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0140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8 0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断路器装置,包括基座,设于基座上等间距排布的第一极柱、第二极柱和第三极柱,设于基座底部居中位置的控制柜,第一极柱、第二极柱和第三极柱内均设有远传式密度继电器,控制柜包括主控制器,AD转换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第三驱动电路,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无线通信电路,报警电路,第一弹簧操作机构,第二弹簧操作机构和第三弹簧操作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寿命长,分合闸时间稳定的特点。

Circuit breaker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reaker device comprises a base, a base arranged equidistantly first pole and the second column and the third column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ase, middle position control cabinet, the first pole and the second column and the third column are arranged in the remote type density relay, including the main control cabinet the controller, AD conversion circuit, a first driving circuit, second drive circuit, third drive circuit, a first motor, second motors, third motor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 alarm circuit, a first spring operating mechanism, the second spring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third spring operation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 service life and stable closing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断路器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压电断路器制造使用
,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寿命长,分合闸时间稳定的断路器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并联电抗器三相之间有120°的固定相差,为了满足每一相过零投切的需求,要求断路器三极之间有固定的不同期。这一点在常规的三相机械联动断路器上很难实现,为开发一种三相分相操作断路器来投切并联电抗器就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常规的三相机械联动断路器上很难实现断路器三极之间有固定的不同期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使用寿命长,分合闸时间稳定的断路器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断路器装置,包括基座,设于基座上等间距排布的第一极柱、第二极柱和第三极柱,设于基座底部居中位置的控制柜,第一极柱、第二极柱和第三极柱内均设有远传式密度继电器,控制柜包括主控制器,AD转换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第三驱动电路,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无线通信电路,报警电路,第一弹簧操作机构,第二弹簧操作机构和第三弹簧操作机构;AD转换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第三驱动电路,无线通信电路和报警电路均与主控制器电连接,第一驱动电路与第一电机电连接,第二驱动电路与第二电机电连接,第三驱动电路与第三电机电连接,第一弹簧操作机构与第一电机机械连接,第二弹簧操作机构与第二电机机械连接,第三弹簧操作机构与第三电机机械连接,各个远传式密度继电器均与AD转换电路电连接。本技术在六氟化硫断路器的基础上,实现对三个极柱各配有一个弹簧操作机构,由传统的三相机械联动改为三相分相操作来控制断路器的分合闸,弹簧操作机构由电机驱动控制,远传式密度继电器能实现对温度、压力2个量的在线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输出,把六氟化硫气体的压力和温度转换为电信号,经过AD转换成数字信号,并由主控制器进行计算校正,根据由六氟化硫气体的状态参数方程建立的数学模型,换算为对应20℃时的相对压力值,并以标准电流信号的形式输出。本技术具有使用寿命长,分合闸时间稳定的特点。作为优选,报警电路包括蜂鸣器、限流电路、续流电感L、开关电路和非门电路。蜂鸣器的一端接地,蜂鸣器的另一端连接在限流电路的一端上,限流电路的另一端连接在续流电感L的一端上,续流电感L的另一端连接在开关电路的一端上,开关电路的另一端连接在主控制器上,开关电路的控制端连接在非门电路的输出端上,非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在主控制器上。当任意一台电机无法正常控制相对应的弹簧操作机构进行分合闸操作时,报警电路中的蜂鸣器就会发出声响。作为优选,限流电路包括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和NPN型的三极管Q2;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6、电阻R7和PNP型的三极管Q3;电阻R6的一端与非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主控制器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续流电感L的一端连接,续流电感L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8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9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蜂鸣器的正极连接,电阻R10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蜂鸣器的正极连接,蜂鸣器的负极与GND接地端连接。报警电路通过非门电路的低电平来控制三极管Q3的导通,然后由三极管Q3控制蜂鸣器的通断来实现报警。作为优选,本使用新型结构内的所有轴承均采用瑞典SKF进口轴承,该轴承摩擦阻力小且稳定。