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绳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151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绳钩,其包括底座,在底座上设有与汽车车身间连接的连接部,还包括转动设于底座上、以可相对于底座翻转的拉手,以及设于拉手与底座之间的弹性回位机构和转动挡位机构;其中,弹性回位机构可因拉手远离底座的翻转而弹性蓄能,以具有使拉手翻转回位的弹性力;而转动挡位机构包括与拉手及底座之一相固连的挡位部,并于挡位部上形成有连续布置的多个挡位槽,还包括与拉手及底座另一相固连的弹性部,且于弹性部上形成有随拉手的翻转而与各挡位槽交替内咬合的挡位齿。本汽车绳钩通过设置连续布置的多个挡位槽以及与各挡位槽交替咬合的挡位齿,可使该汽车绳钩在使用时具有挡位功能,可满足绳钩不同使用情形下的需要,而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Car rope hoo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obile rope hook, which comprises a connecting part connected with the vehicle body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ase, also includes a rotation arranged on the base, to be turned relative to the base of the handle, and the handl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ase and the elastic returning mechanism and rotation gear mechanism; wherein, the elastic recoil because the mechanism can handle away from the base of the flip and elastic energy storage, with elastic force to handle the return and turnover; rotation gear mechanism comprises a handle and a base and one of the connected gear, and formed on the gear part of multiple gear groove is arranged in succession, and also includes a handle the base and the other phase elastic part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elastic part, and is formed with the handle and flipped and gear teeth each gear slot in alternate occlusion. The automobile rope hook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gear grooves arranged continuously, and gear teeth which are alternately interlocked with each gear slot, so that the rope hook of the automobile can be provided with a gear stop function when used, and can satisfy the needs of the rope hook under different use situations, and has good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绳钩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绳钩。
技术介绍
为了便于固定放置于汽车后备箱中的行李,一般在汽车后备箱的四周均布设有绳钩。使用时,先利用绳索将行李捆绑后,再将绳索固定于绳钩上即可保持行李的固定不动。现有的汽车绳钩的底座与螺栓盖板不是一体注塑成型的,使得两者装配后四周间隙不均而影响整体美观性,另外,绳钩也无挡位结构,导致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汽车绳钩,以可使绳钩具有挡位功能,而增加其实用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绳钩,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汽车车身间连接的连接部,还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底座上,以可相对于所述底座翻转的拉手,以及,弹性回位机构,设于所述拉手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弹性回位机构因所述拉手远离所述底座的翻转而弹性蓄能,以具有使所述拉手翻转回位的弹性力;转动挡位机构,设于所述拉手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转动挡位机构包括与所述拉手及所述底座之一相固连的挡位部,并于所述挡位部上形成有连续布置的多个挡位槽,还包括与所述拉手及所述底座另一相固连的弹性部,且于所述弹性部上形成有随所述拉手的翻转而与各所述挡位槽交替咬合的挡位齿。进一步的,所述拉手通过穿设固连于所述拉手一端的转轴转动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转动挡位机构为设于所述弹性回位机构两相对侧的两个。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回位机构为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与所述拉手固连,在所述扭簧的中部设有与所述底座固连的固定件。进一步的,所述挡位部为套装固连于所述转轴上的拨叉,所述挡位槽位于所述拨叉的外周侧上,所述弹性部为一端固连于所述底座上的弹性块,所述挡位齿位于所述弹性块的自由端。进一步的,于所述拉手穿设有所述转轴的一端围构形成有容置腔,所述扭簧及所述拨叉位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扭簧的两端固连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形成于所述底座上的通孔,以及穿设于所述通孔中的连接件,在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盖置于所述连接件上的盖板,且翻转回位的所述拉手抵压于所述盖板上。进一步的,所述盖板通过位于所述盖板一端的连接块与所述底座固连为一体,并在所述连接块上形成有使所述盖板相对于所述底座翻转的弹性连接片,相对于所述连接块,在所述盖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使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卡接相连的卡接部。进一步的,所述卡接部包括固连于所述盖板上的卡勾,以及对应于所述卡勾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卡槽。进一步的,在所述底座上于所述通孔的部位形成有容置所述连接件端部的容置槽,所述盖板封盖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口上。进一步的,在所述底座与所述汽车车身相接的一侧设有连接板,在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对应于所述通孔设有连接件过孔,在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插入所述底座另一侧的支撑板,并于所述支撑板的自由端形成有转动支撑所述转轴的支撑孔,在所述连接板上还设有可插设于所述汽车车身内的定位块。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汽车绳钩,通过设置连续布置的多个挡位槽以及与各挡位槽交替咬合的挡位齿,可使该汽车绳钩在使用时具有挡位功能,可满足绳钩不同使用情形下的需要,而具有较好的实用性。