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增速偏心式振动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564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20:35
一种行星增速偏心式振动棒属建筑机械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振动棒的连接轴与行星增速机构连接,驱动装有偏心块的偏心轴,偏心轴的两端及连接轴由三套轴承支撑在套管内,套管前端与尖头以螺纹连接,后端与软管接头以螺纹连接;所述行星增速机构由装在机壳内的内齿圈、与内齿圈啮合的三个行星轮、与行星轮啮合的输出齿轮轴以及与行星轮连接的输入轴组成,输出齿轮轴和输入轴支撑在嵌入机壳两端的高速轴承上。有益效果是:改善了振动棒内旋转件的受力状况,提高了振动棒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噪音,无需借助外力即可自行启振,适应性强、操作舒适、运行可靠、成本低、寿命长、设计新颖、结构合理、维修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星增速偏心式振动棒
一种行星增速偏心式振动棒属建筑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施工中所用的内部振动器即动力源加振动棒基本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行星式,它是由软轴带动振动棒中的滚锥,滚锥的一端支承在大游隙轴承上,另一端沿滚道作纯滚动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旋转的滚锥产生离心力通过滚道作用于棒壳上并使之增频,因此,滚锥锥面与滚道锥面必须是无滑动的纯滚动,棒头内渗入水、油、粉尘等物,纯滚动无以实现,施工中就会形成不振或振动无力,振动棒易在开机或运转过程中发生自行停振现象,且不能自行启动,需要施加外力给予撞击才能启动,而且高频噪音大到七十多分贝,造成严重的噪音污染,使其推广应用特别是夜间使用受到很大限制。另一种是偏心式,它是由动力源驱动软轴带动偏心轴旋转形成离心力,通过轴承传递给振动棒壳体产生圆周振动,其按动力源又可分为串激电机式和电机内装式,串激电机式须使用高速串激电机,使得传动软轴转速很高,缩短了其寿命,故障率高;电机内装式是将电机装入棒内,须使用变频器,不易散热,结构复杂,成本极高。因此,建筑施工中迫切需要一种克服以上两种振动棒弊端的运行可靠、结构合理、成本低、寿命长的新型振动棒,以适应建筑施工作业的迫切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振动棒的弊端,创新研制的一种运行可靠、结构合理、成本低、寿命长的新型振动棒。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振动棒的连接轴与行星增速机构连接,驱动装有偏心块的偏心轴,偏心轴的两端及连接轴由三套轴承支撑在套管内,套管前端与尖头以螺纹连接,后端与软管接头以螺纹连接;所述行星增速机构由装在机壳内的内齿圈、与内齿圈啮合的三个行星轮、与行星轮啮合的输出齿轮轴以及与行星轮连接的输入轴组成,输出齿轮轴和输入轴支撑在嵌入机壳两端的高速轴承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改善了振动棒内旋转件的受力状况,提高了振动棒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噪音,无需借助外力即可自行启振,适应性强、操作舒适、运行可靠、成本低、寿命长、设计新颖、结构合理、维修简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行星增速机构12的剖视示意图。图3中图2中行星增速机构12的A-A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细节与工作过程。振动棒的连接轴7与行星增速机构12连接,驱动装有偏心块4的偏心轴3,偏心轴3的两端及连接轴7由三套轴承9支撑在套管2内,套管2前端与尖头1以螺纹连接,后端与软管接头8以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装在连接轴7上的轴承9前端用轴用挡圈10进行轴向定位,偏心块4是用两套螺钉15和弹性垫圈14坚固在偏心轴3上的,偏心轴3的前端装的轴承9与尖头1之间装有波纹垫圈16。所述行星增速机构12由装在机壳12-1内的内齿圈12-4、与内齿圈12-4啮合的三个行星轮12-6、与行星轮12-6啮合的输出齿轮轴12-3以及与行星轮12-6连接的输入轴12-5组成,输出齿轮轴12-3和输入轴12-5支撑在嵌入机壳12-1两端的高速轴承12-2上。在本实施例中,行星增速机构12的前后两端与支撑偏心轴3、连接轴7的两套轴承9之间分别装有前隔套5和后隔套6,套管2与行星增速机构12之间用开槽锥端紧定螺钉11紧定,偏心轴3与输出齿轮轴12-3之间以键13连接。偏心轴3也可以制成整体结构,行星增速机构12也可以为其它机械增速机构,行星轮12-6也可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本振动棒工作时由软轴通过连接轴7带动行星增速机构12运转,行星增速机构12中的三个行星轮12-6既绕自身轴线转动,又随输入轴12-5的轴线即振动棒的主轴线转动,通过输出齿轮轴12-3带动偏心轴3旋转,产生离心力作用于套管2上并使之增速,此离心力就是振动棒的激振力,该激振力传递给混凝土构件,形成对混凝土的扰动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振动,混凝土内的空隙被填满,混凝土构件得到密实。也就是说,本振动棒既是行星式的,并克服了现有行星式振动棒的弊端,它采用独特的行星增速机构,避免了现有行星式振动棒滚锥锥面与滚道锥面必须是无滑动的纯滚动的苛刻要求,即使棒头内渗入水、油、粉尘等物,施工中了不会形成不振或振动无力,不借助外力能够自行启振,噪音低;同时本振动棒又是偏心式的,同样克服了现有偏心式振动棒传动软轴转速很高、寿命降低、故障率高或须使用变频器、不易散热,结构复杂,成本极高等弊端。本振动棒行星增速机构12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承载能力高、使用寿命长、运转平稳、噪声低、输出扭矩大、效率高、性能安全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改善了振动棒内旋转件的受力状况,提高了振动棒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噪音,无需借助外力即可自行启振,适应性强、操作舒适、运行可靠、成本低、寿命长、设计新颖、结构合理、维修简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行星增速偏心式振动棒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星增速偏心式振动棒,其特征在于:振动棒的连接轴(7)与行星增速机构(12)连接,驱动装有偏心块(4)的偏心轴(3),偏心轴(3)的两端及连接轴(7)由三套轴承(9)支撑在套管(2)内,套管(2)前端与尖头(1)以螺纹连接,后端与软管接头(8)以螺纹连接;所述行星增速机构(12)由装在机壳(12‑1)内的内齿圈(12‑4)、与内齿圈(12‑4)啮合的三个行星轮(12‑6)、与行星轮(12‑6)啮合的输出齿轮轴(12‑3)以及与行星轮(12‑6)连接的输入轴(12‑5)组成,输出齿轮轴(12‑3)和输入轴(12‑5)支撑在嵌入机壳(12‑1)两端的高速轴承(12‑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增速偏心式振动棒,其特征在于:振动棒的连接轴(7)与行星增速机构(12)连接,驱动装有偏心块(4)的偏心轴(3),偏心轴(3)的两端及连接轴(7)由三套轴承(9)支撑在套管(2)内,套管(2)前端与尖头(1)以螺纹连接,后端与软管接头(8)以螺纹连接;所述行星增速机构(12)由装在机壳(12-1)内的内齿圈(12-4)、与内齿圈(12-4)啮合的三个行星轮(1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光明黄砚涛王秋生于震原群英郑广军吴双林倪艳红张家瑞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振动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