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恒定拉力原理的工程线缆自动收/放控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869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恒定拉力原理的工程线缆自动收/放控制设备,包括有驱动架构部件(1),执行架构部件(2),且驱动架构部件(1)中的减速机法兰(14)与执行架构部件(2)中的盒盖(213)相连接,构成一个整体。利用驱动架构部件(2)中的电机(11)做动力源,连接减速机(13),进而连接轮轴(23261),且再结合传感器组件(2323)和传感器触发组件(2324),执行架构部件(2)实现其保持恒定拉力自动收/放线缆的功能,具有整体结构合理,实际操作简单可靠,工作运行灵活快捷,维修护理方便,效率高,性价比好等特点。

Automatic receiving / releasing control equipment for Engineering Cabl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constant ten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恒定拉力原理的工程线缆自动收/放控制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程线缆收/放控制设备,特别是一种基于恒定拉力原理的工程线缆自动收/放控制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工程机械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工程机械产品的控制距离要求也越来越远,控制线缆的长度也越来越长,工程线缆的收回和放伸要求能够快速、便捷,以确保工程机械产品的正常、高效的使用。目前,对于长度较短的线缆,常用的方法是用固定的涡卷弹簧收/放线缆装置;对于长度较长的线缆,常用的方法是用人工手摇的方式收/放线缆。然而,固定的涡卷弹簧的有效长度较短,人工手摇则不能保持同步收/放,且劳动强度较大,均达不到要求。因此,人们期待着一种理想的线缆收/放装置问世,服务社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快捷方便的基于恒定拉力原理的工程线缆自动收/放控制设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恒定拉力原理的工程线缆自动收/放控制设备,包括有驱动动架构部件1,执行架构部件2,且驱动架构部件1中的减速机法兰14与执行架构部件2中的盒盖213相连接,将二者紧密结合构成一个整体。其中:所述驱动架构部件1设有1个电机11,1个电机过渡法兰12,1个减速机13,1个减速机法兰14,且电机11与电机过渡法兰12相连接,同时电机过渡法兰12与减速机13相连接,继而减速机13与减速机法兰14相连接,将四者紧密结合构成一个部件,用以提供执行架构部件2收/放线缆的动力;所述执行架构部件2设有1个安装盒21,1个执行器23,且执行器23分别与安装盒21中的盒体212和盒盖213通过轴承Ⅱ236和轴承Ⅳ2325相连接,将二者紧密结合构成一个部件,用以完成线缆的自动收/放功能。本技术的总体设计思想是基于物理学恒定拉力的原理,采用驱动架构部件1中的电机11做动力源连接执行器23实现收/放线补偿。往外放伸线缆22时,线缆22带动卷线轮233向放伸方向转动,涡卷弹簧23264收紧,同时磁珠23244随感应齿轮23241绕销轴23242向感应开关座23231上的放线感应开关23233方向转动,当磁珠23244转至放线感应开关23233的感应区域时,放线感应开关23233被触发,并发出信号控制电机11向放线方向转动,通过减速机13带动轮轴23261向放线方向转动,涡卷弹簧23264放松,当磁珠23244转至停止感应开关23232的感应区域时,停止感应开关23232被触发,并发出信号控制电机11停止转动,如此反复,线缆可被放伸至所需位置;往内收回线缆22时,涡卷弹簧23264的缩紧力带动卷线轮233向收回方向转动,线缆22被缠绕在卷线轮233的卷线槽内,涡卷弹簧23264放松,同时磁珠23244随感应齿轮23241绕销轴23242向感应开关座23231上的收线感应开关23234方向转动,当磁珠23244转至收线感应开关23234的感应区域时,收线感应开关23234被触发,并发出信号控制电机11向收线方向转动,通过减速机13带动轮轴23261向收线方向转动,涡卷弹簧23264收紧,当磁珠23244转至停止感应开关23232的感应区域时,停止感应开关23232被触发,并发出信号控制电机11停止转动,如此反复,线缆可被收回至所需位置。