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196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8 07:05
一种控制箱,包括箱体和门板,箱体包括侧板和底板,底板与侧板的后侧边沿连接,箱体的前端设有箱体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和底板均采用钢板制成,侧板由连接在一起的上侧板、下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组成;上侧板前端具有左右走向的上门框条,下侧板前端具有左右走向的下门框条,门板处在上门框条与下门框条之间,门板左侧与上门框条左端及下门框条左端铰接,门板盖合在箱体开口上;上门框条左端、上门框条右端、下门框条左端、下门框条右端分别安装有一包角结构件,这四个包角结构件分别将上门框条左端、上门框条右端、下门框条左端、下门框条右端包裹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牢固且较为美观,制作更简易。

A control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箱
本技术涉及配电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箱。
技术介绍
控制箱包括强电控制箱(通常又称为配电箱)和弱电控制箱(通常又称为信息箱)。强电控制箱(配电箱)是集中、切换、分配电能的设备,其中通常放置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等。弱电控制箱(信息箱)是较弱电压线路的集中箱,一般用于现代家居装修中,主要用于安装FTTH网络终端和家庭网络设备,并提供各类弱电线缆(包括入户光缆、户内电话线、网线、有线电视等)的汇聚,它能连接语音、数据、图像、安防的传输设备以及用于控制管理的设备。控制箱按安装场合的不同,分为户内控制箱和户外控制箱,其中户内控制箱又分为暗装控制箱(安装时箱体通常嵌入墙壁)和明装控制箱(安装时通常挂在墙壁表面上)。现有的一种控制箱包括箱体和面板,箱体包括侧板和底板,底板与侧板的后侧边沿连接,箱体的前端设有箱体开口,面板盖在箱体开口上。上述面板包括面盖和门板;面盖安装在箱体开口上,面盖上设有操作窗口;门板与面盖铰接。箱体中可安装开关、保护装置、FTTH网络终端、家庭网络设备等元器件或装置;箱体中通常设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用于安装开关、保护装置、FTTH网络终端、家庭网络设备等元器件或装置。上述面盖盖住箱体开口;上述门板用于封盖面盖上的操作窗口,需要时,掀开门板后,即可打开操作窗口,并对箱体中的开关等元器件或装置进行操作。上述箱体通常呈长方体状,侧板包括上侧板、下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上侧板、下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后侧均与底板连接,上侧板、下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前边缘围成箱体开口。上侧板、下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大多采用铁板,上侧板、下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通过拼装或焊接形成箱体;面盖和门板大多采用铁板或塑料板制成,且面盖通过若干个连接件与箱体连接。这种控制箱制造过程较为繁琐,生产效率较低,结构不够牢固,且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牢固且较为美观的控制箱。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控制箱,包括箱体和门板,箱体包括侧板和底板,底板与侧板的后侧边沿连接,箱体的前端设有箱体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和底板均采用钢板制成,侧板由连接在一起的上侧板、下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组成;上侧板的前边缘处在左侧板及右侧板的前边缘的前侧,下侧板的前边缘处在左侧板及右侧板的前边缘的前侧,上侧板前端具有左右走向的上门框条,下侧板前端具有左右走向的下门框条,门板处在上门框条与下门框条之间,门板左侧与上门框条左端及下门框条左端铰接,门板盖合在箱体开口上;上门框条左端、上门框条右端、下门框条左端、下门框条右端分别安装有一包角结构件,这四个包角结构件分别将上门框条左端、上门框条右端、下门框条左端、下门框条右端包裹住。采用钢板制作侧板和底板(通常采用钢板进行弯折成型,形成侧板和底板)制作箱体,且省去面盖,使控制箱的制作更简易,结构更为牢固。