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精度高的数控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5319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位精度高的数控机床,其结构包括移动架、数控箱、配电箱、光栅尺、机床主体、滑动台、刀具、电机、主轴箱、传动箱,所述机床主体为外壁硬实底部表面内陷的凹型,表面边沿上方与移动架底部表面焊接且相互垂直,机床主体厚度为1cm,所述移动架为横杆与竖杆垂直呈T型,顶部表面设在传动箱底部中央,移动架顶部长度为6m‑9m,所述机床主体表面边沿上方与移动架底部表面焊接且相互垂直,机床主体长度为10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光栅尺主体,驱动器接通电源,使动子通过光栅尺主体带动滑块移动,操作数控箱使定位器经读数器对光栅尺主体上的刻度较精准的定位,避免滑动台移动过大发生偏差,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A CNC machine tool with high positioning preci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位精度高的数控机床
本技术是一种定位精度高的数控机床,属于数控机床领域。
技术介绍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1080029.6的一种数控机床,包括:横梁;鞍座;主轴箱;竖直旋转安装在所述主轴箱中的主轴头;连接所述鞍座和所述横梁的横向连接装置;以及连接所述主轴箱和所述鞍座的竖向连接装置;所述竖向连接装置包括竖向平行且一左一右布置的两根直线滑轨Ⅰ,直线滑轨Ⅰ包括带有直线滑槽的外轨Ⅰ和滑动嵌设在直线滑槽中的内轨Ⅰ,外轨Ⅰ与鞍座固定,内轨Ⅰ与主轴箱固定。本技术采用特制的高刚度直线滑轨来连接机床的横梁和鞍座、以及鞍座和主轴箱,大大提高了机床传动的精度。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对工件加工时,无法对工件进行定位,易使在加工时产生偏差,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定位精度高的数控机床,以解决上述设备对工件加工时,无法对工件进行定位,易使在加工时产生偏差,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定位精度高的数控机床,其结构包括移动架、数控箱、配电箱、光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定位精度高的数控机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位精度高的数控机床,其结构包括移动架(1)、数控箱(2)、配电箱(3)、光栅尺(4)、机床主体(5)、滑动台(6)、刀具(7)、电机(8)、主轴箱(9)、传动箱(10),所述机床主体(5)为外壁硬实底部表面内陷的凹型,表面边沿上方与移动架(1)底部表面焊接且相互垂直,机床主体(5)厚度为1cm,所述移动架(1)为横杆与竖杆垂直呈T型,顶部表面设在传动箱(10)底部中央,移动架(1)顶部长度为6m‑9m,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主体(5)表面边沿上方与移动架(1)底部表面焊接且相互垂直,机床主体(5)长度为10m,所述移动架(1)顶部表面设在传动箱(10)底部中央,移动架(1)底部高度为50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精度高的数控机床,其结构包括移动架(1)、数控箱(2)、配电箱(3)、光栅尺(4)、机床主体(5)、滑动台(6)、刀具(7)、电机(8)、主轴箱(9)、传动箱(10),所述机床主体(5)为外壁硬实底部表面内陷的凹型,表面边沿上方与移动架(1)底部表面焊接且相互垂直,机床主体(5)厚度为1cm,所述移动架(1)为横杆与竖杆垂直呈T型,顶部表面设在传动箱(10)底部中央,移动架(1)顶部长度为6m-9m,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主体(5)表面边沿上方与移动架(1)底部表面焊接且相互垂直,机床主体(5)长度为10m,所述移动架(1)顶部表面设在传动箱(10)底部中央,移动架(1)底部高度为50cm-60cm,所述滑动台(6)为内外硬实的长方体结构,机床主体(5)内凹表面设有滑动台(6)三侧表面且处于同一水平,滑动台(6)宽度2.5m,所述传动箱(10)侧方表面通过传动链与电机(8)侧方表面采用间隙活动连接,所述主轴箱(9)截面为一侧为直角的直角梯形,侧方表面末端设在传动箱(10)侧方表面中央且相互垂直,主轴箱(9)高度为40cm-50cm,所述配电箱(3)侧方表面设有数控箱(2)侧方表面,所述配电箱(3)为外壁硬实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结构,底部表面末端设在机床主体(5)右侧表面,配电箱(3)高度比移动架(1)底部高度增加10cm,所述光栅尺(4)底部表面与机床主体(5)侧方表面上方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光栅尺(4)由光栅尺主体(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维庆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胜菱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