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踢脚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55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2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踢脚线,包括固定在墙壁上的下踢脚线和插接于下踢脚线的上踢脚线,上踢脚线包括插接块、上外板和盖板,插接块的厚度大于上外板的厚度,插接块平滑连接于上外板的下端,盖板的一端连接于上外板的上端,插接块和盖板位于上外板的同侧;下踢脚线包括底板,底板的一端连接有向上延伸的下外板,下外板于位于底板上方的非边缘区域连接有与底板同侧设置的下抵触板,下抵触板连接有向上延伸的贴合板,贴合板的上端连接有上抵触板,底板、下外板和下抵触板形成有穿线空腔,下外板、下抵触板和贴合板形成有与插接块相匹配的插接槽,上抵触板的上表面和盖板的下表面相贴合。其解决了电线的安置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踢脚线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潢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踢脚线。
技术介绍
在家居设计中,踢脚线起着视觉平衡的作用,利用他们的线形感觉和材质、色彩等,在室内相呼应,可以起到较为好的美化装饰效果。安装踢脚线可以使墙体与地面之间结合更加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另外,踢脚线比较容易擦洗,如果拖地溅上脏水,擦洗非常方便。但应用在建筑装潢行业的踢脚线大多数是在外观色彩、图案上的改变,用途单一。现有授权公告日为2010.11.03、授权公告号为CN101215925B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可拆卸踢脚线及其组件。这种专利技术虽然克服了传统钉钉踢脚线安装与地板安装工序的颠倒或在日后的地板维修时,导致对墙面的漆面或墙面墙纸的损坏。但我们在装修完成后,经常需要添加一些电器、电脑,但是安装完成后走线比较混乱,影响美观,同时电线安放无保护措施容易造成小孩触电,这种分体式可拆卸踢脚线及其组件不能解决电线的安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踢脚线,其解决了电线的安置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踢脚线,包括固定在墙壁上的下踢脚线和插接于下踢脚线的上踢脚线,所述上踢脚线包括插接块、上外板和盖板,所述插接块的厚度大于上外板的厚度,所述插接块平滑连接于上外板的下端,所述盖板的一端连接于上外板的上端,所述插接块和盖板位于上外板的同侧;所述下踢脚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连接有向上延伸的下外板,所述下外板于位于底板上方的非边缘区域连接有与底板同侧设置的下抵触板,所述下抵触板连接有向上延伸的贴合板,所述贴合板的上端连接有上抵触板,所述底板、下外板和下抵触板形成有穿线空腔,所述下外板、下抵触板和贴合板形成有与插接块相匹配的插接槽,所述上抵触板的上表面和盖板的下表面相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踢脚线的下外板、下抵触板和贴合板形成的插接槽和上踢脚线的插接块插接,以及下踢脚线的上抵触板的上表面和上踢脚线的盖板的下表面相贴合,实现了下踢脚线和上踢脚线的连接,而底板、下外板和下抵触板形成有穿线空腔,穿线空腔的宽为支撑板到墙体的垂直距离,穿线槽的高为连接板与固定板之间的垂直距离,下踢脚线的穿线槽中可以穿过一些放置混乱的线,例如:电线、网线及一切可以穿过的线体,进而解决了电线的安置问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外板于下抵触板的上方连接有与下抵触板同侧设置且间隔设置的上卡接板和下卡接板,所述插接块开设有与上卡接板和下卡接板相匹配的卡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踢脚线的上卡接板和下卡接板共同卡接于上踢脚线的卡接槽中,且上卡接板和下卡接板间隔设置,增强了下踢脚线和上踢脚线的连接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将底板支撑起来,使底板高于地面设置,当出现地面洒水的情况时,可对电线起到保护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设置为竖形板或弧形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外板和贴合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强上踢脚线和上踢脚线连接强度的吸盘,所述吸盘通过伸缩组件与上外板或贴合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盘的设置用于增强下踢脚线和上踢脚线的连接强度;伸缩组件的设置,一方面用于实现吸盘和上外板或贴合板的连接,另一方面当伸缩组件处于较短的长度时,不妨碍上踢脚线和下踢脚线的插装,当伸缩组件处于较长的长度时,使吸盘吸附于上外板或贴合板上,进而增强上踢脚线和下踢脚线的连接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外管和内管,内管套接于外管,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调节伸缩组件长度的调长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长件用于调节内管和外管的套接的相对位置,进而实现伸缩组件长度的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长件设置为弹簧跳豆,所述弹簧跳豆安装于内管中,所述内管开设有供弹簧跳豆的凸点穿过的过孔,所述外管开设有至少两个沿外管轴向方向设置的固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跳豆的结构简单,调长操作简单,弹簧跳豆的凸点穿过内管的过孔和外管的固定孔时,可实现内管和外管相对位置的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内管的套接端设置有第一封板,所述外管的非套接端设置有第二封板,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触于第一封板、另一端抵触于第二封