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接头、开口装置及提花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943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接头,包括第一插头、第二插头和连接套,所述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两者之一或两者均与所述连接套可拆卸地插拔连接;所述第一插头与所述连接套卡接;所述第二插头与所述连接套卡接;所述第一插头和所述第二插头其中之一可使另一个解除与所述连接套卡接地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包括上述快速接头的开口装置和提花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快速接头,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实现快速拆装。

Quick joint, opening device and jacquard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quick connector comprises a first plug, second plug and the connecting sleeve, wherein one of the first plug and the second plug or both and the connecting sleeve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plug; the first plug and the connecting sleeve is clamped; the second plug connected with the set of cards connected; the first plug and the second plug one to another li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grounding set card set.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n opening device and a jacquard machine which includes the rapid joint.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fast joint in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in structure, low in cost and can be quickly disassembled and instal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速接头、开口装置及提花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快速接头、开口装置及提花机。
技术介绍
织物通常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在织机上,如要实现经、纬纱的交织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律将经纱分成上下两层,以形成纬纱穿过的通道,也就是梭口,纬纱引入梭口后,两层经纱再根据交织规律上下交替位置,形成新的梭口,纬线再次穿过梭口,如此反复循环的运动称为开口运动,简称开口。开口运动是由开口机构来完成的。开口机构具有两个作用,一是使综框(或提综绳)做升降运动,以将全幅经纱分开形成梭口;另一个作用则是根据织物组织所要求的交织规律,控制综框的升降顺序。如图1所示的开口装置,包括摆钩100、线钩200、滑轮组300,滑轮组300包括两个滑轮301、302,两个滑轮301、302可转动地安装于滑轮架303上,提综绳绕过滑轮302。提花机的提综绳包括滑轮绳和通丝绳,滑轮绳绕过滑轮302,滑轮绳和通丝绳之间需要一个连接装置将两者连接起来,要求该连接装置在实现滑轮绳和通丝绳相互连接、或者相互脱开的过程中,操作简便快捷。在一台提花机上需要使用数量众多的这类连接装置。在提花机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更换通丝绳,现有的连接装置在拆装时操作非常不方便,费时、费力,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实现快速拆装的快速接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插头、第二插头和连接套,所述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两者之一或两者均与所述连接套可拆卸地插拔连接;所述第一插头与所述连接套卡接;所述第二插头与所述连接套卡接;所述第一插头和所述第二插头其中之一可使另一个解除与所述连接套卡接地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插头及所述第二插头两者之一或两者均与所述连接套可相对运动地卡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套为管状,所述连接套设置有管腔;所述第一插头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插头的端部可插入所述管腔并卡接在所述管腔地设置;所述第一插头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插头的端部其中之一可对另一个或所述连接套施加作用力使另一个解除卡接地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套包括管状本体和第一弹性臂、第二弹性臂;所述管状本体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与所述管腔连通;所述第一弹性臂与所述管状本体连接并沿所述管腔轴向延伸;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管状本体连接并沿所述管腔轴向延伸;所述第一插头自所述第一开口插入所述管腔内并与所述第一弹性臂卡接;所述第二插头自所述第二开口插入所述管腔内并与所述第二弹性臂卡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插头与所述管状本体可相对运动地设置,所述第一插头可朝所述第二弹性臂运动并使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第二插头解除卡接地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臂上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突出于所述第一弹性臂表面并延伸至所述管腔内;所述第一插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块相互配合的第一端头;所述第一凸块位于所述第一端头插入管腔的方向上,第一端头插入所述管腔内时,使所述第一凸块移开而越过第一凸块后,所述第一端头被所述第一凸块卡住,第一端头被所述第一凸块限制在所述管腔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弹性臂上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突出于所述第二弹性臂表面并延伸至所述管腔内;所述第二插头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块相互配合的第二端头;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第二端头插入管腔的方向上,第二端头插入所述管腔内时,抵顶所述第二凸块使所述第二凸块移开而越过第二凸块后,所述第二端头被所述第二凸块卡住,第二端头被第二凸块限制在所述管腔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端头朝所述第二弹性臂移动时可抵顶所述第二弹性臂使第二凸块解除对所述第二端头限制地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弹性臂上设置有第三凸块,所述第三凸块突出于所述第二弹性臂表面起并延伸至所述管腔内;所述第三凸块位于第一端头的运动方向上;第一端头移动时可抵顶所述第三凸块,使第二弹性臂带动第二凸块解除对第二端头的限制,以使第二插头退出所述管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弹性臂数目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第二弹性臂沿管状本体圆周方向分布。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臂数目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第一弹性臂沿管状本体圆周方向分布。