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金属阶梯型复合铸造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07325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金属阶梯型复合铸造装置及方法,包括相互对应的组合阶梯式结晶器、阶梯冷却板、热顶和引锭,组合阶梯式结晶器从上到下由组合阶梯式的初始冷却水箱、多个侧面冷却水箱和终端冷却水箱组成,初始冷却水箱、多个侧面冷却水箱和终端冷却水箱上均连接有对应的热顶,阶梯冷却板一端与初始冷却水箱、多个侧面冷却水箱和终端冷却水箱对应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热顶连接,阶梯冷却板将组合阶梯式结晶器分隔为若干个熔体腔,引锭安装在对应的熔体腔正下方,各熔体腔均设有分流板,熔体腔整体在竖直方向呈阶梯式分布,该铸造方法能够实现多层金属一次浇铸成形,解决传统工艺生产率低、界面质量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金属阶梯型复合铸造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制备
,涉及一种多金属阶梯型复合铸造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层状复合金属材料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同性能的金属以层状方式在界面处实现牢固结合的新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其既能具备原材料各自的性能优势,又能通过“互补效应”弥补各自的缺点,从而获得单一材料无法比拟的物理化学力学性能。层状复合金属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设计性和卓越的综合性能,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医疗器械、建筑等多个领域。目前制备层状复合金属材料的方法主要分为机械复合和冶金复合。前者包括液压胀形复合工艺、冷拔复合工艺、旋压复合工艺、爆燃复合工艺等,后者包括热挤压法、扩散复合法、钎焊法、热轧法、离心铸造法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今年来连续铸造法制备层状复合金属材料技术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专利(ZL01109076.6)提出一种多层复合材料一次铸造成形设备与工艺,采用氧化防护套等措施,在连铸芯材的表面无氧化、无夹杂、无油污的条件下,热态直接连铸包覆层,但是由于凝固过程为由内向外,只适合制各芯材为高熔点合金、包覆层为低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金属阶梯型复合铸造装置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金属阶梯型复合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对应的组合阶梯式结晶器、阶梯冷却板、热顶和引锭,组合阶梯式结晶器从上到下由组合阶梯式的初始冷却水箱、多个侧面冷却水箱和终端冷却水箱组成,初始冷却水箱、多个侧面冷却水箱和终端冷却水箱上均连接有对应的热顶,阶梯冷却板一端与初始冷却水箱、多个侧面冷却水箱和终端冷却水箱对应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热顶连接,阶梯冷却板将组合阶梯式结晶器分隔为若干个熔体腔,引锭安装在对应的熔体腔正下方,各熔体腔均设有分流板,熔体腔整体在竖直方向呈阶梯式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金属阶梯型复合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对应的组合阶梯式结晶器、阶梯冷却板、热顶和引锭,组合阶梯式结晶器从上到下由组合阶梯式的初始冷却水箱、多个侧面冷却水箱和终端冷却水箱组成,初始冷却水箱、多个侧面冷却水箱和终端冷却水箱上均连接有对应的热顶,阶梯冷却板一端与初始冷却水箱、多个侧面冷却水箱和终端冷却水箱对应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热顶连接,阶梯冷却板将组合阶梯式结晶器分隔为若干个熔体腔,引锭安装在对应的熔体腔正下方,各熔体腔均设有分流板,熔体腔整体在竖直方向呈阶梯式分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金属阶梯型复合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锭为组合式结构,根据熔体腔横截面尺寸分为四部分,四个熔体腔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上下调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金属阶梯型复合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顶的材质为中耐一号,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半部分与熔体腔连接,进入熔体腔2~5mm,上半部分为供流口,热顶与熔体腔之间垫有耐火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金属阶梯型复合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冷却水箱上的阶梯冷却板由高纯石墨板、铜套和护罩组成,铜套上设有冷却水腔、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水腔通过出水口和进水口与外界的冷却装置连通,高纯石墨板镶在铜套一侧,护罩材质为中耐一号,护罩与铜套之间垫有耐火毡。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金属阶梯型复合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冷却水箱位置能上下调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金属阶梯型复合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冷却水箱的个数为4个,组合阶梯式结晶器从上到下依次为初始冷却水箱、第一侧面冷却水箱、第二侧面冷却水箱、第三侧面冷却水箱、第四侧面冷却水箱和终端冷却水箱,初始冷却水箱、第一侧面冷却水箱、第二侧面冷却水箱、第三侧面冷却水箱和第四侧面冷却水箱上方分别连接热顶、第一热顶、第二热顶、第三热顶和第四热顶,阶梯冷却板从上到下依次为初始冷却板、第一冷却板、第二冷却板、第三冷却板和终端冷却板,初始冷却板和第一冷却板之间为第一熔体腔,第一熔体腔正下方为第一引锭,第一冷却板和第二冷却板之间为第二熔体腔,第二熔体腔正下方为第二引锭,第二冷却板和第三冷却板之间为第三熔体腔,第三熔体腔正下方为第三引锭,第三冷却板和终端冷却板之间为第四熔体腔,第四熔体腔正下方为第四引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星杨英春迟洋波吴楠李东洋刘超张文华孙巍李鹏伟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