整个过程中涡卷弹簧23264的缩紧力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变化,保持拉力基本保持恒定,且通过电机的补偿,理论上可以放伸线缆的长度为无限长。目前,已实现3毫米直径线缆放伸长度达100米。具有整体结构合理,工作运行灵活快捷,维修护理方便,效率高,性价比好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驱动架构部件1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执行架构部件2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安装盒21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执行器23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控制组件232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卷线轮233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传感器组件2323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传感器触发组件2324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缩紧组件2326结构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1是驱动架构部件,11是电机,12是电机过渡法兰,13是减速机,14是减速机法兰;2是执行架构部件,21是安装盒,22是线缆,23是执行器,211是导向轮,212是盒体,213是盒盖,231是平键,232是控制组件,233是卷线轮,234是轴承Ⅰ,235是汇流环,236是轴承Ⅱ,2321是轴承Ⅲ,2322是衬套,2323是传感器组件,2324是传感器触发组件,2325是轴承Ⅳ,2326是缩紧组件,2331是上卷线盘,2332是卷线筒,2333是下卷线盘,23231是感应开关座,23232是停止感应开关,23233是放线感应开关,23234是收线感应开关,23235是垫柱,23241是感应齿轮,23242是销轴,23243是垫片,23244是磁珠,23245是调节齿轮,23261是轮轴,23262是轴键,23263是销,23264是涡卷弹簧。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10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结合图1至图4可以看出:一种基于恒定拉力原理的工程线缆自动收/放控制设备,包括有驱动架构部件1,执行架构部件2,且驱动架构部件1中的减速机法兰14与执行架构部件2中的盒盖213相连接,将二者紧密结合构成一个整体。结合图1、图2和图10可以看出:所述驱动架构部件1设有1个电机11,1个电机过渡法兰12,1个减速机13,1个减速机法兰14,且电机11与电机过渡法兰12相连接,同时电机过渡法兰12与减速机13相连接,继而减速机13与减速机法兰14相连接,将四者紧密结合构成一个部件,用以调节执行架构部件2中涡卷弹簧23264的缩紧力;结合图3至图6可以看出:所述执行架构部件2设有1个安装盒21,1个执行器23,且执行器23分别与安装盒21中的盒体212和盒盖213通过轴承Ⅱ236与轴承Ⅲ2321相连接,将二者紧密结合构成一个部件,用以完成自动收/放线缆的功能;结合图3和图4可以看出:所述安装盒21设有1个导向轮211,1个盒体212,1个盒盖213,且导向轮211置于盒体212与盒盖213之间,将三者相结合构成一个组件,用以引导线缆22的伸缩位置;结合图3、图5、图6、图7和图10可以看出:所述执行器23设有1个平键231,1个控制组件232,1个卷线轮233,1个轴承Ⅰ234,1个汇流环235,1个轴承Ⅱ236,且平键231嵌入轮轴23261侧面,控制组件232通过轴承Ⅰ234和轴承Ⅳ2325与卷线轮233相连接,汇流环235定子端固定在卷线筒2332内侧,将六者相结合构成一个组件,用以实现自动控制收/放线缆的功能;结合图5、图6和图9可以看出:所述控制组件232设有1个轴承Ⅲ2321,1个衬套2322,1个传感器组件2323,1个传感器触发组件2324,1个轴承Ⅳ2325,1个缩紧组件2326,且衬套2322置于轴承Ⅲ2321与感应齿轮23241之间,传感器组件2323固定于卷线轮233端面上,传感器触发组件2324分别与传感器组件2323和缩紧组件2326相连接,将六者相结合构成一个组件,用以实现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恒定拉力原理的工程线缆自动收/放控制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恒定拉力原理的工程线缆自动收/放控制设备,包括有驱动架构部件(1),执行架构部件(2),且驱动架构部件(1)中的减速机法兰(14)与执行架构部件(2)中的盒盖(213)相连接,将二者紧密结合构成一个整体,其特征是:a. 