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插头包括第一插头本体、第一连杆和第一端头,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插头本体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一端头;所述第二插头包括第二插头本体、第二连杆和第二端头;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二插头本体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二端头;所述连接套具有管腔;所述第一插头本体和所述第二插头本体尺寸均大于所述管腔;所述第一端头可插入所述管腔地设置,所述第二端头可插入所述管腔地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端头沿垂直于第一连杆轴向的方向突出于所述第一连杆;和/或,所述第二端头沿垂直于第二连杆轴向的方向突出于所述第二连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杆设置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自所述第一连杆表面起沿垂直于第一连杆轴向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一凹陷部自所述第一端头起沿第一连杆轴向延伸选定的长度;和/或,所述第二连杆设置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自所述第二连杆表面起沿垂直于第二连杆轴向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二凹陷部自所述第二端头起沿第二连杆轴向延伸选定的长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套包括管状本体和第一弹性臂、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与所述管状本体连接并沿所述管腔轴向延伸;所述第一弹性臂上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突出于所述第一弹性臂表面并延伸至所述管腔内;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管状本体连接并沿所述管腔轴向延伸;所述第二弹性臂上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突出于所述第二弹性臂表面并延伸至所述管腔内;所述第二弹性臂上设置有第三凸块,所述第三凸块突出于所述第二弹性臂表面起并延伸至所述管腔内;所述第一凸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头插入所述管腔方向上,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一端头相配合将第一端头限制在管腔内,所述第一弹性臂可使第一凸块自所述第一端头移动方向上移开地设置;所述第二凸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端头插入所述管腔方向上,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二端头相配合将第二端头限制在管腔内,所述第二弹性臂可使第二凸块自所述第二端头移动方向上移开地设置;所述的第一端头可移动至抵顶所述第三凸块,使第二弹性臂带动第二凸块移动至解除对第二端头的限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或第二弹性臂数目为多个,沿管状本体圆周方向分布。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管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所述管腔连通。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开口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快速接头。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提花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快速接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的快速接头,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实现快速拆装。组装连接时,第一插头的第一端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快速接头、开口装置及提花机

【技术保护点】
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插头、第二插头和连接套,所述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两者之一或两者均与所述连接套可拆卸地插拔连接;所述第一插头与所述连接套卡接;所述第二插头与所述连接套卡接;所述第一插头和所述第二插头其中之一可使另一个解除与所述连接套卡接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插头、第二插头和连接套,所述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两者之一或两者均与所述连接套可拆卸地插拔连接;所述第一插头与所述连接套卡接;所述第二插头与所述连接套卡接;所述第一插头和所述第二插头其中之一可使另一个解除与所述连接套卡接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头及所述第二插头两者之一或两者均与所述连接套可相对运动地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为管状,所述连接套设置有管腔;所述第一插头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插头的端部可插入所述管腔并卡接在所述管腔地设置;所述第一插头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插头的端部其中之一可对另一个或所述连接套施加作用力使另一个解除卡接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包括管状本体和第一弹性臂、第二弹性臂;所述管状本体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与所述管腔连通;所述第一弹性臂与所述管状本体连接并沿所述管腔轴向延伸;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管状本体连接并沿所述管腔轴向延伸;所述第一插头自所述第一开口插入所述管腔内并与所述第一弹性臂卡接;所述第二插头自所述第二开口插入所述管腔内并与所述第二弹性臂卡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头与所述管状本体可相对运动地设置,所述第一插头可朝所述第二弹性臂运动并使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第二插头解除卡接地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上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突出于所述第一弹性臂表面并延伸至所述管腔内;所述第一插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块相互配合的第一端头;所述第一凸块位于所述第一端头插入管腔的方向上,第一端头插入所述管腔内时,使所述第一凸块移开而越过第一凸块后,所述第一端头被所述第一凸块卡住,第一端头被所述第一凸块限制在所述管腔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臂上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突出于所述第二弹性臂表面并延伸至所述管腔内;所述第二插头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块相互配合的第二端头;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第二端头插入管腔的方向上,第二端头插入所述管腔内时,抵顶所述第二凸块使所述第二凸块移开而越过第二凸块后,所述第二端头被所述第二凸块卡住,第二端头被第二凸块限制在所述管腔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头朝所述第二弹性臂移动时可抵顶所述第二弹性臂使第二凸块解除对所述第二端头限制地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臂上设置有第三凸块,所述第三凸块突出于所述第二弹性臂表面起并延伸至所述管腔内;所述第三凸块位于第一端头的运动方向上;第一端头移动时可抵顶所述第三凸块,使第二弹性臂带动第二凸块解除对第二端头的限制,以使第二插头退出所述管腔。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宗团宋克威张益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超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