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卡终端及其数据传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8942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卡终端及其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双卡终端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的第一卡和第二卡的网络模式信息,网络模式信息表示第一卡和第二卡的所属运营商信息;第一协议栈模块,用于在第一卡和第二卡的网络模式信息相同时,传输第一卡发送或者接收的第一数据;第二协议栈模块,用于在第一卡和二卡的网络模式信息相同时,传输第二卡发送或者接收的第二数据;聚合模块,用于将第一协议栈模块传输的第一数据和第二协议栈模块传输的第二数据进行聚合,并将聚合后的数据传输到物理层进行传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实现单通道下的双卡接入机制,从而保证了用户在终端上插入同一运营商的两个卡,都能够同时在线,确保各自业务的正常运行。

A double card terminal and its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ual card terminal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hereof, wherein the dual card terminal comprises an acquisition module for information network access mode terminal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cards, network information said first and second cards belong to the operator information; a protocol stack module, used in the same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mode first and second cards when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first card to send or receive the first data; second protocol stack module, used in the first and two cards of the same mode of network information, the second data transmission card second to send or receive; for the second data aggregation module, a first transmission protocol stack module first the data transmission module and the second protocol stack of polymerization, and then transmit the data after polymerization to the physical layer transmission. The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dual card access mechanism under single channel, so that users can insert two cards of the same operator on the terminal, and all of them can be online at the same time, so as to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ir busines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卡终端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是指一种双卡终端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交流日渐频繁。与此同时,人们对交流的要求,对通讯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这种要求,手机产商推出了一种双卡双待手机。双卡双待手机设有双用户身份识别(SubscriberIdentityModel,SIM)卡。双卡可以是同一个网络模式下的两张SIM卡,也可以是不同网络模式下的两张SIM卡。当前对于支持双卡、双LTE(长期演进)、双通道的终端而言,需要主副卡都具备4G多模能力及射频双通道能力。其中,一个卡支持一个射频通道,这种方案成本较高,且射频通道设计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卡终端及其通讯方法。实现在同一频点上单通道下的双卡接入机制,从而保证了用户在终端上插入同一运营商的两个卡,都能够同时在线,确保各自业务的正常运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如下方案:一种双卡终端,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的第一卡和第二卡的网络模式信息,所述网络模式信息表示所述第一卡和第二卡的所属运营商信息;第一协议栈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卡和所述第二卡的网络模式信息相同时,传输所述第一卡发送或者接收的第一数据;第二协议栈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卡和所述二卡的网络模式信息相同时,传输所述第二卡发送或者接收的第二数据;聚合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栈模块传输的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协议栈模块传输的第二数据进行聚合,并将聚合后的数据传输到物理层进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协议栈模块和所述第二协议栈模块接收入所述第一卡和第二卡所属运营商的同一频点。其中,所述第一协议栈模块包括:第一非接入层NAS;与所述第一非接入层NAS通信连接的第一无线资源控制层RRC;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通信连接的第一分组数据汇聚控制层PDCP;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通信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分组数据汇聚控制层PDCP通信连接的第一无线链路控制层RLC;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通信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无线链路控制层RLC通信连接的第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通信连接,且与第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通信连接的第一L1配置及测量层;以及与所述第一分组数据汇聚控制层PDCP通信连接的用于用户面控制的第一IP模块;且所述第一L1配置及测量层和第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均与所述聚合模块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协议栈模块包括:第二非接入层NAS;与所述第二非接入层NAS通信连接的第二无线资源控制层RRC;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通信连接的第二分组数据汇聚控制层PDCP;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通信连接,且与所述第二分组数据汇聚控制层PDCP通信连接的第二无线链路控制层RLC;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通信连接,且与所述第二无线链路控制层RLC通信连接的第二媒体接入控制层MAC;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通信连接,且与第二媒体接入控制层MAC通信连接的第二L1配置及测量层;以及与所述第二分组数据汇聚控制层PDCP通信连接的用于用户面控制的第二IP模块;且所述第二L1配置及测量层和第二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均与所述聚合模块通信连接。其中,所述聚合模块包括:L1配置及测量聚合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L1配置及测量层传输的第一子数据和所述第二L1配置及测量层传输的第二子数据,并对所述第一子数据和所述第二子数据进行聚合;MACPDU聚合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传输的第三子数据和所述第二媒体接入控制层MAC传输的第四子数据,并对所述数据进行聚合;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子数据和所述第三子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二子数据和所述第四子数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双卡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获取终端的第一卡和第二卡的网络模式信息,所述网络模式信息表示所述第一卡和第二卡的所属运营商信息;在所述第一卡和所述第二卡的网络模式信息相同时,通过第一协议栈模块传输所述第一卡发送或者接收的第一数据,通过第二协议栈模块传输所述第二卡发送或者接收的第二数据;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聚合,并将聚合后的数据传输到物理层进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协议栈模块和所述第二协议栈模块接收入所述第一卡和第二卡所属运营商的同一频点。