用于制作侧板的钢板往往具有加强筋结构,在弯折处需要切断加强筋结构方能顺畅弯折,这样,弯折成型后往往在箱体的四个角上(即上门框条左端、上门框条右端、下门框条左端和下门框条右端)存在缝隙或缺口,这些缝隙或缺口会影响控制箱的美观度,而且上门框条两端、下门框条两端若外露,也会影响控制箱的美观度,而通过在上门框条左端、上门框条右端、下门框条左端和下门框条右端安装包角结构件,能够将箱体前端的四个角(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以及门板与箱体间的铰接处包裹住,一方面能够使整个箱体更加美观,另一方面包角结构件能够对箱体前端的四个角起加固作用,使箱体结构更为牢固。上述箱体通常呈长方体状。上述箱体中,上门框条、下门框条均向前凸出至左侧板及右侧板的前边缘的前侧,当门板关闭时,门板前侧面与上门框条前侧面、下门框条前侧面大致处于同一平面上,门板后侧面通常可接触到左侧板及右侧板的前边沿部位。一种优选方案中,上述上门框条包括由上侧板的前边缘向上弯折形成的上竖向弯折部以及由上竖向弯折部的上边缘向后弯折形成的上横向弯折部,上侧板的前边沿部位、上竖向弯折部和上横向弯折部共同构成所述上门框条;下门框条包括由下侧板的前边缘向下弯折形成的下竖向弯折部以及由下竖向弯折部的下边缘向后弯折形成的下横向弯折部,下侧板的前边沿部位、下竖向弯折部和下横向弯折部共同构成所述下门框条。这种情况下,控制箱适合作为暗装控制箱,安装好箱体后,上门框条、下门框条可将墙壁上的安装凹槽遮盖,更为美观。上述上侧板、上竖向弯折部和上横向弯折部一体连接,可采用同一钢板进行冲压成型,形成上侧板、上竖向弯折部和上横向弯折部;下侧板、下竖向弯折部和下横向弯折部一体连接,可采用同一钢板进行冲压成型,形成下侧板、下竖向弯折部和下横向弯折部。更优选方案中,上述包角结构件包括前包覆板、侧包覆板和连接板,前包覆板的后侧面上设有两个定位柱,定位柱上设有第一螺孔,第一螺孔中安装有第一固定螺钉,连接板上设有第二螺孔,第二螺孔中安装有第二固定螺钉;上门框条左端的包角结构件中,侧包覆板具有上包覆部、弧形包覆部和左包覆部,弧形包覆部一端与上包覆部左端一体连接,弧形包覆部另一端与左包覆部上端一体连接,前包覆板的左边沿及上边沿与侧包覆板的前边沿一体连接,连接板的左边沿与左包覆部下端一体连接,连接板的前边沿与前包覆板的下边沿一体连接,上包覆部的右端部叠合在上横向弯折部左端的上侧,前包覆板叠合在上竖向弯折部左端的前侧,上竖向弯折部左端设有两个定位孔,这两个定位孔与该包角结构件上的两个定位柱一一对应,定位柱嵌入对应的定位孔中,第一固定螺钉的头部与上竖向弯折部的后侧面紧密接触,上侧板前边沿部位的左端设有与第二螺孔对应的通孔,第二固定螺钉的螺杆穿过该通孔并与第二螺孔旋合,第二固定螺钉的头部与上侧板前边沿部位的下表面紧密接触;上门框条右端的包角结构件中,侧包覆板具有上包覆部、弧形包覆部和右包覆部,弧形包覆部一端与上包覆部右端一体连接,弧形包覆部另一端与右包覆部上端一体连接,前包覆板的右边沿及上边沿与侧包覆板的前边沿一体连接,连接板的右边沿与右包覆部下端一体连接,连接板的前边沿与前包覆板的下边沿一体连接,上包覆部的左端部叠合在上横向弯折部右端的上侧,前包覆板叠合在上竖向弯折部右端的前侧,上竖向弯折部右端设有两个定位孔,这两个定位孔与该包角结构件上的两个定位柱一一对应,定位柱嵌入对应的定位孔中,第一固定螺钉的头部与上竖向弯折部的后侧面紧密接触,上侧板前边沿部位的右端设有与第二螺孔对应的通孔,第二固定螺钉的螺杆穿过该通孔并与第二螺孔旋合,第二固定螺钉的头部与上侧板前边沿部位的下表面紧密接触;下门框条左端的包角结构件中,侧包覆板具有下包覆部、弧形包覆部和左包覆部,弧形包覆部一端与下包覆部左端一体连接,弧形包覆部另一端与左包覆部下端一体连接,前包覆板的左边沿及下边沿与侧包覆板的前边沿一体连接,连接板的左边沿与左包覆部上端一体连接,连接板的前边沿与前包覆板的上边沿一体连接,下包覆部的右端部叠合在下横向弯折部左端的下侧,前包覆板叠合在下竖向弯折部左端的前侧,下竖向弯折部左端设有两个定位孔,这两个定位孔与该包角结构件上的两个定位柱一一对应,定位柱嵌入对应的定位孔中,第一固定螺钉的头部与下竖向弯折部的后侧面紧密接触,下侧板前边沿部位的左端设有与第二螺孔对应的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控制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箱,包括箱体和门板,箱体包括侧板和底板,底板与侧板的后侧边沿连接,箱体的前端设有箱体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和底板均采用钢板制成,侧板由连接在一起的上侧板、下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组成;上侧板的前边缘处在左侧板及右侧板的前边缘的前侧,下侧板的前边缘处在左侧板及右侧板的前边缘的前侧,上侧板前端具有左右走向的上门框条,下侧板前端具有左右走向的下门框条,门板