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除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50653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抛光除尘系统,包括进风管、出风管、至少两个水浴除尘装置、至少一个中间管路以及至少三个喷淋除尘装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水浴除尘装置通过所述中间管路连通,所述进风管及所述出风管与所述水浴除尘装置连通。含有粉尘的气流经进风管进入水浴除尘装置,通过水浴除尘装置及对应的除尘喷淋装置进行一次除尘后,经中间管路进入相邻的水浴除尘装置;通过中间管路对应的喷淋除尘装置以及水浴除尘装置和对应的除尘喷淋装置进行多次除尘后,气流经出风管送出。这样,抛光除尘系统排出干净、无污染的气流,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不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Polishing and dedust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olishing dust removal system, including the inlet pipe and the outlet pipe, at least two water bath dust removing device,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pipe and at least three spray dust removal device; the two adjacent the dust removal device is communicated by the intermediate pipe, the inlet pipe and the air outlet tube and the dust removal device connectivity. The air containing dust enters the dust removal device of air intake pipe, a dust removal device by spraying water bath dedusting device and corresponding device, water bath dust into the adjacent middle line; the spray dust removal device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termediate pipe water bath dust dust spray device and the corresponding number of dust, air the air outlet pipe out. In this way, the polishing and dust removal system discharge clean, pollution-free airflow, avoid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and will not affect the health of the operat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抛光除尘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尘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钟表行业的抛光除尘系统。
技术介绍
在钟表行业,普遍采用304/316等不锈钢作为手表的主要材料,包括表壳、表带、后盖等。不锈钢的抛光是不锈钢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序,其抛光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后续的电镀等处理工艺,并进而影响着手表的品味。目前,不锈钢通常采用羊毛轮进行抛光,并以抛光蜡进行辅助。因此,在抛光不锈钢所产生的抛光粉尘中,含有不锈钢粉尘、羊毛纤维和抛光蜡小颗粒,不锈钢粉尘密度较大,易沉积,羊毛纤维密度较小,沉积性较差,抛光蜡小颗粒具有一定的黏性。因此采用传统的一次湿法或者是一次干法除尘,无法完全去除不锈钢粉尘、羊毛纤维和抛光蜡小颗粒,且易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羊毛纤维和抛光蜡虽然不属于易燃物,但如果粉尘密度较高也会存在火灾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抛光产生的粉尘无法完全去除导致的污染环境以及影响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效去除抛光产生的粉尘、避免污染环境的抛光除尘系统。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抛光除尘系统,用于去除抛光后产生的粉尘,所述抛光除尘系统包括进风管、出风管、至少两个水浴除尘装置、至少一个中间管路以及至少三个喷淋除尘装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水浴除尘装置通过所述中间管路连通,所述进风管与其中一个所述水浴除尘装置连通,所述出风管与再一所述水浴除尘装置连通;至少两个所述水浴除尘装置以及所述中间管路中各设置一个所述喷淋除尘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水浴除尘装置包括第一水浴除尘装置及第二水浴除尘装置,至少三个所述喷淋除尘装置包括第一喷淋除尘装置、第二喷淋除尘装置及第三喷淋除尘装置;所述中间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水浴除尘装置及所述第二水浴除尘装置,所述第一喷淋除尘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水浴除尘装置中,所述第二喷淋除尘装置设置于所述中间管路中,所述第三喷淋除尘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水浴除尘装置中,所述进风管与所述第一水浴除尘装置连通,所述出风管与所述第二水浴除尘装置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浴除尘装置包括第一除尘箱及可运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除尘箱中的过滤组件;所述第一除尘箱连通所述进风管及所述中间管路;所述第一喷淋除尘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除尘箱中;所述第一除尘箱具有淤泥收集口,所述过滤组件能够将所述第一除尘箱中的沉淀物推至所述淤泥收集口,并将所述沉淀物排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横向过滤部及纵向过滤部,所述横向过滤部沿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除尘箱的底部,并能够沿所述第一除尘箱的底部往复运动,以将所述第一除尘箱底部的沉淀物推至所述淤泥收集口处;所述纵向过滤部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除尘箱的底部,并能够沿所述高度方向往复运动,以将所述沉淀物排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浴除尘装置还包括多级沉淀过滤水箱及分隔过滤部,所述多级沉淀过滤水箱与所述第一除尘箱连通,所述分隔过滤部位于所述多级沉淀过滤水箱与所述第一除尘箱的连通处,所述第一除尘箱中的水经所述分隔过滤部过滤后,进入所述多级沉淀过滤水箱中进行逐级过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水浴除尘装置包括第二除尘箱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除尘箱底部的排污口;所述第二除尘箱连通所述中间管路及所述出风管,所述第二除尘喷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除尘箱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管路包括多段连接管路,且至少一段所述连接管路呈多段弯折设置,或者,多段连接管路采用直线管路或者曲线管路拼接形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段所述连接管路包括顺次连接