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的制备工艺及其中间体质量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50585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的制备工艺及其中间体质量控制方法。该制剂配方中因同时含有Ca

A sodium bicarbonate Ringer's injection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quality control method of intermediate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odium bicarbonate Ringer's injection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quality control method of intermediates. The formulation of the preparation contains Ca at the sam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的制备工艺及其中间体质量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的制备工艺及其中间体的质量控制方法,属于生物医药领域。
技术介绍
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配方中同时含有钾、钠、镁、钙、枸橼酸根及碳酸氢根离子,其中的碳酸氢根离子是无需机体代谢就能迅速发挥碱化效应的生理性缓冲碱。该制剂用于循环血液量及组织间液减少时细胞外液的补充与调节与代谢性酸中毒的纠正,临床疗效确切。然而,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的工业化大生产过去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这是由于室温下HCO3-易生成CO32-、CO2和H2O,2HCO3-→CO32-+CO2+H2O,CO32-+Ca2+=CaCO3↓。制备过程中碳酸钙沉淀的生成,成为制约该制剂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技术瓶颈。对比文献1(专利申请号:201510881456.8)将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描述为:按照处方量一次性投入全部原料药(除碳酸氢钠外),然后投入碳酸氢钠。专利技术人经研究发现,该配液工艺无法避免碳酸钙沉淀的生成,其技术方案中也未具体说明应如何避免沉淀产生。另一方面,对比文献1中未见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的中间体的质量控制方法,其所述技术方案无法达到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的工业化生产要求。对比文献2(专利申请号:201510064578.8)中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描述为:处方中所有组分一次性全部投料,其技术方案中也未说明如何避免碳酸钙沉淀生成。对比文献2的技术方案中也无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的中间体的质量控制方法,其所述技术方案同样无法达到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的工业化大生产要求。对比文献3(赖秀俊等.碳酸氢钠复方电解质注射液制备工艺的优化.华西药学杂志,2016,31(1):011~013.)中虽说明了含碳酸氢钠复方电解质注射液配液工艺的物料加入顺序,并提出pH值应控制在4.5~6.5为宜。然而专利技术人经研究发现,药液在加入碳酸氢钠前,其pH值控制在4.0~4.5范围内更优,并非如对比文献3所述。此外,对比文献3中所述的原辅料投料顺序也不尽合理。综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前尚未见能够实现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工业化生产的制备工艺及其中间体质量控制方法,进而实现在生产过程中避免碳酸钙沉淀生成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人经研究发现,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在制备过程中的配液方法、投料顺序、中间体质量控制是其工业化生产的关键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实验研究获得的优选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在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碳酸钙沉淀的问题,确保了产品质量及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处方如下: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特征:1.配液采用稀配法,配制时注射用水初始加入量为处方量的70%~95%,优选为处方量的75%~85%;2.投料顺序为先加入枸橼酸、枸橼酸钠、氯化钙、氯化镁;搅拌溶解后续加入氯化钾、氯化钠,搅拌至溶解完全;通入CO2气体后加入处方量碳酸氢钠,搅拌溶解;3.在加入碳酸氢钠前,控制药液pH值在4.0~4.5范围内,制剂中间体的碳酸氢根离子含量控制在标示量的97.0%~103.0%,总氯(离子)含量控制在标示量的97.0%~103.0%。专利技术人通过以下实验研究,最终获得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一、配液方法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处方中含有碳酸氢钠、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枸橼酸钠、枸橼酸7种成分,皆易溶于水。如前所述,在配液过程中上述物质共存时可能会产生如碳酸钙等不溶或难溶性物质。