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生物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415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生物培养箱,包括箱体,培养区,样品区,控制面板;所述的样品区和培养区均位于箱体内部,所述的控制面板位于箱体外表面;所述的样品区和培养区分别设有门,所述的培养区门位于箱体前面;所述的样品区门位于箱体侧面;所述的培养区设有两道门,分别为外侧门和内侧门;所述的内侧门从上到下分为2‑5个横向门,所述的横向门上设有计时器;所述的箱体培养区侧边设有凹槽;所述的培养区内部设有隔板,所述的隔板通过凹槽与箱体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培养箱小体积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多种功能,有效限制内环境与外界相接触的目的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方便携带,使用操作方便且性能稳定。

A portable biological incuba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ortable biological culture box comprises a box body, a culture area, the sample area, the control panel; the sample area and the culture area are located in the inside of the box, the control panel is located on the external surface of the cabinet; the sample area and the culture area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door, door in the front of the culture area the sample area is located in the side of the box door; the; culture area is provided with two doors, respectively. The outside of the door and the inner door; the inner door from top to bottom is divided into 2 5 transverse horizontal door door,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timer; the box body cultivation area the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the cultivation area is arranged inside the clapboard, the clapboard is connected via the groove and the box.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mall volume design of a biological incubator, which provides various functions in a limited space, and effectively limits the purpose of contact between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so as to maintain the homeostasis of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Easy to carry, easy to use and stable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生物培养箱
本技术属于医疗检验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便携生物培养箱。
技术介绍
随着流行病学的发展,很多时候需要实验工作人员到达疫区检验,但是不是每一个疫区都能具备合格的实验室的。这就要求便携式实验仪器的产生。当工作人员轮班倒的时候,容易出现样品处理衔接的不到位导致的样品报废,在流行病爆发的时候每一份样品往往意味着一名患者,这样的检测对他们病情的判断和治疗有决定性作用,每一份样品都不允许失误。市场上的生物培养箱都是很庞大的,不适宜便携。偶有便携式的非常小,即便有也是功能单一,体积有限,根本不能满足流行病爆发时的操作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所要解决的问题:本技术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培养箱小体积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多种功能,有效限制内环境与外界相接触的目的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方便携带,使用操作方便且性能稳定。技术方案一种便携生物培养箱,包括箱体,培养区,样品区,控制面板;所述的样品区和培养区均位于箱体内部,所述的控制面板位于箱体外表面;所述的样品区和培养区分别设有门,所述的培养区门位于箱体前面;所述的样品区门位于箱体侧面;所述的培养区设有两道门,分别为外侧门和内侧门;所述的内侧门从上到小分为-个横向门,所述的横向门上设有计时器;所述的箱体培养区侧边设有凹槽;所述的培养区内部设有隔板,所述的隔板通过凹槽与箱体可拆卸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箱体培养区底部设有连续凹槽。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外侧门为不锈钢防护门,外侧门上设有观察窗。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横向门和外侧门以及样品区门上设有把手,所述的计时器与外侧门观察窗位置相对。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内侧门为透明门;为有机玻璃、亚力克材料。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横向门上设有标贴区。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隔板前后两端设有橡胶边。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箱体下面设有脚;所述的脚可调节高度。更进一步的,隔板上设有内设固定垫,所述的固定垫为平面或者坡面。所述的固定垫与隔板形状相适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垫上设有点状突起,固定垫上设有槽口。所述的槽口可以为不同的形状。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培养区顶部具有纵向设置的紫外灯。培养箱中温度感应、温度调节、湿度感应、湿度控制、气体浓度(主要指二氧化碳)感应和控制均为现有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小体积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多种功能。