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元式门窗用转接框
本技术涉及门窗型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元式门窗用转接框。
技术介绍
传统系统门窗在安装过程中一般是先将窗框或门框安装在预留洞口中,再将窗扇或门扇安装在窗框、窗扇中,之后人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房子进行粉刷装修,然而因为门窗已经装上去了,在粉刷过程中容易污染门窗,或在装修过程中对门窗造成伤害,可见传统的系统门窗在成品的保护上很难把握。现有技术中提到了利用单元式门窗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常见的单元式门窗由预埋外框、转接框和门窗主体组成。在具体安装运用时往往只注重门窗主体的密封,而忽略了提升转接框与预埋外框以及转接框自身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安装方便且抗压支撑强度较高的单元式门窗用转接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元式门窗用转接框,包括由室内往室外方向依次设立的第一框体、隔热条和通过隔热条与第一框体固定连接的第二框体,第一框体上端板的上表面由室内往室外方向依次设有支撑腔和第一卡槽;第二框体上端面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卡槽;第一框体下端板和第二框体下端板靠近室内的一端分别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一胶条槽和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元式门窗用转接框,包括由室内往室外方向依次设立的第一框体(1)、隔热条(2)和通过隔热条(2)与第一框体(1)固定连接的第二框体(3),其特征在于:第一框体(1)上端板的上表面由室内往室外方向依次设有支撑腔(11)和第一卡槽(12);第二框体(3)上端面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卡槽(31);第一框体(1)下端板和第二框体(3)下端板靠近室内的一端分别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一胶条槽(13)和第二胶条槽(32);第一框体(1)室内端侧面的下端往室内方向凸设形成第一缓冲板(14);支撑腔(11)室内端板的上端往室内方向凸设形成第二缓冲板(111),支撑腔(11)室外端板的上端设有第三胶条槽(1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元式门窗用转接框,包括由室内往室外方向依次设立的第一框体(1)、隔热条(2)和通过隔热条(2)与第一框体(1)固定连接的第二框体(3),其特征在于:第一框体(1)上端板的上表面由室内往室外方向依次设有支撑腔(11)和第一卡槽(12);第二框体(3)上端面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卡槽(31);第一框体(1)下端板和第二框体(3)下端板靠近室内的一端分别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一胶条槽(13)和第二胶条槽(32);第一框体(1)室内端侧面的下端往室内方向凸设形成第一缓冲板(14);支撑腔(11)室内端板的上端往室内方向凸设形成第二缓冲板(111),支撑腔(11)室外端板的上端设有第三胶条槽(1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元式门窗用转接框,其特征在于:第一胶条槽(13)和第二胶条槽(32)分别为第一框体(1)下端板和第二框体(3)下端板向框体内凹设形成的开口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元式门窗用转接框,其特征在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秀华,黄磊,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奋安智能门窗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