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威专利>正文

一种混凝土用高效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06064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搅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用高效搅拌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搅拌速率快,搅拌均匀的混凝土用高效搅拌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混凝土用高效搅拌装置,还包括有收集框、底板、第一滑轨、第一滑块、侧板、顶板、左右移动机构、联动机构、搅拌机构、搅拌框、下料机构和支撑杆;侧板沿竖直方向固接于底板一侧部,收集框放置于底板顶部远离侧板的一侧部;第一滑轨固接于底板顶部,且位于侧板和收集框之间;左右移动机构固接于第一滑轨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搅拌速率快,搅拌均匀的效果。

A high efficiency stirring device for concret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tirr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 high efficiency stirring device for concrete. The technical problem to be solv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 high efficiency stirring device for concrete with fast mixing rate and uniform stirring. In order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stirring device also comprises a collecting box, bottom plate, the first slide, the first slider, side plate, top plate, left and right moving mechanism, linkage mechanism, a stirring mechanism, mixing box, feeding mechanism and a supporting rod; side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Connected to one side of the bottom plate, side frame is placed on the top floor from the collection side; the first slide rail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top floor, and is located between the side plate and the collection box; the left-right moving mechanism is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first slid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effect of fast mixing rate and uniform stir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用高效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搅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用高效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指由胶结料(有机的、无机的或有机无机复合的)、颗粒状集料、水以及需要加入的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或经硬化后形成具有堆聚结构的复合材料(普通是以胶凝材料、水、细骨料、粗骨料,需要时掺入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混凝土在投入使用之前需要进行充分搅拌,使其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目前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存在着搅拌不均匀,搅拌速率慢的缺点,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搅拌速率快,搅拌均匀的混凝土用高效搅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了克服目前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存在着搅拌不均匀,搅拌速率慢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搅拌速率快,搅拌均匀的混凝土用高效搅拌装置。(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混凝土用高效搅拌装置,还包括有收集框、底板、第一滑轨、第一滑块、侧板、顶板、左右移动机构、联动机构、搅拌机构、搅拌框、下料机构和支撑杆;侧板沿竖直方向固接于底板一侧部,收集框放置于底板顶部远离侧板的一侧部;第一滑轨固接于底板顶部,且位于侧板和收集框之间;左右移动机构固接于第一滑轨顶部,支撑杆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式连接;搅拌框固接于支撑杆顶部,且与左右移动机构的输出端固接;下料机构固接于搅拌框远离侧板的一侧部,顶板固接于侧板顶部;搅拌机构固接于顶板底部,且搅拌机构通过联动机构与左右移动机构传动式连接。优选地,左右移动机构包括有移动框、凸轮、电机、第一转轴、第一皮带轮、第一安装座、第二滑轨和第二滑块;第一安装座固接于第一滑轨顶部,电机固接于第一安装座顶部;第一转轴一端部与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部与凸轮固接;第一皮带轮固接于第一转轴上,第二滑轨固接于第一滑轨顶部,移动框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滑动式连接,凸轮与移动框接触配合,移动框顶部与搅拌框固接。优选地,联动机构包括有第二安装座、第一轴承座、第二皮带轮、第一锥齿轮、第二转轴、第一平皮带、第二锥齿轮、第三转轴、第二轴承座、第三皮带轮,第二平皮带和支杆;第二安装座固接于底板靠近侧板的一侧部,第一轴承座固接于第二安装座顶部;第二转轴一端部与第一轴承座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一锥齿轮固接;第二皮带轮固接于第二转轴上,且第二皮带轮位于第一轴承座与第一锥齿轮之间;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一平皮带与第一皮带轮传动连接,第二轴承座固接于侧板靠近搅拌框的一侧部,第三转轴与第二轴承座枢接且贯穿于第二轴承座;第三转轴底端与第二锥齿轮固接,且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三皮带轮固接于第三转轴顶端,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二平皮带与搅拌机构传动连接。优选地,搅拌机构包括有第三轴承座、搅拌杆、第四皮带轮和搅拌叶片;第三轴承座固接于顶板底部,搅拌杆顶端与第三轴承座枢接;第四皮带轮固接于搅拌杆上,且第四皮带轮通过第二平皮带与第三皮带轮传动式连接;搅拌叶片均匀安装于搅拌杆表面,且搅拌叶片位于搅拌框内。优选地,下料机构包括有插杆、固定块和挡板;固定块固接于搅拌框远离侧板的一侧部,且开设有供插杆穿过的通孔,挡板与搅拌框底部铰接,插杆与挡板配合。工作原理:当需使用混凝土时,工人先把制作混凝土所需的原料添入至搅拌框内,接着工人给该装置通电,工人通过控制左右移动机构的运转,带动搅拌框不断的左右运动,进而通过联动机构带动搅拌机构不断的搅拌搅拌框内的原料,在左右机构与搅拌机构的相配合达到使得混凝土的搅拌均匀;当搅拌框内的混凝土搅拌好后,工人通过控制左右移动机构停止运转,在联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搅拌机构停止运转,此时工人通过下料机构把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收集框内收集起来。