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气味康复训练装置及配套使用的中药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0631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气味康复训练装置及配套使用的中药包,包括装置本体、伸缩管和呼吸装置;壳体设置有进气孔和总出气孔;壳体设置有中药室、过滤室、第二腔室和储气室;中药室包括用于呼吸道疾病气味疗法的中药包;过滤室内设置有过滤棉和加热系统;加热系统包括外表层和碳纤维;储气室内设置有气泵和电路板;电路板设置有透气孔和控制器,总出气孔通过伸缩管与呼吸装置相连接。中药包包括:苍耳、薄荷脑、白芷、辛荑、鹅不食草;或麻黄、薄荷脑、樟脑、丁香、鹅不食草、石菖蒲。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将中药包的气味通入呼吸道,能预防和治疗头痛鼻塞、喷嚏流涕、胸闷气喘、咳痰不爽、干咳少痰等呼吸道疾病,且体积小,成本低,方便携带。

An odou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device for respiratory diseases 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ckage for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气味康复训练装置及配套使用的中药包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保健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气味康复训练装置及配套使用的中药包。
技术介绍
通过呼吸吸入含药气体而治病的方法称之为气味疗法。中药气味理论源远流长,《皇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药气味理论的基础,魏晋南北朝时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唐代大量的临床实践带来了气味理论的进步,到北宋时气味理论得到新发展,南宋金元诸家结合临床补充和延伸了气味理论,提出“气臭学说”,建立起新的气味理论模式,极大地丰富了气味理论的内容。现有的气味疗法主要为中药熏、蒸疗法,熏、蒸疗法主要依据不同的气味作用于不同的脏腑,而发挥其不同的治疗作用。由于气味清轻窜透的特性,它发挥的生理作用更加强大和迅速,因此在治疗上,气雾剂发挥的作用比口服要快,因为气味分子非常微小,能够迅速进入人体,所以它的作用更强。中医的五气实际上指的五种气味,不是我们讲的寒热温凉那四种气,而是指臊、焦、香、腥、腐,这五种气味,在内经中称之为五气。其中,臊味入肝,焦味入心,香味入脾,腥味入肺,腐味入肾。专利号CN201620006883.1公开的一种气味疗法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由两块透气隔板依次分成过滤层、中药层和储气层;所述过滤层,用于对吸入的气体进行过滤消毒,所述过滤层设有进气转接口,进气转接口连接外部的进气装置;所述中药层,包括中药包,用于产生中药气味;所述储气层,用于存储产生的中药气味,设有出气口;鼻夹,用于固定进气管,方便使用者将中药气味吸入鼻腔内;进气管,连接罐体与鼻夹,进气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管连接头连接所述出气口与鼻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气装置外接于罐体外,在进气装置的作用下,将气体输送至罐体内,导致进气装置所需压力大,因而进气装置体积大,使得上述结构的气味疗法装置整体体积大,重量重,不方便手持以及出门携带,只能局限于放置在桌面上等使用,使用受限,同时制造成本高,另外,上述结构中使用到的鼻夹不仅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而且通过夹持部夹持使用者的鼻子,当夹持部长时间夹持时,会出现鼻子部位血液不循环以及压疮等问题,同时将鼻塞头塞入使用者的鼻子,会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如此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气味康复训练装置及配套使用的中药包,该装置将中药包的气味通入鼻腔至肺部,不仅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头痛鼻塞、喷嚏流涕、胸闷气喘、咳痰不爽、干咳少痰等呼吸道疾病,而且整体体积小,重量轻,方便出门携带,使用舒适度高,其提供清新气体用于个人呼吸训练和呼吸道疾病的康复保养,还可用于雾霾粉尘的防护、呼吸道疾病症状的缓解和康复训练、提神醒脑、缓解疲劳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气味康复训练装置中的中药包,所述中药包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苍耳5~15份、薄荷脑1~5份、白芷5~15份、辛荑5~15份、鹅不食草5~15份。优选地,所述所述中药包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苍耳10份、薄荷脑5份、白芷10份、辛荑10份、鹅不食草10份。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气味康复训练装置中的中药包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包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1):将原生植物药材去杂,干燥使水分低于8%;步骤2):将步骤1)所述原料苍耳、白芷、辛荑、鹅不食草混合后粉碎至粉末状;步骤3)将薄荷脑单独乳细后混合至步骤2)所述粉末中,过筛;步骤4):将步骤3)过筛后的粉末用无毒、透气包装袋包装成中药包备用。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粉末过80~100目筛。优选地,所述中药包中粉末重量约6~8g。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气味康复训练装置中的中药包,所述中药包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麻黄5~15份、薄荷脑1~3份、樟脑0.5~4份、丁香5~15份、鹅不食草5~15份、石菖蒲5~15份。优选地,所述中药包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麻黄10份、薄荷脑2份、樟脑3份、丁香10份、鹅不食草10份、石菖蒲10份。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气味康复训练装置中的中药包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包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1):将原生植物药材去杂,干燥使水分低于8%;步骤2):将步骤1)所述原料麻黄、丁香、石菖蒲、鹅不食草混合后粉碎至粉末状;步骤3)将薄荷脑、樟脑分别乳细后混合至步骤2)所述粉末中,过筛;步骤4):将步骤3)过筛后的粉末用无毒、透气包装袋包装成中药包备用。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粉末过80~100目筛。优选地,所述中药包中粉末重量约6~8g。