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家亮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0364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19:08
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装置,其包括一根柔性钢丝,所述柔性钢丝上顺序设置有多个依次增大的锥角相同,均为3‑5°的锥台,相邻的两个所述锥台之间的距离为5‑8mm,每个所述锥台的大头端直径比小头端直径大1mm,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锥台中,小的所述锥台的大头端直径比大的所述锥台的小头端直径大0.3mm,所述柔性钢丝在最小的所述锥台的小头端的延伸部分的长度大于10cm,在最大的一个所述锥台之后,所述柔性钢丝上设置有至少五个倒锥刺,所述倒锥刺的锥角为5°,每个所述倒锥刺的厚度为2mm,相邻的两个倒锥刺之间的距离为3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装置,操作方便,可快速扩张骨隧道,且在扩张过程不会造成骨量丢失。

A device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 device for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surgery, which comprises a flexible wire, the flexible wir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order increases the cone angle of the same, are 3 cone of 5 degrees, between two adjacent the cone distance of 5 8mm, each of the the cone head end of the small end diameter than the diameter of 1mm, two in the adjacent small cone Taichung, the cone head end of the larger than the diameter of the small end of the cone 0.3mm, the flexible steel wire in the cone of the minimum small end extension the length is more than 10cm, after one of the largest of the cone, the flexible wir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five inverted cone, the cone thorn cone angle is 5 degrees, each of the inverted cone thickness is 2mm, between the two adjacent needling inverted cone distance 3m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evice for reconstruction of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which is easy to operate and can expand the bone tunnel quickly, and does not cause bone loss during expan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手术器械
,特别涉及骨科手术中的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隧道扩大会导致移植肌腱的松动。骨隧道扩大的定义是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股骨和胫骨骨隧道宽度在X线片上出现明显增宽。使用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装置逐步扩张骨隧道可预防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隧道的扩大。现有的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装置的构造通常由带螺纹的金属尖端、金属扩张杆和把手组成,不同直径大小的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装置组成一套。手术中先用电钻在骨头上钻出一个直径较小的骨隧道,然后在骨隧道中插入一条金属引导线,接着把尖端带螺纹的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装置沿金属引导线拧入骨隧道,尖端后面尾随的金属扩张杆可对由松质骨构成的骨隧道进行逐步扩大,这样能充分扩张并压紧骨隧道。但是,由于骨隧道需从小到大逐步扩大,要频繁的更换直径递增的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装置,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装置套入金属引导线然后拧入的过程耗时费力,会明显延长手术时间,因骨隧道松质骨容易出血,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该方法会明显增加病人的失血量。此外,该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装置在扩张器拧入骨隧道的过程中,带螺纹的尖端舍将一部分松质骨推向骨隧道的远端,造成骨量的丢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装置,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装置,其用于在后交叉韧带重建术中扩张用于穿入韧带的骨隧道,其包括一根柔性钢丝,所述柔性钢丝上顺序设置有多个依次增大的锥角相同,均为3-5°的锥台,相邻的两个所述锥台之间的距离为5-8mm,每个所述锥台的大头端直径比小头端直径大1mm,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锥台中,小的所述锥台的大头端直径比大的所述锥台的小头端直径大0.3mm,在所述柔性钢丝的运行方向上,第一个所述锥台,也即是最小的所述锥台的小头端直径与所述柔性钢丝的直径相同,最后一个所述锥台,也即是最大的所述锥台的大头端直径与所述骨隧道最终直径相同,所述柔性钢丝在最小的所述锥台的小头端的延伸部分的长度大于10cm,在最大的一个所述锥台之后,所述柔性钢丝上设置有至少五个倒锥刺,所述倒锥刺的锥角为5°,最大直径与所述骨隧道最终直径相同,每个所述倒锥刺的厚度为2mm,相邻的两个倒锥刺之间的距离为3mm。