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冬坤专利>正文

一种婴儿推车座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175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儿推车座兜,包括底板,底板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挡板,前后两侧的挡板中心均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远离挡板的一端设置有套环,底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护栏和右护栏,左护栏和右护栏的前后两端与挡板之间均通过卡扣连接在一起,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软垫,软垫包括靠背和座垫,靠背的下方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摇杆和丝杠,底板的正上方设置有遮阳蓬和两个安全带,遮阳蓬包括遮阳布和弧形的支撑架,遮阳布上设置有两个观察窗,采用分体式结构,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轻巧便携,能够实现不同年龄段婴儿乘坐需求的功能,安全性能较高,具有较好的减震功效,值得推广。

A baby cart seat po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推车座兜
本技术涉及婴儿推车
,具体为一种婴儿推车座兜。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上的婴儿推车一般包括车架、滑轮和与车架连在一起的座兜,其中座兜是用于婴儿乘坐的,现有婴儿推车的座兜功能比较单一,一种婴儿推车只能用于一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刚出生的幼儿来说,孩子乘坐的时候往往是面对父母的,所以此时的推车远离父母的那端是封闭的,而对于一岁以后的孩子,他们在乘坐婴儿推车时是背对着父母的,所以此时的推车靠近父母的一端是封闭的,而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家长往往还需要配置两种以上的婴儿推车,这就给家长带来的一定的经济负担,而且,现有推车的靠背往往不具有角度调节的功能,采用的是固定化的结构设计,而对于0-6个月的婴儿来说,婴儿的贲门发育不全,使用平躺180°的婴儿推车容易出现倒奶进入气管从而给婴儿带来危险的问题,使得婴儿推车的安全可靠性大大降低,再者,由于婴儿年龄较小,身体发育不全,不能过度晃动,而现有的婴儿推车往往只在推车滑轮上设置减震装置,这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婴儿推车座兜,采用分体式结构,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轻巧便携,能够实现不同年龄段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婴儿推车座兜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推车座兜,包括长方形的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挡板(2),且所述挡板(2)与底板(1)焊接在一起,所述前后两侧的挡板(2)中心均设置有圆柱形的固定杆(3),所述固定杆(3)远离挡板(2)的一端设置有套环(4),所述套环(4)通过螺丝与固定杆(3)连接,所述底板(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护栏(5)和右护栏(6),所述左护栏(5)和右护栏(6)的下端分别与底板(1)的左、右端铰连接在一起,所述左护栏(5)和右护栏(6)的前后两端与挡板(2)之间均通过卡扣连接在一起,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软垫(7),所述软垫(7)包括靠背(8)和座垫(9),所述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推车座兜,包括长方形的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挡板(2),且所述挡板(2)与底板(1)焊接在一起,所述前后两侧的挡板(2)中心均设置有圆柱形的固定杆(3),所述固定杆(3)远离挡板(2)的一端设置有套环(4),所述套环(4)通过螺丝与固定杆(3)连接,所述底板(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护栏(5)和右护栏(6),所述左护栏(5)和右护栏(6)的下端分别与底板(1)的左、右端铰连接在一起,所述左护栏(5)和右护栏(6)的前后两端与挡板(2)之间均通过卡扣连接在一起,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软垫(7),所述软垫(7)包括靠背(8)和座垫(9),所述靠背(8)和座垫(9)内部均设置有树脂棉层(10),所述座垫(9)的上表面设置有纯棉吸水层(11),所述靠背(8)的下方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12),所述角度调节装置(12)包括摇杆(13)和丝杠(14),所述丝杠(14)一端与靠背(8)的底部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与摇杆(13)连接在一起,所述底板(1)的正上方设置有遮阳蓬(15)和两个安全带(16),两个所述安全带(16)的两端分别与前后两个挡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冬坤
申请(专利权)人:姜冬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