的弯曲管路、竖直管路及S型管路,所述S型管路与所述第一除尘箱连通,所述弯曲管路与所述第二除尘箱连通;所述S型管路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9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抛光除尘系统除尘系统还包括连通管路,所述连通管路连通所述多级沉淀过滤水箱与所述第一喷淋除尘装置、所述第二喷淋除尘装置及所述第三喷淋除尘装置,以输送喷淋所需的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抛光除尘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至少两个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进风管及所述中间管路中,所述温度传感器能够监测所述进风管及所述中间管路中气流的温度;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所述第一喷淋除尘装置与所述第二喷淋除尘装置进行降温操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抛光除尘系统还包括防火喷淋装置,所述防火喷淋装置设置于所述中间管道中;所述防火喷淋装置用于对所述中间管路中的气流降温以及清洗所述中间管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管上具有向外侧伸出的凸出部,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凸出部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向过滤部、所述纵向过滤部及所述分隔过滤部均为过滤筛网,所述过滤筛网上的筛孔直径范围为0.1mm~0.5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抛光除尘系统,用于去除抛光后产生的粉尘。含有粉尘的气流进入进风管后进入水浴除尘装置,经过水浴除尘装置以及喷淋除尘装置进行除尘后进入中间管路中,并通过中间管路中的喷淋除尘装置对含有粉尘的气流进行再次除尘操作,除尘后进入到剩余的水浴除尘装置中,通过水浴除尘装置以及对应的喷淋除尘装置进行除尘后,通过出风管将干净的气流排出;有效的解决目前抛光产生的粉尘无法完全去除导致的污染环境以及影响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的问题;使得抛光除尘系统排出干净、无污染的气流,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不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通过喷淋除尘装置还能降低中间管路中的温度,降低粉尘密度,进而降低火灾隐患,提高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抛光除尘系统的示意图;其中:10-第一水浴除尘装置;101-第一除尘箱;1011-淤泥收集口;102-过滤组件;1021-横向过滤部;1022-纵向过滤部;103-多级沉淀过滤水箱;104-分隔过滤部;11-第二水浴除尘装置;111-第二除尘箱;112-排污口;12-第一喷淋除尘装置;13-第二喷淋除尘装置;14-第三喷淋除尘装置;15-进风管;151-凸出部;16-出风管;17-中间管路;171-弯曲管路;172-竖直管路;173-S型管路;18-温度传感器;19-防火喷淋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抛光除尘系统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抛光除尘系统,用于去除抛光后产生的粉尘。该抛光除尘系统应用于钟表行业中,主要去除抛光表壳、表带、后盖等产生的粉尘。本专利技术的抛光除尘系统能够将空气中粉尘如不锈钢粉尘、羊毛纤维和抛光蜡等小颗粒去除,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还不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降低粉尘密度以及温度,进而降低火灾隐患,提高安全性能。当然,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抛光除尘系统还可用于其他粉尘密度大的除尘场合。在本专利技术中,抛光除尘系统包括进风管15、出风管16、至少两个水浴除尘装置、至少一个中间管路17以及至少三个喷淋除尘装置。相邻的两个水浴除尘装置通过中间管路17连通,进风管15与其中一个水浴除尘装置连通,出风管16与再一水浴除尘装置连通。至少两个水浴除尘装置以及中间管路17中各设置一个喷淋除尘装置。含有粉尘的气流经进风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抛光除尘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抛光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去除抛光后产生的粉尘,所述抛光除尘系统包括进风管、出风管、至少两个水浴除尘装置、至少一个中间管路以及至少三个喷淋除尘装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水浴除尘装置通过所述中间管路连通,所述进风管与其中一个所述水浴除尘装置连通,所述出风管与再一所述水浴除尘装置连通;至少两个所述水浴除尘装置以及所述中间管路中各设置一个所述喷淋除尘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去除抛光后产生的粉尘,所述抛光除尘系统包括进风管、出风管、至少两个水浴除尘装置、至少一个中间管路以及至少三个喷淋除尘装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水浴除尘装置通过所述中间管路连通,所述进风管与其中一个所述水浴除尘装置连通,所述出风管与再一所述水浴除尘装置连通;至少两个所述水浴除尘装置以及所述中间管路中各设置一个所述喷淋除尘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水浴除尘装置包括第一水浴除尘装置及第二水浴除尘装置,至少三个所述喷淋除尘装置包括第一喷淋除尘装置、第二喷淋除尘装置及第三喷淋除尘装置;所述中间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水浴除尘装置及所述第二水浴除尘装置,所述第一喷淋除尘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水浴除尘装置中,所述第二喷淋除尘装置设置于所述中间管路中,所述第三喷淋除尘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水浴除尘装置中,所述进风管与所述第一水浴除尘装置连通,所述出风管与所述第二水浴除尘装置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浴除尘装置包括第一除尘箱及可运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除尘箱中的过滤组件;所述第一除尘箱连通所述进风管及所述中间管路;所述第一喷淋除尘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除尘箱中;所述第一除尘箱具有淤泥收集口,所述过滤组件能够将所述第一除尘箱中的沉淀物推至所述淤泥收集口,并将所述沉淀物排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抛光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横向过滤部及纵向过滤部,所述横向过滤部沿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除尘箱的底部,并能够沿所述第一除尘箱的底部往复运动,以将所述第一除尘箱底部的沉淀物推至所述淤泥收集口处;所述纵向过滤部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除尘箱的底部,并沿能够所述高度方向往复运动,以将所述沉淀物排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抛光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浴除尘装置还包括多级沉淀过滤水箱及分隔过滤部,所述多级沉淀过滤水箱与所述第一除尘箱连通,所述分隔过滤部位于所述多级沉淀过滤水箱与所述第一除尘箱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波宋鹏涛豆志朋卞劲松方少文杨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