体积越小,内环境代偿越差越容易收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限制内环境与外界相接触的目的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本技术区分培养区和样品区,培养区为生物培养提供适应的条件,样品区不提供适合的问题,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制冷手段,比如冰袋等,防止样品区内培养物继续生长,失去参考价值,或影响实验精度。样品区单独开侧边小门,更好的区分两个区域,防止开门的时候影响培养区环境稳定。培养区区分内外侧门可以更好的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同时采用横向门和隔板分割空间,内侧门从上到小分为2-5个横向门,按照操作要求打开相对应的横向门而不需要打开其他横向门,即与内环境与外界接触的区域是有限的,有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横向门上设有计时器能够在放进去样品的时候即是设置,达到提醒的功能,横向门一般与隔板区域相对,在某一类样品都放在某个隔板上,可以起到区分样品的作用,计时器能够指示处理时间,方便同时连续处理多个样品。凹槽与隔板插接,稳定牢固。1、所述的箱体培养区底部设有连续凹槽,方便贮存不需要使用的隔板,可以随时抽取和收纳隔板。固定稳定,且可以消毒后通以存放,从而避免存放在其他地方造成的污染,也能够避免污染其他地方)2所述的外侧门为不锈钢防护门,起到防护的作用,保证培养区相对封闭的环境,维持生物培养需要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外侧门上设有观察窗,方便观察内部情况。3把手方便开关门,尤其是对于戴着橡胶手套操作的医技人员,把手稳定性好,容易消毒。所述的计时器与外侧门观察窗位置相对,能够从观察窗直接观测内部情况。4内部门为透明门方便观察,有机玻璃、亚力克材料均可以做到透明,且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消毒方便。5所述的横向门上设有标贴区,可以事先做好标贴放进去,交接班时只需要看到标贴就知道培养区每一个区域的样品情况。6所述的隔板前后两端设有橡胶边,增加摩擦力,同时因为橡胶材料具有弹性,能够减小震动对内部造成的影响,前端的橡胶边和横向门接触,较没有橡胶边的结构密封性好,维持内部环境稳定。7所述的箱体下面设有脚;所述的脚可调节高度,可以根据地面平整度调节脚的高低,达到箱体水平的状态。箱体上面可以设置水平仪方便观察。8隔板上设有内设固定垫,固定垫点状突起起到防滑的效果;槽口的结构与常用的器皿吻合。平面一般用于培养瓶等较高器皿,保证留下足够空间。便携式的生物培养箱体积小,当样品量大的时候,样品之间距离小,需要拿取培养器皿的时候,只需要打开外侧门,打开内侧对应的小门,可以根据门上定时器的时间显示和标贴判断所在位置,拖动垫子拿取,拿到目标培养器皿之后将垫子重新放置进入培养区即可,不需要将全部拿出,而且固定垫防滑能够保证在整个拿取过程中不会出现倒伏或移位的情况。也不需要移动隔板,中间层的隔板既是上层的底也是下层的顶,随意的移动可能会造成污染。尤其是当样品量多的时候,隔板的移动可能会造成上下层样品的移动,应当尽量避免。坡面一般适用于培养皿,培养皿表面光滑、较为扁平,当里面隔板之间距离近的情况下,不容易拿出来,具有坡度的固定垫可以实现不去除固定垫的情况下。,一般先从最底下的的培养皿放进去,或者从最高处放培养皿,让其移动到最下面,然后从最底下沿着坡道放培养皿,不断的向上放,一般也先拿走下面的,下面的拿走之后坡道上面的就下移填补到坡道底面,这样只需要一直拿最下面的就可以了。9所述的培养区顶部具有纵向设置的紫外灯,区别于以往放在最里面侧边,这种纵向的紫外灯能够均匀的辐照整个培养箱,消毒杀菌更彻底。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便携生物培养箱正面示意图;图2为一种便携生物培养箱去外侧门后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便携生物培养箱去外侧门和内侧门后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便携生物培养箱隔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便携生物培养箱固定垫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便携生物培养箱固定垫侧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种便携生物培养箱固定垫侧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一种便携生物培养箱固定垫结构示意图;1-箱体;2-横向门;3标贴区;4-脚;5-样品区;6-样品区门;7-控制面板;8-把手;9-计时器;10-外侧门;11-观察窗;12-凹槽;13-隔板;14-紫外灯;15-橡胶边;16-培养区;17-固定垫;18-点状突起;19-槽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2、3、4、5、6所示的一种便携生物培养箱,包括箱体1,培养区16,样品区5,控制面板7;所述的样品区16和培养区5均位于箱体1内部,所述的控制面板7位于箱体1外表面;所述的样品区16和培养区5分别设有门,所述的培养区门位于箱体1前面;所述的样品区门6位于箱体1侧面;所述的培养区16设有两道门,分别为外侧门10和内侧门;所述的内侧门从上到小分为2-5个横向门2,所述的横向门2上设有计时器9;所述的箱体1培养区16侧边设有凹槽12;所述的培养区16内部设有隔板13,所述的隔板13通过凹槽12与箱体1可拆卸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箱体1培养区16底部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携生物培养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培养区(16),样品区(5),控制面板(7);所述的样品区(5)和培养区(16)均位于箱体(1)内部,所述的控制面板(7)位于箱体(1)外表面;所述的样品区(5)和培养区(16)分别设有门,所述的培养区门位于箱体(1)前面;所述的样品区门(6)位于箱体(1)侧面;所述的培养区(16)设有两道门,分别为外侧门(10)和内侧门;所述的内侧门从上到下分为2‑5个横向门(2),所述的横向门(2)上设有计时器(9);所述的箱体(1)培养区(16)侧边设有凹槽(12);所述的培养区(16)内部设有隔板(13),所述的隔板(13)通过凹槽(12)与箱体(1)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培养区(16),样品区(5),控制面板(7);所述的样品区(5)和培养区(16)均位于箱体(1)内部,所述的控制面板(7)位于箱体(1)外表面;所述的样品区(5)和培养区(16)分别设有门,所述的培养区门位于箱体(1)前面;所述的样品区门(6)位于箱体(1)侧面;所述的培养区(16)设有两道门,分别为外侧门(10)和内侧门;所述的内侧门从上到下分为2-5个横向门(2),所述的横向门(2)上设有计时器(9);所述的箱体(1)培养区(16)侧边设有凹槽(12);所述的培养区(16)内部设有隔板(13),所述的隔板(13)通过凹槽(12)与箱体(1)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培养区(16)底部设有连续凹槽(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侧门(10)为不锈钢防护门,外侧门(10)上设有观察窗(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宏宇王蕊卞淑惠马威蒋自为宋金云李嘉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第二医院江苏省传染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