所述驱动架构部件(1)设有1个电机(11),1个电机过渡法兰(12),1个减速机(13),1个减速机法兰(14),且电机(11)与电机过渡法兰(12)相连接,同时电机过渡法兰(12)与减速机(13)相连接,继而减速机(13)与减速机法兰(14)相连接,将四者紧密结合构成一个部件,用以调节执行架构部件(2)中涡卷弹簧(23264)的缩紧力;b. 所述执行架构部件(2)设有1个安装盒(21),1个执行器(23),且执行器(23)分别与安装盒(21)中的盒体(212)和盒盖(213)通过轴承Ⅱ(236)与轴承Ⅲ(2321)相连接,将二者紧密结合构成一个部件,用以完成自动收/放线缆的功能;c. 所述执行架构部件(2)中的执行器(23)设有1个平键(231),1个控制组件(232),1个卷线轮(233),1个轴承Ⅰ(234),1个汇流环(235),1个轴承Ⅱ(236),且平键(231)嵌入轮轴(23261)侧面,控制组件(232)通过轴承Ⅰ(234)和轴承Ⅳ(2325)与卷线轮(233)相连接,汇流环(235)定子端固定在卷线筒(2332)内侧,将六者相结合构成一个组件,用以实现自动控制收/放线缆的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恒定拉力原理的工程线缆自动收/放控制设备,包括有驱动架构部件(1),执行架构部件(2),且驱动架构部件(1)中的减速机法兰(14)与执行架构部件(2)中的盒盖(213)相连接,将二者紧密结合构成一个整体,其特征是:a.所述驱动架构部件(1)设有1个电机(11),1个电机过渡法兰(12),1个减速机(13),1个减速机法兰(14),且电机(11)与电机过渡法兰(12)相连接,同时电机过渡法兰(12)与减速机(13)相连接,继而减速机(13)与减速机法兰(14)相连接,将四者紧密结合构成一个部件,用以调节执行架构部件(2)中涡卷弹簧(23264)的缩紧力;b.所述执行架构部件(2)设有1个安装盒(21),1个执行器(23),且执行器(23)分别与安装盒(21)中的盒体(212)和盒盖(213)通过轴承Ⅱ(236)与轴承Ⅲ(2321)相连接,将二者紧密结合构成一个部件,用以完成自动收/放线缆的功能;c.所述执行架构部件(2)中的执行器(23)设有1个平键(231),1个控制组件(232),1个卷线轮(233),1个轴承Ⅰ(234),1个汇流环(235),1个轴承Ⅱ(236),且平键(231)嵌入轮轴(23261)侧面,控制组件(232)通过轴承Ⅰ(234)和轴承Ⅳ(2325)与卷线轮(233)相连接,汇流环(235)定子端固定在卷线筒(2332)内侧,将六者相结合构成一个组件,用以实现自动控制收/放线缆的功能。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恒定拉力原理的工程线缆自动收/放控制设备,其特征是:a.所述控制组件(232)设有1个轴承Ⅲ(2321),1个衬套(2322),1个传感器组件(2323),1个传感器触发组件(2324),1个轴承Ⅳ(2325),1个缩紧组件(2326),且衬套(2322)置于轴承Ⅲ(2321)与感应齿轮(23241)之间,传感器组件(2323)固定于卷线轮(233)端面上,传感器触发组件(2324)分别与传感器组件(2323)和缩紧组件(2326)相连接,将六者相结合构成一个组件,用以实现控制收/放线缆;b.所述卷线轮(233)设有1个上卷线盘(2331),1个卷线筒(2332),1个下卷线盘(2333),且上卷线盘(2331)与卷线筒(2332)相连接,卷线筒(2332)与下卷线盘(2333)相连接,将三者相结合构成一个器件,用以固定和缠绕线缆(22)。3.如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恒定拉力原理的工程线缆自动收/放控制设备,其特征是:a.所述传感器组件(2323)设有1个感应开关座(23231),1个停止感应开关(23232),1个放线感应开关(23233),1个收线感应开关(23234),3个垫柱(23235),且感应开关座(23231)置于垫柱(23235)上方,与卷线轮(233)相连接,感应开关座(23231)上设有A停止位,B放线位和C收线位,停止感应开关(23232)置于感应开关座(23231)的A停止位,放线感应开关(23233)置于感应开关座(23231)的B放线位,收线感应开关(23234)置于感应开关座(23231)的C收线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中樵单佳佳王本立周厚强张振良胡光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