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包且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气味康复训练装置,包括装置本体、伸缩管和呼吸装置;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进气孔和总出气孔;所述壳体内通过隔板分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储气室;所述第一腔室通过隔板分隔成中药室和过滤室;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多个连通中药室、过滤室、第二腔室和储气室的通气孔;所述第二腔室通过电池固定板分割成电池安装室和空气进入室;所述电池安装室内安装有锂电池;所述空气进入室内设置有过滤芯;所述中药室包括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气味康复训练装置的中药包;所述过滤室内设置有过滤棉和加热系统;所述过滤室靠近储气室的侧边设置有若干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与通气孔相通;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外表层和缝合在外表层内的碳纤维;所述储气室内设置有气泵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透气孔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气泵调控单元和能量输出单元;所述气泵调控单元连接气泵,所述能量输出单元连接加热系统;所述碳纤维两端通过导线与能量输出单元连接;所述气泵的进气端与所述透气孔相通;所述气泵的出气端与所述总出气孔相连接;所述过滤芯设置在进气孔与空气进入室之间;所述过滤芯包括无纺布和包裹在无纺布内的光触媒;所述总出气孔通过所述伸缩管与所述呼吸装置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包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苍耳5~15份、薄荷脑1~5份、白芷5~15份、辛荑5~15份、鹅不食草5~15份。优选地,所述所述中药包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苍耳10份、薄荷脑5份、白芷10份、辛荑10份、鹅不食草10份。更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包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1):将原生植物药材去杂,干燥使水分低于8%;步骤2):将步骤1)所述原料苍耳、白芷、辛荑、鹅不食草混合后粉碎至粉末状;步骤3)将薄荷脑单独乳细后混合至步骤2)所述粉末中,过筛;步骤4):将步骤3)过筛后的粉末用无毒、透气包装袋包装成中药包备用。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粉末过80~100目筛。优选地,所述中药包中粉末重量约6~8g。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包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麻黄5~15份、薄荷脑1~5份、樟脑0.5~4份、丁香5~15份、鹅不食草5~15份、石菖蒲5~15份。优选地,所述中药包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麻黄10份、薄荷脑5份、樟脑3份、丁香10份、鹅不食草10份、石菖蒲10份。更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包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1):将原生植物药材去杂,干燥使水分低于8%;步骤2):将步骤1)所述原料麻黄、丁香、石菖蒲、鹅不食草混合后粉碎至粉末状;步骤3)将薄荷脑、樟脑分别乳细后混合至步骤2)所述粉末中,过筛;步骤4):将步骤3)过筛后的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气味康复训练装置及配套使用的中药包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气味康复训练装置中的中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包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苍耳5~15份、薄荷脑1~5份、白芷5~15份、辛荑5~15份、鹅不食草5~15份;或者所述中药包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麻黄5~15份、薄荷脑1~5份、樟脑0.5~4份、丁香5~15份、鹅不食草5~15份、石菖蒲5~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气味康复训练装置中的中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包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苍耳5~15份、薄荷脑1~5份、白芷5~15份、辛荑5~15份、鹅不食草5~15份;或者所述中药包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麻黄5~15份、薄荷脑1~5份、樟脑0.5~4份、丁香5~15份、鹅不食草5~15份、石菖蒲5~15份。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包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1):将原生植物药材去杂,干燥使水分低于8%;步骤2):将步骤1)所述原料苍耳、白芷、辛荑、鹅不食草混合后粉碎至粉末状;步骤3)将薄荷脑单独乳细后混合至步骤2)所述粉末中,过筛;步骤4):将步骤3)过筛后的粉末用无毒、透气包装袋包装成中药包备用;或者所述中药包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1):将原生植物药材去杂,干燥使水分低于8%;步骤2):将步骤1)所述原料麻黄、丁香、石菖蒲、鹅不食草混合后粉碎至粉末状;步骤3)将薄荷脑、樟脑分别乳细后混合至步骤2)所述粉末中,过筛;步骤4):将步骤3)过筛后的粉末用无毒、透气包装袋包装成中药包备用。3.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包且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气味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伸缩管和呼吸装置;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进气孔和总出气孔;所述壳体内通过隔板分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储气室;所述第一腔室通过隔板分隔成中药室和过滤室;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多个连通中药室、过滤室、第二腔室和储气室的通气孔;所述第二腔室通过电池固定板分割成电池安装室和空气进入室;所述电池安装室内安装有锂电池;所述空气进入室内设置有过滤芯;所述中药室包括中药包;所述过滤室内设置有过滤棉和加热系统;所述过滤室靠近储气室的侧边设置有若干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与通气孔相通;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外表层和缝合在外表层内的碳纤维;所述储气室内设置有气泵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透气孔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气泵调控单元和能量输出单元;所述气泵调控单元连接气泵,所述能量输出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鉴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气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