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厌氧池布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93756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厌氧池布水装置,其包括中心筒、旋转总成和布水软管,中心筒的下端连接进水管接头,旋转总成连接在中心筒的上端,中心筒侧壁连接多个布水软管接头,布水软管与布水软管接头相连接,每个布水软管的下端设有多个布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采用布水软管进水布水,使得厌氧池进水均匀,还可以起到搅拌作用,避免出现死角、积泥等情况;通过旋转总成控制管环,进而使得布水软管定期晃动,使得附着的污泥脱落,避免发生堵塞;布水软管下部设有布水孔,采用向下进水的方式,进水更加均匀,布水效果更好。

An anaerobic pool water distribu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aerobic pond water distribu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entral tube, a rotation assembly and a cloth water hose, the center of the bottom of the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a water inlet pipe, a rotary assembly is arranged in the center of the cylinder, the center of the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wall of a plurality of water hose fittings, water hose and water hose cloth cloth the joi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each water hose cloth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hole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cloth water hose inlet water distribution, the anaerobic pond water evenly, can also play a stirring effect, avoiding the dead, mud and so on; by rotating the assembly control tube ring, and then make the cloth water hose regularly shaking, make the attached sludge off, to avoid clogging; the water hose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cloth hole, down water, water is more uniform and better water distrib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厌氧池布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厌氧池布水装置,属于环境保护工程

技术介绍
在污水处理中,厌氧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厌氧池中,有机物质被厌氧菌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厌氧是在空气缺乏的条件下从有机物中移出而生成CO2的。无论是酸性发酵,还是沼气发酵,参与生化反应的氧都是来自于水、有机物、硝酸盐或被分解的亚硝酸盐。厌氧消化的优点是有机质经消化产生了能源,残余物可作肥料。厌氧消化开始用于废物处理等多个领域,如工业废水处理、城市垃圾的处理及潜在能源的开发、作燃料与动力、并且已建立了大规模的厌氧消化工厂。目前的厌氧池进水大都采用直接进水,又厌氧池内无曝气,这样在厌氧池内很容易产生死角、积泥等情况,而有些采用布水装置进水的,布水装置又容易发生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厌氧池布水装置,该布水装置通过采用布水软管进水布水,使得厌氧池进水均匀,还可以起到搅拌左右,避免出现死角、积泥等情况,且定期使得布水软管晃动,避免其发生堵塞。本技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厌氧池布水装置,其包括中心筒、旋转总成和布水软管,所述中心筒的下端连接进水管接头,所述旋转总成连接在所述中心筒的上端,所述中心筒侧壁连接多个布水软管接头,所述布水软管与所述布水软管接头相连接,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布水软管的下端设有多个布水孔,所述旋转总成的侧壁连接多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末端连接管环,所述管环套在所述布水软管的中间位置。每个所述布水软管的末端设有盲块。所述旋转总成控制所述连接杆定期晃动,进而通过所述管环带动所述布水软管定期晃动。所述布水软管套在所述布水软管接头上。所述进水管接头与所述中心筒相连通,所述中心筒通过所述布水软管接头与所述布水软管也相连通。所述连接杆、所述管环及所述布水软管一一对应。多根所述连接杆及所述布水软管均排布成环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一种厌氧池布水装置采用布水软管进水布水,使得厌氧池进水均匀,还可以起到搅拌作用,避免出现死角、积泥等情况;2、本技术一种厌氧池布水装置通过旋转总成控制管环,进而使得布水软管定期晃动,使得附着的污泥脱落,避免发生堵塞;3、本技术一种厌氧池布水装置的布水软管下部设有布水孔,采用向下进水的方式,进水更加均匀,布水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厌氧池布水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厌氧池布水装置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中心筒,2为旋转总成,3为布水软管,4为进水管接头,5为布水软管接头,6为布水孔,7为连接杆,8为管环,9为盲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2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技术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一种厌氧池布水装置,其包括中心筒1、旋转总成2和布水软管3,中心筒1的下端连接进水管接头4,旋转总成2连接在中心筒1的上端,中心筒1侧壁连接多个布水软管接头5,布水软管3与布水软管接头5相连接,且一一对应,每个布水软管3的下端设有多个布水孔6,旋转总成2的侧壁连接多根连接杆7,连接杆7的末端连接管环8,管环8套在布水软管3的中间位置。每个布水软管3的末端设有盲块9。旋转总成2控制连接杆7定期晃动,进而通过管环8带动布水软管3定期晃动,旋转总成2如何连接杆7定期晃动为现有公知技术,旋转总成2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布水软管3套在布水软管接头5上。进水管接头4与中心筒1相连通,中心筒1通过布水软管接头5与布水软管3也相连通。连接杆7、管环8及布水软管3一一对应。多根连接杆7及布水软管3均排布成环形。尽管已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厌氧池布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厌氧池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中心筒(1)、旋转总成(2)和布水软管(3),所述中心筒(1)的下端连接进水管接头(4),所述旋转总成(2)连接在所述中心筒(1)的上端,所述中心筒(1)侧壁连接多个布水软管接头(5),所述布水软管(3)与所述布水软管接头(5)相连接,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布水软管(3)的下端设有多个布水孔(6),所述旋转总成(2)的侧壁连接多根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末端连接管环(8),所述管环(8)套在所述布水软管(3)的中间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厌氧池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中心筒(1)、旋转总成(2)和布水软管(3),所述中心筒(1)的下端连接进水管接头(4),所述旋转总成(2)连接在所述中心筒(1)的上端,所述中心筒(1)侧壁连接多个布水软管接头(5),所述布水软管(3)与所述布水软管接头(5)相连接,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布水软管(3)的下端设有多个布水孔(6),所述旋转总成(2)的侧壁连接多根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末端连接管环(8),所述管环(8)套在所述布水软管(3)的中间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池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布水软管(3)的末端设有盲块(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池布水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玉萍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裕清水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