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云生专利>正文

错层入户的住宅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569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错层入户的住宅体系,所述住宅体系每层包括并排且连续分布的四户,其中中间两户为中间住宅,位于两端的两户为端部住宅,所述中间住宅与端部住宅相互之间错半层分布;两户所述中间住宅之间夹合或嵌入有第一电梯,经所述第一电梯可达到设置在每户所述中间住宅的每层单元结构的入户门处;两户所述端部住宅之间设有第二电梯,所述第二电梯位于两户中间住宅的前侧;所述第二电梯通过两组与所述端部住宅一一对应的连廊分别与两户所述端部住宅的每层单元结构相连;所述公共楼梯分别与两户所述中间住宅和第二电梯相连。优点:公摊低,私密性好,通透性好,符合国家相关规范标准,便捷的交通组织,两个电梯方便借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错层入户的住宅体系
本技术涉及一种住宅体系,属于建筑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错层入户的住宅体系。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南北通透的住宅体系的青睐程度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高端小区开始采用板式结构,但板式结构的通过连廊连通的四户的中间两户的通病在于隐私性差,在连廊处即可通过窗户平视中间两户的室内,而现有板式建筑通常为两梯四户,且需配置两个楼梯,导致公摊一般在25%左右,从而缩减套内面积,使得购房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错层入户的住宅体系,其通过两端的端部住宅和中间的中间住宅楼进行错层,使得中间住宅的私密性提高,同时通过将共用楼梯设置在端部住宅和中间住宅之间使得整个住宅体系只需配备一个共用楼梯,降低公摊,缩减购房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错层入户的住宅体系,所述住宅体系每层包括并排且连续分布的四户、第一电梯、公共楼梯和第二电梯,其中中间两户为中间住宅,位于两端的两户为端部住宅,所述中间住宅与端部住宅相互之间错半层分布;两户所述中间住宅之间夹合或嵌入有第一电梯,经所述第一电梯可达到设置在每户所述中间住宅的每层单元结构的入户门处;两户所述端部住宅之间设有第二电梯,所述第二电梯位于两户中间住宅的前侧;所述第二电梯通过两组与所述端部住宅的每层单元结构一一对应的连廊分别与两户所述端部住宅的每层单元结构相连,经每组所述连廊可达到设置在对应的每户所述端部住宅的每层单元结构的入户门处;所述公共楼梯分别与两户所述中间住宅和第二电梯相连,经所述公共楼梯可达到设置在每户所述中间住宅的每层单元结构的入户门处及第二电梯每层的电梯门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错层设置使得建筑的公摊面积小,并能达到两梯四户的小高层结构,同时错层设置对中间住宅的隐私性保护较好,同时适合在坡地上进行建房。所述第一电梯与公共楼梯相连,经所述公共楼梯可达到第一电梯每层的电梯门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现两梯四户、且四户共用一个公共楼梯,进一步节约土地。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间住宅与端部住宅相对应的楼层的层高相同,所述端部住宅任意一层的水平高度比所述中间住宅相同层的水平高度高半层。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楼梯设置简单,且中间住宅第一层住户是上半层入户符合中国人走上坡楼的习惯。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电梯内每层均配置有第一侯梯厅,每层所述第一侯梯厅均与两户所述中间住宅相同层单元结构的入户门相连。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方便中间住宅入户同时使得公共区域大气美观。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的电梯门对向设置,所述第二电梯门内每层均配置有相对应的第二侯梯厅,两个所述连廊分别位于第二侯梯厅两侧将两户端部住宅与第二侯梯厅连通。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入户高端,使得建筑整体格局更协调。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两户所述端部住宅向所述中间住宅前侧延伸并突出于所述中间住宅,且与每层的所述两户所述端部住宅所对应的连廊处在同一直线上。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美观。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端部住宅和中间住宅层高均在2.70-3.20m,所述连廊上设有围墙,且围墙的高度为1.2-1.5m。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增加中间住宅隐私性,且增加端部住宅和中间住宅的通透性。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公共楼梯嵌入在两户中间住宅之间的前部,并突出于两户中间住宅的前侧设置。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更进一步的提高建筑整体的紧凑型,同时保证连廊与中间住宅之间的安全距离。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住宅体系端部住宅为n层,所述中间住宅为n层或n-1层,其中3≤n≤1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技术方案中使得小高层建筑不超过18层,符合国家相关建筑标准。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每层所述连廊与相对应层的端部住宅、公共楼梯、第二电梯以及中间住宅之间形成中空区域。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中空区域有利于中间住宅的安全性同时能进一步的提高中间住宅的的通透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住宅体系的布局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住宅体系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住宅体系连廊与中间住宅的侧视图。图中:1端部住宅,2中间住宅,3第一电梯,4第一侯梯厅,5第一入户门,6第二电梯,7第二侯梯厅,8连廊,9第二入户门,10公共楼梯,11中空区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错层入户的住宅体系,所述住宅体系每层包括并排且连续分布的四户、第一电梯3、公共楼梯10和第二电梯6,其中中间两户为中间住宅2,位于两端的两户为端部住宅1,所述中间住宅2与端部住宅1相互之间错半层分布;两户所述中间住宅2之间夹合或嵌入有第一电梯3,经所述第一电梯3可达到设置在每户所述中间住宅2的每层单元结构的入户门处;两户所述端部住宅1之间设有第二电梯6,所述第二电梯6位于两户中间住宅2的前侧;所述第二电梯6通过两组与所述端部住宅1一一对应的连廊分别与两户所述端部住宅1的每层单元结构相连,经每组所述连廊可达到设置在对应的每户所述端部住宅1的每层单元结构的入户门处;所述公共楼梯10分别与两户所述中间住宅2和第二电梯6相连,经所述公共楼梯10可达到设置在每户所述中间住宅2的每层单元结构的入户门处及第二电梯6每层的电梯门处。其中中间两户的中间住宅2可以相互贴合,如图1所示,在第一电梯厅后部两户中间住宅2互相贴合,即第一电梯是嵌入在两户中间住宅2之间;当然中间两户的中间住宅2也可以不贴合,即在第一电梯后部两户中间住宅2相互不贴合,即第一电梯是夹合在两户中间住宅2之间,此时两户中间住宅可以在第一电梯的后部设置窗户,为防止两户从窗户对视,可在第一电梯后部设置一垂直于第一电梯后部的挡墙,如此有利于进一步的提高中间住宅的通透性。当然在此所述南北朝向并不在于限制本实施例所述错层住宅体系,也可以是东西朝向或是其余朝向,优选的为南北朝向。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梯3与公共楼梯10相连,经所述公共楼梯10可达到第一电梯3每层的电梯门处。进一步的,所述中间住宅2与端部住宅1相对应的楼层的层高相同,所述端部住宅1任意一层的水平高度比所述中间住宅2对应一层的水平高度高半层,其中水平高度即为每层中间住宅、端部住宅的楼板层,也即室内地面的水平高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梯3内每层均配置有第一侯梯厅4,每层所述第一侯梯厅4均与两户所述中间住宅2对应一层的入户门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梯3和第二电梯6的电梯门对向设置,所述第二电梯6门前设有第二侯梯厅7,两个所述连廊分别位于第二侯梯厅7两侧将两户端部住宅与第二侯梯厅7连通。进一步的,两户所述端部住宅1向所述中间住宅2前侧延伸并突出于所述中间住宅(2),且与每层两户所述端部住宅1所对应的连廊8处在同一直线上。进一步的,所述端部住宅1和中间住宅2层高均在2.70-3.20m,所述连廊上设有围墙,且围墙的高度为1.2-1.5m。进一步的,所述公共楼梯10嵌入在两户中间住宅2之间的前部,并突出于两户中间住宅2的前侧设置。进一步的,所述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错层入户的住宅体系