因为左右移动机构包括有移动框、凸轮、电机、第一转轴、第一皮带轮、第一安装座、第二滑轨和第二滑块;第一安装座固接于第一滑轨顶部,电机固接于第一安装座顶部;第一转轴一端部与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部与凸轮固接;第一皮带轮固接于第一转轴上,第二滑轨固接于第一滑轨顶部,移动框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滑动式连接,凸轮与移动框接触配合,移动框顶部与搅拌框固接,所以当搅拌框需要左右移动时,工人通过控制电机的运转,从而带动第一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皮带轮与凸轮开始转动,凸轮通过触碰移动框的内壁,进而带动移动框与搅拌框沿着第二滑轨的轨迹不断的左右运动,左右移动机构与联动机构传动式连接。因为联动机构包括有第二安装座、第一轴承座、第二皮带轮、第一锥齿轮、第二转轴、第一平皮带、第二锥齿轮、第三转轴、第二轴承座、第三皮带轮,第二平皮带和支杆;第二安装座固接于底板靠近侧板的一侧部,第一轴承座固接于第二安装座顶部;第二转轴一端部与第一轴承座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一锥齿轮固接;第二皮带轮固接于第二转轴上,且第二皮带轮位于第一轴承座与第一锥齿轮之间;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一平皮带与第一皮带轮传动连接,第二轴承座固接于侧板靠近搅拌框的一侧部,第三转轴与第二轴承座枢接且贯穿于第二轴承座;第三转轴底端与第二锥齿轮固接,且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三皮带轮固接于第三转轴顶端,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二平皮带与搅拌机构传动连接,所以在左右移动机构运转时,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平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轴和第一锥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三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三皮带轮转动,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二平皮带带动搅拌机构运作,因此达到了节约能源,提高搅拌效率的效果。因为搅拌机构包括有第三轴承座、搅拌杆、第四皮带轮和搅拌叶片;第三轴承座固接于顶板底部,搅拌杆顶端与第三轴承座枢接;第四皮带轮固接于搅拌杆上,且第四皮带轮通过第二平皮带与第三皮带轮传动式连接;搅拌叶片均匀安装于搅拌杆表面,且搅拌叶片位于搅拌框内,所以当第三皮带轮转动时,第三皮带轮带动第四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杆转动,进而带动搅拌杆上的搅拌叶片转动,达到快速搅拌的效果。因为下料机构包括有插杆、固定块和挡板;固定块固接于搅拌框远离侧板的一侧部,且开设有供插杆穿过的通孔,挡板与搅拌框底部铰接,插杆与挡板配合,所以当混凝土搅拌达标时,工人关闭该装置电源后,工人把插杆拔离固定块上的通孔,并通过转动挡板,把搅拌好的混凝土收集至收集框内;当混凝土收集至收集框内后,工人转动挡板,并把插杆插入通孔内,达到固定挡板的效果。本技术的控制方式是通过人工启动和关闭开关来控制,动力元件的接线图与电源的提供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技术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技术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接线布置。(3)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左右移动机构带动搅拌框左右移动,使得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左右移动,提高了搅拌效率,左右移动机构通过联动机构带动搅拌机构进行混凝土搅拌,减少了该装置的功能消耗,使得混凝土能够更迅速的进行搅拌,达到充分搅拌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左右移动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联动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搅拌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下料机构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下料机构的第二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混凝土用高效搅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用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收集框(1)、底板(2)、第一滑轨(3)、第一滑块(4)、侧板(5)、顶板(6)、左右移动机构(7)、联动机构(8)、搅拌机构(9)、搅拌框(10)、下料机构(11)和支撑杆(12);侧板(5)沿竖直方向固接于底板(2)一侧部,收集框(1)放置于底板(2)顶部远离侧板(5)的一侧部;第一滑轨(3)固接于底板(2)顶部,且位于侧板(5)和收集框(1)之间;左右移动机构(7)固接于第一滑轨(3)顶部,支撑杆(12)通过第一滑块(4)与第一滑轨(3)滑动式连接;搅拌框(10)固接于支撑杆(12)顶部,且与左右移动机构(7)的输出端固接;下料机构(11)固接于搅拌框(10)远离侧板(5)的一侧部,顶板(6)固接于侧板(5)顶部;搅拌机构(9)固接于顶板(6)底部,且搅拌机构(9)通过联动机构(8)与左右移动机构(7)传动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用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收集框(1)、底板(2)、第一滑轨(3)、第一滑块(4)、侧板(5)、顶板(6)、左右移动机构(7)、联动机构(8)、搅拌机构(9)、搅拌框(10)、下料机构(11)和支撑杆(12);侧板(5)沿竖直方向固接于底板(2)一侧部,收集框(1)放置于底板(2)顶部远离侧板(5)的一侧部;第一滑轨(3)固接于底板(2)顶部,且位于侧板(5)和收集框(1)之间;左右移动机构(7)固接于第一滑轨(3)顶部,支撑杆(12)通过第一滑块(4)与第一滑轨(3)滑动式连接;搅拌框(10)固接于支撑杆(12)顶部,且与左右移动机构(7)的输出端固接;下料机构(11)固接于搅拌框(10)远离侧板(5)的一侧部,顶板(6)固接于侧板(5)顶部;搅拌机构(9)固接于顶板(6)底部,且搅拌机构(9)通过联动机构(8)与左右移动机构(7)传动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用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右移动机构(7)包括有移动框(71)、凸轮(72)、电机(73)、第一转轴(74)、第一皮带轮(75)、第一安装座(76)、第二滑轨(77)和第二滑块(78);第一安装座(76)固接于第一滑轨(3)顶部,电机(73)固接于第一安装座(76)顶部;第一转轴(74)一端部与电机(73)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部与凸轮(72)固接;第一皮带轮(75)固接于第一转轴(74)上,第二滑轨(77)固接于第一滑轨(3)顶部,移动框(71)通过第二滑块(78)与第二滑轨(77)滑动式连接,凸轮(72)与移动框(71)接触配合,移动框(71)顶部与搅拌框(10)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用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联动机构(8)包括有第二安装座(81)、第一轴承座(82)、第二皮带轮(83)、第一锥齿轮(84)、第二转轴(85)、第一平皮带(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威
申请(专利权)人:孙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