其中,所述第一协议栈模块包括:第一非接入层NAS;与所述第一非接入层NAS通信连接的第一无线资源控制层RRC;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通信连接的第一分组数据汇聚控制层PDCP;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通信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分组数据汇聚控制层PDCP通信连接的第一无线链路控制层RLC;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通信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无线链路控制层RLC通信连接的第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通信连接,且与第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通信连接的第一L1配置及测量层;以及与所述第一分组数据汇聚控制层PDCP通信连接的用于用户面控制的第一IP模块;且所述第一L1配置及测量层和第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均与所述聚合模块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协议栈模块包括:第二非接入层NAS;与所述第二非接入层NAS通信连接的第二无线资源控制层RRC;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通信连接的第二分组数据汇聚控制层PDCP;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通信连接,且与所述第二分组数据汇聚控制层PDCP通信连接的第二无线链路控制层RLC;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通信连接,且与所述第二无线链路控制层RLC通信连接的第二媒体接入控制层MAC;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通信连接,且与第二媒体接入控制层MAC通信连接的第二L1配置及测量层;以及与所述第二分组数据汇聚控制层PDCP通信连接的用于用户面控制的第二IP模块;且所述第二L1配置及测量层和第二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均与所述聚合模块通信连接。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一协议栈模块传输的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协议栈模块传输的第二数据进行聚合,并将聚合后的数据传输到物理层进行传输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第一L1配置及测量层传输的第一子数据和所述第二L1配置及测量层传输的第二子数据,并对所述第一子数据和所述第二子数据进行聚合;获取所述第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传输的第三子数据和所述第二媒体接入控制层MAC传输的第四子数据,并对所述第三子数据和所述第四子数据进行聚合;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子数据和所述第三子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二子数据和所述第四子数据;将聚合后的数据传输到物理层进行传输。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案,通过获取终端的第一卡和第二卡的网络模式信息,所述网络模式信息表示所述第一卡和第二卡的所属运营商信息;在所述第一卡和所述第二卡的网络模式信息相同时,通过第一协议栈模块传输所述第一卡发送或者接收的第一数据,通过第二协议栈模块传输所述第二卡发送或者接收的第二数据;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聚合,并将聚合后的数据传输到物理层进行传输。从而实现具备同一运营商的两个不同4G卡,基于单通道LTE终端,引入LTE虚拟的聚合模块,采用双LTE协议栈,实现在同一频点上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卡终端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的第一卡和第二卡的网络模式信息,所述网络模式信息表示所述第一卡和第二卡的所属运营商信息;第一协议栈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卡和所述第二卡的网络模式信息相同时,传输所述第一卡发送或者接收的第一数据;第二协议栈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卡和所述二卡的网络模式信息相同时,传输所述第二卡发送或者接收的第二数据;聚合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栈模块传输的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协议栈模块传输的第二数据进行聚合,并将聚合后的数据传输到物理层进行传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的第一卡和第二卡的网络模式信息,所述网络模式信息表示所述第一卡和第二卡的所属运营商信息;第一协议栈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卡和所述第二卡的网络模式信息相同时,传输所述第一卡发送或者接收的第一数据;第二协议栈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卡和所述二卡的网络模式信息相同时,传输所述第二卡发送或者接收的第二数据;聚合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栈模块传输的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协议栈模块传输的第二数据进行聚合,并将聚合后的数据传输到物理层进行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栈模块和所述第二协议栈模块接收入所述第一卡和第二卡所属运营商的同一频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栈模块包括:第一非接入层NAS;与所述第一非接入层NAS通信连接的第一无线资源控制层RRC;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通信连接的第一分组数据汇聚控制层PDCP;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通信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分组数据汇聚控制层PDCP通信连接的第一无线链路控制层RLC;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通信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无线链路控制层RLC通信连接的第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通信连接,且与第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通信连接的第一L1配置及测量层;以及与所述第一分组数据汇聚控制层PDCP通信连接的用于用户面控制的第一IP模块;且所述第一L1配置及测量层和第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均与所述聚合模块通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协议栈模块包括:第二非接入层NAS;与所述第二非接入层NAS通信连接的第二无线资源控制层RRC;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通信连接的第二分组数据汇聚控制层PDCP;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通信连接,且与所述第二分组数据汇聚控制层PDCP通信连接的第二无线链路控制层RLC;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通信连接,且与所述第二无线链路控制层RLC通信连接的第二媒体接入控制层MAC;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通信连接,且与第二媒体接入控制层MAC通信连接的第二L1配置及测量层;以及与所述第二分组数据汇聚控制层PDCP通信连接的用于用户面控制的第二IP模块;且所述第二L1配置及测量层和第二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均与所述聚合模块通信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模块包括:L1配置及测量聚合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L1配置及测量层传输的第一子数据和所述第二L1配置及测量层传输的第二子数据,并对所述第一子数据和所述第二子数据进行聚合;MACPDU聚合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的第三子数据和所述第二媒体接入控制层MAC传输的第四子数据,并对所述数据进行聚合;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括:第一子数据和第三子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第二子数据和第四子数据。6.一种双卡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玮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