(2)转动挡位机构为设于弹性回位机构两相对侧的两个,可提高转动挡位机构挡位波动的稳定性。(3)弹性回位机构采用扭簧,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4)挡位齿位于弹性块的自由端,可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活动量,而实现与各挡位槽的交替咬合。(5)扭簧的两端固连于容置腔的内壁上,可使扭簧随拉手的转动而扭转蓄能。(6)设置盖板可提高整体美观性。(7)盖板与底座固连为一体,可保证两者卡装后周边间隙均匀而提高整体美观性。(8)卡接部由卡勾和卡槽构成,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9)定位块可实现汽车绳钩于汽车车身上的预安装。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汽车绳钩的装配爆炸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弹性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拨叉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扭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拉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底座、扭簧及拨叉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汽车绳钩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连接件汽车绳钩于汽车车身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容纳腔,12-安装孔,13-开口,14-容置槽,15-通孔,16-连接块,17-盖板,18-卡勾,19-卡槽,2-弹性块,21-凹槽,22-挡位齿,23-弧面,3-拨叉,31-主体,32-拨叉孔,33-第一换挡空间,34-第二换挡空间,35-第三换挡空间,4-扭簧,41-弹簧本体,42-把手,43-卡接孔,44-注塑铁丝,5-拉手,51-拉板,52-拉孔,53-边板,54-插孔,55-凸台,56-容置腔,6-连接板,61-连接件过孔,62-定位块,63-支撑板,64-支撑孔,7-C柱下护板,8-钣金支架,81-螺栓孔,82-预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绳钩,其包括底座,在底座上设有与汽车车身间连接的连接部,还包括转动设于底座上、以可相对于底座翻转的拉手,以及设于拉手与底座之间的弹性回位机构和转动挡位机构。其中,弹性回位机构可因拉手远离底座的翻转而弹性蓄能,以具有使拉手翻转回位的弹性力。而转动挡位机构包括与拉手及底座之一相固连的挡位部,并于挡位部上形成有连续布置的多个挡位槽,还包括与拉手及底座另一相固连的弹性部,且于弹性部上形成有随拉手的翻转而与各挡位槽交替内咬合的挡位齿。本技术的汽车绳钩通过设置连续布置的多个挡位槽以及与各挡位槽交替咬合的挡位齿,可使该汽车绳钩在使用时具有挡位功能,可满足绳钩不同使用情形下的需要,而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基于如上的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汽车绳钩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中所示,其中,转轴转动设于底座1上,拉手5套设于转轴上、并容置于底座1中,前述的弹性回位机构为套设于转轴上的扭簧4,转动挡位机构则包括套装固连于转轴上的拨叉3即前述的挡位部,以及固连于底座1上的弹性块2即前述的弹性部,且拨叉3及弹性块2均为设于扭簧4两相对侧的两个。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将拨叉3设于转轴上、弹性块2固连于底座1上,也可将拨叉3固连于底座1上,而将弹性块2套设于转轴上。具体来讲,底座1的结构如图2中所示,其整体为具有容纳腔11的长方形结构,于其两相对侧的一端形成有用于安装转轴的安装孔12,且于其一安装孔12中设有限位槽,该限位槽具有大于安装孔12的内径,相应的,于转轴的一端设有可抵置于限位槽中的限位凸起。由此,通过限位凸起和限位槽的配合可防止转轴穿出安装孔12。另外,对应于安装孔12的位置,于底座1的底部设有间隔布置的两个开口13,弹性块2的固定端即固连于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绳钩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绳钩,包括底座(1),在所述底座(1)上设有与汽车车身间连接的连接部,还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底座(1)上,以可相对于所述底座(1)翻转的拉手(5),其特征在于:弹性回位机构,设于所述拉手(5)与所述底座(1)之间,所述弹性回位机构因所述拉手(5)远离所述底座(1)的翻转而弹性蓄能,以具有使所述拉手(5)翻转回位的弹性力;转动挡位机构,设于所述拉手(5)与所述底座(1)之间,所述转动挡位机构包括与所述拉手(5)及所述底座(1)之一相固连的挡位部,并于所述挡位部上形成有连续布置的多个挡位槽,还包括与所述拉手(5)及所述底座(1)另一相固连的弹性部,且于所述弹性部上形成有随所述拉手(5)的翻转而与各所述挡位槽交替咬合的挡位齿(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绳钩,包括底座(1),在所述底座(1)上设有与汽车车身间连接的连接部,还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底座(1)上,以可相对于所述底座(1)翻转的拉手(5),其特征在于:弹性回位机构,设于所述拉手(5)与所述底座(1)之间,所述弹性回位机构因所述拉手(5)远离所述底座(1)的翻转而弹性蓄能,以具有使所述拉手(5)翻转回位的弹性力;转动挡位机构,设于所述拉手(5)与所述底座(1)之间,所述转动挡位机构包括与所述拉手(5)及所述底座(1)之一相固连的挡位部,并于所述挡位部上形成有连续布置的多个挡位槽,还包括与所述拉手(5)及所述底座(1)另一相固连的弹性部,且于所述弹性部上形成有随所述拉手(5)的翻转而与各所述挡位槽交替咬合的挡位齿(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绳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5)通过穿设固连于所述拉手(5)一端的转轴转动设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转动挡位机构为设于所述弹性回位机构两相对侧的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绳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回位机构为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扭簧(4),所述扭簧(4)的两端与所述拉手(5)固连,在所述扭簧(4)的中部设有与所述底座(1)固连的固定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绳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位部为套装固连于所述转轴上的拨叉(3),所述挡位槽位于所述拨叉(3)的外周侧上,所述弹性部为一端固连于所述底座(1)上的弹性块(2),所述挡位齿(22)位于所述弹性块(2)的自由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绳钩,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拉手(5)穿设有所述转轴的一端围构形成有容置腔(56),所述扭簧(4)及所述拨叉(3)位于所述容置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自锋魏娇侯强沈宇鹏杨龙辉张帅徐迟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