我们按照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述投料顺序,考察加入碳酸氢钠前的初始注射用水用量比例对药液外观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1。表1不同处方量比例的注射用水配液对药液外观的影响由表1可见,当投料碳酸氢钠前的初始注射用水加入量比例低于70%处方量时,专利技术人意外地发现药液变浑浊。据此应采用稀配法进行配液,投料碳酸氢钠前的初始注射用水加入量应为处方量的70%~95%。如对比文献1、2所述,配液时注射用水初始加入量分别为处方量的70%、60%,但二者均未对此进行解释和说明。专利技术人通过实验研究证实,配液时注射用水加入量为处方量的70%以下时,药液会变浑浊,表明配液时注射用水初始加入量须大于或等于处方量的70%。由此可见,配液时投料碳酸氢钠前注射用水的初始加入量是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制备工艺的关键环节之一,应控制其初始加入量为处方量的70%~95%,优选75%~90%。二、投料顺序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处方中共含有7种原辅料成分,为考察各成分投料顺序对药液外观、pH值、钙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枸橼酸根离子含量的影响,我们设计了以下4种投料方案,所配制药液检测结果见表2。投料方案1:投料方案2:投料方案3:投料方案4:表2不同投料顺序所配制药液的检测结果由表2可见,投料顺序对配制药液的质量具有显著影响,投料方案1、2配制的药液浑浊,甚至有沉淀产生;与投料方案4所配制药液相比,按投料方案3所配制药液外观虽澄明,但其钙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含量显著降低。对比文献1和3中所述投料顺序与投料方案3相同;对比文献2所述投料顺序与投料方案1相同,按上述对比文献所述投料顺序所配制的药液质量均不够理想。另一方面,专利技术人意外地发现,按投料方案4所配制药液各指标均可达到工业化生产要求。据此,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关于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配液时原辅料投料顺序如下:首先投入枸橼酸钠、枸橼酸、氯化钙、氯化镁,然后投入氯化钠、氯化钾,最后投入碳酸氢钠。三、中间体的质量控制(一)投料碳酸氢钠前的药液pH值碳酸氢根离子是本品的主要药效成分之一,药液pH值的改变会影响碳酸氢根离子的解离行为,进而影响碳酸钙沉淀的生成。据文献报道,不同pH值条件下CO2、HCO3-、CO32-含量变化不同。当pH<6.38时,溶液中以H2CO3为主要存在形式;当6.38<pH<10.25时,溶液中以HCO3-为主要存在形式;当pH>10.25时,溶液中以CO32-为主要存在形式。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成品药液的pH值为6.8~7.8,在此条件下,药液中碳酸化合物主要以HCO3-的形式存在,体系可保持稳定。当pH值为8.3时,CO32-浓度约为2.24×10-6mol/L,临近碳酸钙(CaCO3)溶度积常数。因碳酸氢钠呈弱碱性,当其加入药液后会显著增加药液的pH值,为避免制备过程中碳酸钙沉淀的产生,专利技术人对碳酸氢钠投料前药液的pH值进行了研究。按前述投料方案4配制药液,投料碳酸氢钠前充入CO2气体,使药液保持不同pH值,续加入碳酸氢钠,按相同方法继续制备得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成品,测定其pH值,结果见表3。表3碳酸氢钠投料前pH值与灭菌后成品pH值检测结果由表3可见,碳酸氢钠投料前药液pH值在4.0~4.5范围内,所得灭菌后成品pH值为6.8~7.8,达到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质量标准要求。对比文献1和2中均未对碳酸氢钠投料前的药液pH值进行优选,无法判断按其技术方案所制备的成品是否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对比文献3所述中间体pH值控制在4.5~6.5,但专利技术人经研究意外发现,碳酸氢钠投料前药液pH值应控制在4.0~4.5,才能确保灭菌后成品的pH值符合质量标准要求。(二)中间体含量控制为确保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成品质量符合要求,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对制剂中间体进行含量控制。专利技术人分别对中间体的钠、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的制备工艺及其中间体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注射液采用稀配法配液,配制时注射用水初始加入量为处方量的70%~9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的制备工艺及其中间体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注射液采用稀配法配液,配制时注射用水初始加入量为处方量的70%~95%。2.如权利要求1所述注射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配液时的投料顺序为首先加入枸橼酸、枸橼酸钠、氯化钙、氯化镁,搅拌溶解;其次投料氯化钾、氯化钠,搅拌溶解;续充入CO2气体于药液中,最后投料碳酸氢钠,补足注射用水至全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投料碳酸氢钠之前,药液中充入CO2气体,其pH值应控制在4.0~4.5。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涉及的中间体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中间体应至少含有总氯测定和/或碳酸氢根离子测定项目,该中间体的总氯离子含量应为标示量的9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声俊赖秀俊欧苏金辉李慧王慧洁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新睿泰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