【技术保护点】
错层入户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住宅体系每层包括并排且连续分布的四户、第一电梯(3)、公共楼梯(10)和第二电梯(6),其中中间两户为中间住宅(2),位于两端的两户为端部住宅(1),所述中间住宅(2)与端部住宅(1)相互之间错半层分布;两户所述中间住宅(2)之间夹合或嵌入有第一电梯(3),经所述第一电梯(3)可达到设置在每户所述中间住宅(2)的每层单元结构的入户门处;两户所述端部住宅(1)之间设有第二电梯(6),所述第二电梯(6)位于两户中间住宅(2)的前侧;所述第二电梯(6)通过两组与所述端部住宅(1)的每层单元结构一一对应的连廊(8)分别与两户所述端部住宅(1)的每层单元结构相连,经每组所述连廊(8)可达到设置在对应的每户所述端部住宅(1)的每层单元结构的入户门处;所述公共楼梯(10)分别与两户所述中间住宅(2)和第二电梯(6)相连,经所述公共楼梯(10)可达到设置在每户所述中间住宅(2)的每层单元结构的入户门处及第二电梯(6)每层的电梯门处。

【技术特征摘要】
1.错层入户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住宅体系每层包括并排且连续分布的四户、第一电梯(3)、公共楼梯(10)和第二电梯(6),其中中间两户为中间住宅(2),位于两端的两户为端部住宅(1),所述中间住宅(2)与端部住宅(1)相互之间错半层分布;两户所述中间住宅(2)之间夹合或嵌入有第一电梯(3),经所述第一电梯(3)可达到设置在每户所述中间住宅(2)的每层单元结构的入户门处;两户所述端部住宅(1)之间设有第二电梯(6),所述第二电梯(6)位于两户中间住宅(2)的前侧;所述第二电梯(6)通过两组与所述端部住宅(1)的每层单元结构一一对应的连廊(8)分别与两户所述端部住宅(1)的每层单元结构相连,经每组所述连廊(8)可达到设置在对应的每户所述端部住宅(1)的每层单元结构的入户门处;所述公共楼梯(10)分别与两户所述中间住宅(2)和第二电梯(6)相连,经所述公共楼梯(10)可达到设置在每户所述中间住宅(2)的每层单元结构的入户门处及第二电梯(6)每层的电梯门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错层入户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梯(3)与公共楼梯(10)相连,经所述公共楼梯(10)可达到第一电梯(3)每层的电梯门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错层入户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住宅(2)与端部住宅(1)相对应的楼层的层高相同,所述端部住宅(1)任意一层的水平高度比所述中间住宅(2)的相同层的水平高度高半层。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错层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生
申请(专利权)人:张云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