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齿轮镗孔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768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锥齿轮镗孔夹具,属于齿轮生产技术领域。包括连接头、本体、本体前侧的齿形定位盘、本体前侧且围绕齿形定位盘设置的3拉爪安装座、转动设置在拉爪安装座上的拉爪、设于本体内的补心套和铰接于拉爪与补心套之间的连杆,所述3拉爪安装座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所述连接头为球形或球缺形,所述补心套的中心处设有容纳连接头的腔体,所述连接头与腔体间隙配合,所述连接头的球心、齿形定位盘的中心和3拉爪安装座构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连接头与镗孔装置的拉杆连接,所述本体后侧对应地设有供拉杆通过的通孔。该夹具采用齿形定位,用铰链式三爪拉住背锥面实现镗孔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锥齿轮镗孔夹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齿轮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锥齿轮镗孔夹具。
技术介绍
镗孔是对锻出,铸出或钻出孔的进一步加工。镗孔可扩大孔径,提高精度,减小表面粗糙度,还可以较好地纠正原来孔轴线的偏斜。现有锥齿轮(半轴齿轮)镗孔夹具是采用弹簧夹头夹紧轴径,用端面做轴向定位镗孔;这样定位加工,内孔相对齿形精度受到前工序轴径与齿形精度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锥齿轮镗孔夹具,该夹具是根据锥齿轮的啮合特性开发的半轴镗孔夹具,其采用齿形定位,用铰链式三爪拉住背锥面实现镗孔效果;另外,考虑到锻造背锥面与定位锥齿面有锻造错差,在铰链拉爪上设计了自动补心功能,这样既实现了以齿形定位镗孔,提高内孔与锥齿的精度,又避免了因锻件上下模错差影响过定位。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锥齿轮镗孔夹具,该夹具包括连接头6、本体1、本体1前侧的齿形定位盘4、本体1前侧且围绕齿形定位盘4设置的3拉爪安装座2、转动设置在拉爪安装座2上的拉爪3、设于本体1内的补心套和铰接于拉爪3与补心套之间的连杆8,所述3拉爪安装座2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所述连接头6为球形或球缺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锥齿轮镗孔夹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锥齿轮镗孔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头(6)、本体(1)、本体(1)前侧的齿形定位盘(4)、本体(1)前侧且围绕齿形定位盘(4)设置的3拉爪安装座(2)、转动设置在拉爪安装座(2)上的拉爪(3)、设于本体(1)内的补心套和铰接于拉爪(3)与补心套之间的连杆(8),所述3拉爪安装座(2)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所述连接头(6)为球形或球缺形,所述补心套的中心处设有容纳连接头(6)的腔体,所述连接头(6)与腔体间隙配合,所述连接头(6)的球心、齿形定位盘(4)的中心和3拉爪安装座(2)构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连接头(6)与镗孔装置的拉杆连接,所述本体(1)后侧对应地设有供拉杆通过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锥齿轮镗孔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头(6)、本体(1)、本体(1)前侧的齿形定位盘(4)、本体(1)前侧且围绕齿形定位盘(4)设置的3拉爪安装座(2)、转动设置在拉爪安装座(2)上的拉爪(3)、设于本体(1)内的补心套和铰接于拉爪(3)与补心套之间的连杆(8),所述3拉爪安装座(2)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所述连接头(6)为球形或球缺形,所述补心套的中心处设有容纳连接头(6)的腔体,所述连接头(6)与腔体间隙配合,所述连接头(6)的球心、齿形定位盘(4)的中心和3拉爪安装座(2)构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连接头(6)与镗孔装置的拉杆连接,所述本体(1)后侧对应地设有供拉杆通过的通孔(10),补心套能在本体(1)内前后运动进而驱动拉爪(3)抓紧齿形定位盘(4)上的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道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十堰精工齿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