零部件均采用优质合金钢,表面软氮化处理,接触部位研磨处理。保证脱扣部件转动灵活,耐磨损,不会因为卡滞造成分合闸时间变化。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使用寿命长,;(2)弹簧操作机构的操作功降低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左右,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不易发生蠕变、疲软,保证分合闸时间的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控制柜内电路的一种原理框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报警电路的一种电路图。图中:基座1、第一极柱2、第二极柱3、第三极柱4、控制柜5、远传式密度继电器6、主控制器7、AD转换电路8、第一驱动电路9、第二驱动电路10、第三驱动电路11、第一电机12、第二电机13、第三电机14、无线通信电路15、报警电路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的一种断路器装置,包括基座1,设于基座上等间距排布的第一极柱2、第二极柱3和第三极柱4,设于基座底部居中位置的控制柜5,第一极柱、第二极柱和第三极柱内均设有远传式密度继电器6。如图2所示,控制柜包括主控制器7,AD转换电路8,第一驱动电路9,第二驱动电路10,第三驱动电路11,第一电机12,第二电机13,第三电机14,无线通信电路15,报警电路16,第一弹簧操作机构,第二弹簧操作机构和第三弹簧操作机构;AD转换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第三驱动电路,无线通信电路和报警电路均与主控制器电连接,第一驱动电路与第一电机电连接,第二驱动电路与第二电机电连接,第三驱动电路与第三电机电连接,第一弹簧操作机构与第一电机机械连接,第二弹簧操作机构与第二电机机械连接,第三弹簧操作机构与第三电机机械连接,各个远传式密度继电器均与AD转换电路电连接。如图3所示,报警电路包括蜂鸣器、限流电路、续流电感L、开关电路和非门电路。蜂鸣器的一端接地,蜂鸣器的另一端连接在限流电路的一端上,限流电路的另一端连接在续流电感L的一端上,续流电感L的另一端连接在开关电路的一端上,开关电路的另一端连接在主控制器上,开关电路的控制端连接在非门电路的输出端上,非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在主控制器上。限流电路包括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和NPN型的三极管Q2;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6、电阻R7和PNP型的三极管Q3;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6、电阻R7和PNP型的三极管Q3;电阻R6的一端与非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主控制器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续流电感L的一端连接,续流电感L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8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9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蜂鸣器的正极连接,电阻R10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蜂鸣器的正极连接,蜂鸣器的负极与GND接地端连接。本技术的报警电路通过PNP型的三极管Q3控制蜂鸣器的通断来实现报警。当任意一台电机无法正常控制相对应的弹簧操作机构进行分合闸操作时,PNP型的三极管Q3基极输入低电平脉冲信号,Q3饱和导通蜂鸣器启动;当每台电机都能正常控制相对应的弹簧操作机构进行分合闸操作时,PNP型的三极管Q3基极输入高电平脉冲信号时,Q3截止蜂鸣器自动关闭。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方式如下:设于各个极柱内的远传式密度继电器每隔1分钟,检测六氟化硫气体的压力值和温度值,并把六氟化硫气体的压力值和温度值转换为电信号,经过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断路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断路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基座(1),设于基座上等间距排布的第一极柱(2)、第二极柱(3)和第三极柱(4),设于基座底部居中位置的控制柜(5),第一极柱、第二极柱和第三极柱内均设有远传式密度继电器(6),控制柜包括主控制器(7),AD转换电路(8),第一驱动电路(9),第二驱动电路(10),第三驱动电路(11),第一电机(12),第二电机(13),第三电机(14),无线通信电路(15),报警电路(16),第一弹簧操作机构,第二弹簧操作机构和第三弹簧操作机构;AD转换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第三驱动电路,无线通信电路和报警电路均与主控制器电连接,第一驱动电路与第一电机电连接,第二驱动电路与第二电机电连接,第三驱动电路与第三电机电连接,第一弹簧操作机构与第一电机机械连接,第二弹簧操作机构与第二电机机械连接,第三弹簧操作机构与第三电机机械连接,各个远传式密度继电器均与AD转换电路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基座(1),设于基座上等间距排布的第一极柱(2)、第二极柱(3)和第三极柱(4),设于基座底部居中位置的控制柜(5),第一极柱、第二极柱和第三极柱内均设有远传式密度继电器(6),控制柜包括主控制器(7),AD转换电路(8),第一驱动电路(9),第二驱动电路(10),第三驱动电路(11),第一电机(12),第二电机(13),第三电机(14),无线通信电路(15),报警电路(16),第一弹簧操作机构,第二弹簧操作机构和第三弹簧操作机构;AD转换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第三驱动电路,无线通信电路和报警电路均与主控制器电连接,第一驱动电路与第一电机电连接,第二驱动电路与第二电机电连接,第三驱动电路与第三电机电连接,第一弹簧操作机构与第一电机机械连接,第二弹簧操作机构与第二电机机械连接,第三弹簧操作机构与第三电机机械连接,各个远传式密度继电器均与AD转换电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装置,其特征是,报警电路包括蜂鸣器、限流电路、续流电感L、开关电路和非门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装置,其特征是,蜂鸣器的一端接地,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艳杨成钢吕春美钱江王笑棠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丽水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