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装置,操作方便,可快速扩张骨隧道,且在扩张过程不会造成骨量丢失。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中箭头A的方向标示的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装置在使用时的运行方向,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装置,其用于在后交叉韧带重建术中扩张用于穿入韧带的骨隧道,其包括一根柔性钢丝10,所述柔性钢丝10上顺序设置有多个依次增大的锥角α相同,均为3-5°的锥台11,相邻的两个所述锥台11之间的距离d1为5-8mm,每个所述锥台11的大头端直径D1比小头端直径D2大1mm,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锥台11中,小的所述锥台11的大头端直径D1比大的所述锥台的小头端直径D2大0.3mm,在所述柔性钢丝10的运行方向(图1中箭头A标示的方向)上,第一个所述锥台11,也即是最小的所述锥台11的小头端直径与所述柔性钢丝10的直径相同,最后一个所述锥台11,也即是最大的所述锥台11的大头端直径与所述骨隧道最终直径相同,所述柔性钢丝10在最小的所述锥台11的小头端的延伸部分的长度大于10cm,在最大的一个所述锥台11之后,所述柔性钢丝10上设置有至少五个倒锥刺12,所述倒锥刺12的锥角β为5°,最大直径与所述骨隧道最终直径相同,每个所述倒锥刺12的厚度H1为2mm,相邻的两个倒锥刺12之间的距离d2为3mm。在使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装置时,首先将所述柔性钢丝10在最小的所述锥台11的小头端的延伸部分穿入由克氏针等工具钻出的所述骨隧道,在所述柔性钢丝10的运行方向(图1中箭头A标示的方向)上,最小所述锥台11最先进入所述骨隧道,然后各所述锥台11依次进入所述骨隧道,这样就可以逐步压迫由克氏针等工具钻出的所述骨隧道,使所述骨隧道达到最终尺寸。之后,所述倒锥刺12可进一步对由所述锥台11扩充出的所述骨隧道进行修型,使所述骨隧道更加平整光滑。由于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装置是通过逐步增大的不同直径范围的所述锥台11对骨隧道进行扩充,且各所述锥台11具有光滑的圆锥形,因此扩张的过程中基本不会丢失骨量,从而可很方便准确的扩充骨隧道到预先设定的尺寸。此外,通过所述倒锥刺12可对扩充后的骨隧道进行修型,从而可使得整形后的骨隧道更加圆滑,便于后继韧带通过。参照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的陈连旭所著的“交叉韧带重建骨道直径的解剖学研究”一文,在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中,最终骨隧道通常会在5-9mm,因此,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装置,可准备多根所述柔性钢丝10,每根所述柔性钢丝10的最大所述锥台11的大头端直径范围可在5-9mm,这样可在手术中选取合适的所述柔性钢丝进行骨隧道扩展。所述柔性钢丝10在最小的所述锥台11的小头端的延伸部分的长度大于10cm,这样便于医务人员对所述柔性钢丝10利用牵引器等工具进行牵引,从而提升操作效率。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装置,操作方便,可快速扩张骨隧道,且在扩张过程不会造成骨量丢失。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本技术是按照多个实施例的方式进行描述的,但是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中如此叙述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并将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看作是可以相互组合成不同实施例的方式来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装置,其用于在后交叉韧带重建术中扩张用于穿入韧带的骨隧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根柔性钢丝,所述柔性钢丝上顺序设置有多个依次增大的锥角相同,均为3‑5°的锥台,相邻的两个所述锥台之间的距离为5‑8mm,每个所述锥台的大头端直径比小头端直径大1mm,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锥台中,小的所述锥台的大头端直径比大的所述锥台的小头端直径大0.3mm,在所述柔性钢丝的运行方向上,第一个所述锥台,也即是最小的所述锥台的小头端直径与所述柔性钢丝的直径相同,最后一个所述锥台,也即是最大的所述锥台的大头端直径与所述骨隧道最终直径相同,所述柔性钢丝在最小的所述锥台的小头端的延伸部分的长度大于10cm,在最大的一个所述锥台之后,所述柔性钢丝上设置有至少五个倒锥刺,所述倒锥刺的锥角为5°,最大直径与所述骨隧道最终直径相同,每个所述倒锥刺的厚度为2mm,相邻的两个倒锥刺之间的距离为3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装置,其用于在后交叉韧带重建术中扩张用于穿入韧带的骨隧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根柔性钢丝,所述柔性钢丝上顺序设置有多个依次增大的锥角相同,均为3-5°的锥台,相邻的两个所述锥台之间的距离为5-8mm,每个所述锥台的大头端直径比小头端直径大1mm,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锥台中,小的所述锥台的大头端直径比大的所述锥台的小头端直径大0.3mm,在所述柔性钢丝的运行方向上,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家亮张一王远政
申请(专利权)人:田家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