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旻翾专利>正文

捞油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620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捞油桶,包括捞油桶主体、多条进油槽体、桶体后盖、伸缩连杆、多条吸油内层、一对桶体连接板、一对连接螺纹槽、一对操作连杆、多个连接环槽体、多个固定连接环、多根固定绳索及防溅连接板;桶体后盖连捞油桶主体,进油槽体设在捞油桶主体上,吸油内层设捞油桶主体内,桶体连接板连捞油桶主体,连接螺纹槽设在桶体连接板内,操作连杆通过连接螺纹槽连桶体连接板,固定连接环通过连接环槽体设在桶体连接板内,固定绳索连固定连接环及操作连杆,防溅连接板连操作连杆及伸缩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用于捞油,便于采油作业,能过滤垃圾等污物,并将油中的水分离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捞油桶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油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捞油桶。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低产及边际油井的开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杆泵式采油、另一种是捞油式采油。杆泵式采油是在套管中放入油管和抽油泵,并利用抽油杆与地面的抽油机连接,提升抽油泵活塞抽油。此抽油系统投资及维护成本都很高,甚至成本高过利润,且维护时安全性差。捞油式采油主要是由以汽车底盘为基础,在底盘上改装了液压系统及加装绞车、伸缩井架为地面部分,提升油井抽油抽子把油提到时地面的,使用及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捞油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捞油桶,包括捞油桶主体、多条进油槽体、桶体后盖、伸缩连杆、多条吸油内层、一对桶体连接板、一对连接螺纹槽、一对操作连杆、多个连接环槽体、多个固定连接环、多根固定绳索及防溅连接板;所述的捞油桶主体为两端开口的桶状结构,所述的捞油桶主体的前端开口收窄,所述的桶体后盖适配旋接在所述的捞油桶主体上,位于所述的捞油桶主体的后端;所述的多条进油槽体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捞油桶主体上,所述的多条进油槽体为长条状结构并沿所述的捞油桶主体的轴向设置;所述的多条吸油内层分别间隔设置所述的捞油桶主体的内壁上,所述的多条吸油内层分别与所述的多条进油槽体交错设置;所述的一对桶体连接板的一端弯折并与所述的捞油桶主体的外壁固定连接,位于所述的捞油桶主体的前端两侧,所述的一对桶体连接板的另一端分别向前水平延伸;所述的一对连接螺纹槽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桶体连接板内,位于所述的一对桶体连接板的前端中部,所述的一对操作连杆的一端分别通过所述的一对连接螺纹槽与所述的一对桶体连接板对应旋接;所述的多个连接环槽体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桶体连接板的前端内部,位于所述的一对连接螺纹槽的两侧,所述的多个固定连接环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多个连接环槽体内,所述的多根固定绳索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多个固定连接环对应连接,所述的多根固定绳索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一对操作连杆对应连接;所述的一对操作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防溅连接板的一个端面活动连接,所述的伸缩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的防溅连接板的另一个端面中心固定连接。上述的捞油桶,其中,所述的桶体后盖上设有排油口,位于所述的桶体后盖的一侧边缘处。上述的捞油桶,其中,所述的一对操作连杆的前端通过连接轴与所述的防溅连接板连接,所述的一对操作连杆、一对桶体连接板及捞油桶主体通过所述的连接轴转动。上述的捞油桶,其中,所述的捞油桶主体的外壁上间隔设有多条浮力条,位于所述的捞油桶主体的一侧后部。上述的捞油桶,其中,所述的多条进油槽体内分别嵌装有过滤网,所述的过滤网与所述的捞油桶主体活动连接。上述的捞油桶,其中,所述的桶体后盖上间隔设有多个出水孔,位于所述的桶体后盖的中部。上述的捞油桶,其中,所述的一对桶体连接板的表面分别间隔设有多条加强筋,所述的多条加强筋分别与所述的桶体连接板连接成一体结构。本技术能用于捞油,便于采油作业,能过滤垃圾等污物,并将油中的水分离排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捞油桶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捞油桶的捞油桶主体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捞油桶的桶体连接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捞油桶,包括捞油桶主体1、多条进油槽体2、桶体后盖3、伸缩连杆4、多条吸油内层5、一对桶体连接板6、一对连接螺纹槽7、一对操作连杆8、多个连接环槽体9、多个固定连接环10、多根固定绳索11及防溅连接板12;所述的捞油桶主体1为两端开口的桶状结构,所述的捞油桶主体1的前端开口收窄,所述的桶体后盖3适配旋接在所述的捞油桶主体1上,位于所述的捞油桶主体1的后端;所述的多条进油槽体2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捞油桶主体1上,所述的多条进油槽体2为长条状结构并沿所述的捞油桶主体1的轴向设置;所述的多条吸油内层5分别间隔设置所述的捞油桶主体1的内壁上,所述的多条吸油内层5分别与所述的多条进油槽体2交错设置;所述的一对桶体连接板6的一端弯折并与所述的捞油桶主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位于所述的捞油桶主体1的前端两侧,所述的一对桶体连接板6的另一端分别向前水平延伸;所述的一对连接螺纹槽7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桶体连接板6内,位于所述的一对桶体连接板6的前端中部,所述的一对操作连杆8的一端分别通过所述的一对连接螺纹槽7与所述的一对桶体连接板6对