并单个移动至L型限位支撑块内,L型限位支撑块将轴杆勾设避免继续移动,L型限位支撑块内只能容纳一个轴杆,并可以通过顶升组件将轴杆单个顶出,实现单个出料的效果,当顶升组件顶出时,其会阻挡下料通道内的轴杆继续向L型限位支撑块内下料,并且由于下料通道在顶升方向上的阻挡,下料通道内的轴杆也不会被带出,当顶升组件复位时,L型限位支撑块内无阻挡,轴杆可以顺畅下行,往复循环运动精准可靠,稳定性高,不易出现卡料问题,并且制备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转子用轴杆供料机构的一实施例,包括下料斗1,下料斗的下料口与下料通道2连接,下料通道倾斜设置,能够将从下料口下来的轴杆继续引导移动;下料通道的出料部与两个L型限位支撑块3连接,L型限位支撑块倒置设置,轴杆能够滚动进入L型限位支撑块内,进入后被L型限位支撑块阻挡无法移动,实现限位;L型限位支撑块内容纳一个轴杆,便于后续顶升使用;两个L型限位支撑块之间设置有顶升组件4,顶升组件底部设置有顶升气缸5,顶升组件顶部设置有V型支撑槽,顶升组件将轴杆顶升,V型支撑槽能够稳定的将轴杆推设在顶升组件内,不易掉落,一个轴杆的容纳位置与顶升组件配合实现单次一个轴杆出料的效果,由于下料通道顶部为封闭结构,因此在顶升时,下料通道内的轴杆不会被带着顶升,稳定可靠。下料斗底部设置有物料检测感应器6,以提醒轴杆是否需要添加,无需人为值守。其中,下料斗包括倾斜设置的底板7、挡板8以及设置在底板和挡板两侧的侧板9,底板和挡板配合形成下料口,下料口朝下设置,通过自重和物料间的挤压,能够快速的从下料口排出。在一实施例中,侧板与底板固定连接,挡板顶部与侧板之间轴连设置,挡板底部与侧板之间设置有锁紧组件,锁紧组件相对应的侧板上设置有弧形转动槽,针对不同杆径的下料时,下料口也需要随之变化,否则易出现卡料的问题,通过上述的设计,挡板能够轴转,使得挡板的边缘与底板的边缘之间距离可以调整,从而调节下料口的尺寸,而锁紧组件以固定调节后的位置。还包括移位机构,移位机构包括定位板10和推料气缸11,定位板和推料气缸分别设置在两个L型限位支撑块轴向的两端上,由于不同产品的轴杆长度也不一致,因此为了提供精确的抓取位置,在下料后,通过推料气缸将轴杆朝向定位板轴向推动,始终保持每个下料的轴杆位置均一致,便于后续抓取的配合使用。顶升组件包括两个顶升柱12,两个顶升柱固定设置在顶升板13上,当轴杆被顶升后,两个顶升柱的设置能够尽可能的避免对轴杆表面的阻挡,便于后续抓取位置的选择;顶升柱与顶升板之间还设置有移动轨道,对于不同尺寸的轴杆,可以通过对顶升柱的间隙调节,使得托举顶升轴杆时,始终处于稳定的托举位置,使用范围广,稳定性高。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专利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转子用轴杆供料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子用轴杆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下料口与下料通道连接,所述下料通道倾斜设置,所述下料通道的出料部与两个L型限位支撑块连接,所述L型限位支撑块内容纳一个轴杆,两个所述L型限位支撑块之间设置有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底部设置有顶升气缸,所述顶升组件顶部设置有V型支撑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用轴杆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下料口与下料通道连接,所述下料通道倾斜设置,所述下料通道的出料部与两个L型限位支撑块连接,所述L型限位支撑块内容纳一个轴杆,两个所述L型限位支撑块之间设置有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底部设置有顶升气缸,所述顶升组件顶部设置有V型支撑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用轴杆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底部设置有物料检测感应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用轴杆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包括倾斜设置的底板、挡板以及设置在底板和挡板两侧的侧板,所述底板和挡板配合形成下料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军吴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三屹晨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