处在上门框条与下门框条之间,门板左侧与上门框条左端及下门框条左端铰接,门板盖合在箱体开口上;上门框条左端、上门框条右端、下门框条左端、下门框条右端分别安装有一包角结构件,这四个包角结构件分别将上门框条左端、上门框条右端、下门框条左端、下门框条右端包裹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箱,包括箱体和门板,箱体包括侧板和底板,底板与侧板的后侧边沿连接,箱体的前端设有箱体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和底板均采用钢板制成,侧板由连接在一起的上侧板、下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组成;上侧板的前边缘处在左侧板及右侧板的前边缘的前侧,下侧板的前边缘处在左侧板及右侧板的前边缘的前侧,上侧板前端具有左右走向的上门框条,下侧板前端具有左右走向的下门框条,门板处在上门框条与下门框条之间,门板左侧与上门框条左端及下门框条左端铰接,门板盖合在箱体开口上;上门框条左端、上门框条右端、下门框条左端、下门框条右端分别安装有一包角结构件,这四个包角结构件分别将上门框条左端、上门框条右端、下门框条左端、下门框条右端包裹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呈长方体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门框条包括由上侧板的前边缘向上弯折形成的上竖向弯折部以及由上竖向弯折部的上边缘向后弯折形成的上横向弯折部,上侧板的前边沿部位、上竖向弯折部和上横向弯折部共同构成所述上门框条;下门框条包括由下侧板的前边缘向下弯折形成的下竖向弯折部以及由下竖向弯折部的下边缘向后弯折形成的下横向弯折部,下侧板的前边沿部位、下竖向弯折部和下横向弯折部共同构成所述下门框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角结构件包括前包覆板、侧包覆板和连接板,前包覆板的后侧面上设有两个定位柱,定位柱上设有第一螺孔,第一螺孔中安装有第一固定螺钉,连接板上设有第二螺孔,第二螺孔中安装有第二固定螺钉;上门框条左端的包角结构件中,侧包覆板具有上包覆部、弧形包覆部和左包覆部,弧形包覆部一端与上包覆部左端一体连接,弧形包覆部另一端与左包覆部上端一体连接,前包覆板的左边沿及上边沿与侧包覆板的前边沿一体连接,连接板的左边沿与左包覆部下端一体连接,连接板的前边沿与前包覆板的下边沿一体连接,上包覆部的右端部叠合在上横向弯折部左端的上侧,前包覆板叠合在上竖向弯折部左端的前侧,上竖向弯折部左端设有两个定位孔,这两个定位孔与该包角结构件上的两个定位柱一一对应,定位柱嵌入对应的定位孔中,第一固定螺钉的头部与上竖向弯折部的后侧面紧密接触,上侧板前边沿部位的左端设有与第二螺孔对应的通孔,第二固定螺钉的螺杆穿过该通孔并与第二螺孔旋合,第二固定螺钉的头部与上侧板前边沿部位的下表面紧密接触;上门框条右端的包角结构件中,侧包覆板具有上包覆部、弧形包覆部和右包覆部,弧形包覆部一端与上包覆部右端一体连接,弧形包覆部另一端与右包覆部上端一体连接,前包覆板的右边沿及上边沿与侧包覆板的前边沿一体连接,连接板的右边沿与右包覆部下端一体连接,连接板的前边沿与前包覆板的下边沿一体连接,上包覆部的左端部叠合在上横向弯折部右端的上侧,前包覆板叠合在上竖向弯折部右端的前侧,上竖向弯折部右端设有两个定位孔,这两个定位孔与该包角结构件上的两个定位柱一一对应,定位柱嵌入对应的定位孔中,第一固定螺钉的头部与上竖向弯折部的后侧面紧密接触,上侧板前边沿部位的右端设有与第二螺孔对应的通孔,第二固定螺钉的螺杆穿过该通孔并与第二螺孔旋合,第二固定螺钉的头部与上侧板前边沿部位的下表面紧密接触;下门框条左端的包角结构件中,侧包覆板具有下包覆部、弧形包覆部和左包覆部,弧形包覆部一端与下包覆部左端一体连接,弧形包覆部另一端与左包覆部下端一体连接,前包覆板的左边沿及下边沿与侧包覆板的前边沿一体连接,连接板的左边沿与左包覆部上端一体连接,连接板的前边沿与前包覆板的上边沿一体连接,下包覆部的右端部叠合在下横向弯折部左端的下侧,前包覆板叠合在下竖向弯折部左端的前侧,下竖向弯折部左端设有两个定位孔,这两个定位孔与该包角结构件上的两个定位柱一一对应,定位柱嵌入对应的定位孔中,第一固定螺钉的头部与下竖向弯折部的后侧面紧密接触,下侧板前边沿部位的左端设有与第二螺孔对应的通孔,第二固定螺钉的螺杆穿过该通孔并与第二螺孔旋合,第二固定螺钉的头部与下侧板前边沿部位的下表面紧密接触;下门框条右端的包角结构件中,侧包覆板具有下包覆部、弧形包覆部和右包覆部,弧形包覆部一端与下包覆部右端一体连接,弧形包覆部另一端与右包覆部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英超陈东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乐超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