应旋接;所述的多个连接环槽体9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桶体连接板6的前端内部,位于所述的一对连接螺纹槽7的两侧,所述的多个固定连接环10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多个连接环槽体9内,所述的多根固定绳索1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多个固定连接环10对应连接,所述的多根固定绳索1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一对操作连杆8对应连接;所述的一对操作连杆8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防溅连接板12的一个端面活动连接,所述的伸缩连杆4的一端与所述的防溅连接板12的另一个端面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的桶体后盖3上设有排油口13,位于所述的桶体后盖3的一侧边缘处,可用于将桶体内的油排出。所述的一对操作连杆8的前端通过连接轴14与所述的防溅连接板12连接,所述的一对操作连杆8、一对桶体连接板6及捞油桶主体1通过所述的连接轴14转动,可便于捞油桶主体1的转动。所述的捞油桶主体1的外壁上间隔设有多条浮力条15,位于所述的捞油桶主体1的一侧后部,可使本技术浮于液体表面,便于捞油,也防止捞油时下沉。所述的多条进油槽体2内分别嵌装有过滤网16,所述的过滤网16与所述的捞油桶主体1活动连接,可用于过滤污物、垃圾等,过滤网16可拆卸,便于更换、清洁。所述的桶体后盖3上间隔设有多个出水孔17,位于所述的桶体后盖3的中部,可将捞油桶主体1内的水排出,将出水孔17的孔径设计的较小,由于油的表面张力较大,不易从出水孔17中流出。所述的一对桶体连接板6的表面分别间隔设有多条加强筋18,所述的多条加强筋18分别与所述的桶体连接板6连接成一体结构,可起到提高强度的作用,避免一对桶体连接板6损坏。使用时,将伸缩连杆4连接到捞油设备上,将防溅连接板12与一对操作连杆8连接,捞油桶主体1置入油面下方捞油,油从多条进油槽体2和前端开口进入捞油桶主体1内,并存储在多条吸油内层5内;一对操作连杆8通过一对连接螺纹槽7与一对桶体连接板6活动连接,拆卸方便,便于出油和清洁,多个固定连接环10上的多根固定绳索11能使一对操作连杆8与一对桶体连接板6的连接更可靠,避免使用时脱落。综上所述,本技术能用于捞油,便于采油作业,能过滤垃圾等污物,并将油中的水分离排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捞油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捞油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捞油桶主体、多条进油槽体、桶体后盖、伸缩连杆、多条吸油内层、一对桶体连接板、一对连接螺纹槽、一对操作连杆、多个连接环槽体、多个固定连接环、多根固定绳索及防溅连接板;所述的捞油桶主体为两端开口的桶状结构,所述的捞油桶主体的前端开口收窄,所述的桶体后盖适配旋接在所述的捞油桶主体上,位于所述的捞油桶主体的后端;所述的多条进油槽体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捞油桶主体上,所述的多条进油槽体为长条状结构并沿所述的捞油桶主体的轴向设置;所述的多条吸油内层分别间隔设置所述的捞油桶主体的内壁上,所述的多条吸油内层分别与所述的多条进油槽体交错设置;所述的一对桶体连接板的一端弯折并与所述的捞油桶主体的外壁固定连接,位于所述的捞油桶主体的前端两侧,所述的一对桶体连接板的另一端分别向前水平延伸;所述的一对连接螺纹槽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桶体连接板内,位于所述的一对桶体连接板的前端中部,所述的一对操作连杆的一端分别通过所述的一对连接螺纹槽与所述的一对桶体连接板对应旋接;所述的多个连接环槽体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桶体连接板的前端内部,位于所述的一对连接螺纹槽的两侧,所述的多个固定连接环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多个连接环槽体内,所述的多根固定绳索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多个固定连接环对应连接,所述的多根固定绳索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一对操作连杆对应连接;所述的一对操作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防溅连接板的一个端面活动连接,所述的伸缩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的防溅连接板的另一个端面中心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捞油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捞油桶主体、多条进油槽体、桶体后盖、伸缩连杆、多条吸油内层、一对桶体连接板、一对连接螺纹槽、一对操作连杆、多个连接环槽体、多个固定连接环、多根固定绳索及防溅连接板;所述的捞油桶主体为两端开口的桶状结构,所述的捞油桶主体的前端开口收窄,所述的桶体后盖适配旋接在所述的捞油桶主体上,位于所述的捞油桶主体的后端;所述的多条进油槽体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捞油桶主体上,所述的多条进油槽体为长条状结构并沿所述的捞油桶主体的轴向设置;所述的多条吸油内层分别间隔设置所述的捞油桶主体的内壁上,所述的多条吸油内层分别与所述的多条进油槽体交错设置;所述的一对桶体连接板的一端弯折并与所述的捞油桶主体的外壁固定连接,位于所述的捞油桶主体的前端两侧,所述的一对桶体连接板的另一端分别向前水平延伸;所述的一对连接螺纹槽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桶体连接板内,位于所述的一对桶体连接板的前端中部,所述的一对操作连杆的一端分别通过所述的一对连接螺纹槽与所述的一对桶体连接板对应旋接;所述的多个连接环槽体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桶体连接板的前端内部,位于所述的一对连接螺纹槽的两侧,所述的多个固定连接环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多个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旻翾
申请(专利权)人:李旻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