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伸缩组件由处于较短的长度调节至处于较长的长度时,压缩弹簧可提供一定的回弹力,推动内管沿外管的轴向运动,使内管和外管的相对位置便于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封板设置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二封板设置有第二限位柱,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套设于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的设置用于对压缩弹簧进行限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盘和内管插接,所述吸盘设置有与内管的非套接端插接的插孔,所述内管设置有外环形槽,所述插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环形槽相匹配的内凸环,内凸环卡接于外环形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盘的内凸环卡接于内管的外环形槽,实现了吸盘和内管的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下踢脚线的下外板、下抵触板和贴合板形成的插接槽和上踢脚线的插接块插接,下踢脚线的上抵触板的上表面和上踢脚线的盖板的下表面相贴合,下卡接板和上卡接板卡接于卡接槽,以及伸缩组件和吸盘的配合实现了下踢脚线和上踢脚线的稳定连接,而底板、下外板和下抵触板形成有穿线空腔,穿线空腔的宽为支撑板到墙体的垂直距离,穿线槽的高为连接板与固定板之间的垂直距离,下踢脚线的穿线槽中可以穿过一些放置混乱的线,例如:电线、网线及一切可以穿过的线体,进而解决了电线的安置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图4是实施例中吸盘和伸缩组件的剖视图。图中,1、墙体;2、地面;3、下踢脚线;31、支撑板;32、底板;33、下外板;331、下卡接板;332、上卡接板;34、下抵触板;35、贴合板;36、上抵触板;4、上踢脚线;41、插接块;411、卡接槽;42、上外板;43、盖板;5、吸盘;51、内凸环;6、伸缩组件;61、外管;611、固定孔;612、第一封板;613、第一限位柱;62、内管;621、过孔;622、第二封板;623、第二限位柱;624、外环形槽;63、弹簧跳豆;64、压缩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1,一种踢脚线,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在墙壁上的下踢脚线3和插接于下踢脚线3的上踢脚线4,下踢脚线3和上踢脚线4均为一体成型设置。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上踢脚线4包括插接块41、上外板42和盖板43,插接块41的厚度大于上外板42的厚度,插接块41平滑连接于上外板42的下端,盖板43和上外板42相互垂直设置,盖板43和上外板42的连接处呈曲面连接,盖板43的非连接端抵接于墙壁上,插接块41和盖板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踢脚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踢脚线,包括固定在墙壁上的下踢脚线(3)和插接于下踢脚线(3)的上踢脚线(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踢脚线(4)包括插接块(41)、上外板(42)和盖板(43),所述插接块(41)的厚度大于上外板(42)的厚度,所述插接块(41)平滑连接于上外板(42)的下端,所述盖板(43)的一端连接于上外板(42)的上端,所述插接块(41)和盖板(43)位于上外板(42)的同侧;所述下踢脚线(3)包括底板(32),所述底板(32)的一端连接有向上延伸的下外板(33),所述下外板(33)于位于底板(32)上方的非边缘区域连接有与底板(32)同侧设置的下抵触板(34),所述下抵触板(34)连接有向上延伸的贴合板(35),所述贴合板(35)的上端连接有上抵触板(36),所述底板(32)、下外板(33)和下抵触板(34)形成有穿线空腔,所述下外板(33)、下抵触板(34)和贴合板(35)形成有与插接块(41)相匹配的插接槽,所述上抵触板(36)的上表面和盖板(43)的下表面相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踢脚线,包括固定在墙壁上的下踢脚线(3)和插接于下踢脚线(3)的上踢脚线(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踢脚线(4)包括插接块(41)、上外板(42)和盖板(43),所述插接块(41)的厚度大于上外板(42)的厚度,所述插接块(41)平滑连接于上外板(42)的下端,所述盖板(43)的一端连接于上外板(42)的上端,所述插接块(41)和盖板(43)位于上外板(42)的同侧;所述下踢脚线(3)包括底板(32),所述底板(32)的一端连接有向上延伸的下外板(33),所述下外板(33)于位于底板(32)上方的非边缘区域连接有与底板(32)同侧设置的下抵触板(34),所述下抵触板(34)连接有向上延伸的贴合板(35),所述贴合板(35)的上端连接有上抵触板(36),所述底板(32)、下外板(33)和下抵触板(34)形成有穿线空腔,所述下外板(33)、下抵触板(34)和贴合板(35)形成有与插接块(41)相匹配的插接槽,所述上抵触板(36)的上表面和盖板(43)的下表面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板(33)于下抵触板(34)的上方连接有与下抵触板(34)同侧设置且间隔设置的上卡接板(332)和下卡接板(331),所述插接块(41)开设有与上卡接板(332)和下卡接板(331)相匹配的卡接槽(4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2)的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板(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1)设置为竖形板或弧形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板(42)和贴合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碧合力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