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感应头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用头灯
,特别涉及用于夜间野外作业、矿产井下作业等工作现场的智能感应头灯。
技术介绍
头灯,是夜间户外出行,夜间抢险、野外作业及矿井作业的通用装备,现有的头灯均是通过用手去按压灯具按钮来达到控制开关的打开。如果手上拿着工具、戴着手套的情况下、正在作业的情况下,要开灯或是改变灯的亮度就非常不方便。也有用亮度来自动控制开关的头灯,但由于亮度是相对的,并黑暗中是否需要关灯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并长时间的开灯,会造成电能的浪费,同样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挥手感应,可以控制灯具的开关、强光、工作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智能感应头灯。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能感应头灯,包括壳体1、与壳体1连接在一起的灯头2、设于壳体1内的电路组件3及设于壳体上与电路组件电连接的控制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组件3包括用于对电路组件中各单元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30,用于通过感应来控制控制组件4的红外感应发送接收单元31,用于控制灯头2中发光管亮度的发光管亮度控制单元32及用于对电源34进行充电电量管理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感应头灯,包括壳体(1)、与壳体(1)连接在一起的灯头(2)、设于壳体(1)内的电路组件(3)及设于壳体上与电路组件电连接的控制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组件(3)包括用于对电路组件中各单元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30),用于通过感应来控制控制组件(4)的红外感应发送接收单元(31),用于控制灯头(2)中发光管亮度的发光管亮度控制单元(32)及用于对电源(34)进行充电电量管理的充电电量管理单元(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感应头灯,包括壳体(1)、与壳体(1)连接在一起的灯头(2)、设于壳体(1)内的电路组件(3)及设于壳体上与电路组件电连接的控制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组件(3)包括用于对电路组件中各单元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30),用于通过感应来控制控制组件(4)的红外感应发送接收单元(31),用于控制灯头(2)中发光管亮度的发光管亮度控制单元(32)及用于对电源(34)进行充电电量管理的充电电量管理单元(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感应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感应发送接收单元(31)包括控制开关SW1、红外发射头LED5和红外接收头J1,红外接收头J1的输入端脚2通过电阻R6、电阻R3、电容C3、晶体管Q2接控制单元(30)的信号输出端口;红外接收头J1的脚3通过红外发射头LED5、电阻R1接控制单元(30)的信号输入端口;红外接收头J1的端脚1通过电阻R8、电阻R11、电容C4,接控制单元(30)的信号输入端口;发光管亮度控制单元(32)包括控制开关SW2、发光管驱动芯片U1、驱动芯片U2、电容C10、电阻R24、电阻R25和亮度控制MOS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昊洋,宁效宽,廖加聪,黄国军,赵伟东,贾勇,张丽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乐惠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