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表端子上钎料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8731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表端子上钎料夹具,包括定位夹具和顶出治具,该定位夹具包括底板、立板、斜板,该底板水平设置,该立板固定于底板的一侧上方,该斜板通过铰轴连接于底板的另一侧,使底板、立板、斜板彼此之间形成三角形关系;该立板上设有一排用于安装电表端子的定位槽,该底板上设有一排顶针孔,各顶针孔与定位槽形成一一对应。该顶出治具包括支撑板和安装于支撑板上的一排顶针,各顶针与顶针孔一一对应。当定位夹具放置在顶出治具之上,使顶针插入相应的顶针孔,将放置在定位槽中的端子向上推出下料,解决传统人工取出固难、效率低下的弊端。

A solders fixture on the electric meter termina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eter terminal solder fixture, which comprises a positioning clamp and the top of the fixture, positioning fixture comprises a base plate, a vertical plate, inclined plate, the bottom plate is arranged horizontally, the vertical plate is fixed on the bottom side, the other side of the inclined plate is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plate by a hinge shaft, the bottom plate, plate, the triangular relationship formed between the inclined plate with each other; the vertical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groove for installing the meter terminal, a row of a top pinhole on the bottom plate, the top pinhole and a positioning groove is formed corresponding. The ejection tool includes a support plate and a row of top needles mounted on the supporting plate. Each pin corresponds to a thimble hole one by one. When the positioning fixture is placed on the ejector, the thimble is inserted into the corresponding thimble hole, and the terminal placed in the positioning slot is lifted up and lifted, so as to solve the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manual removal of solid and low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表端子上钎料夹具
本技术涉及电表治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电表端子上钎料夹具。
技术介绍
电表中具有若干铜端子,实现电路板与电源线的连接,铜端子在生产时,需要焊接到电路板上,采用纤焊法时,将铜端子(熔化温度较高)和比铜端子熔化温度较低的钎料(填充金属)加热到高于纤料熔化温度,但低于铜端子熔化温度的温度,利用液相钎料润湿铜端子,填充焊接间隙,并与铜端子相互扩散和发生冶金反应,而实现连接。由于钎焊反应只在铜端子数微米至数十微米以上界面进行,一般不牵涉铜端子深层的结构,因此特别有利于异种金属之间的连接。铜端子焊接前,需要在铜端子的焊接位置进行上钎料和刮钎料的加工工序,刮钎料后再进行碰焊工艺。然而,由于铜端子的体积小,现有的夹具难以将铜端子置入到上纤料机台中进行加工作业,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便于铜端子上纤作业的夹具,以便于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表端子上钎料夹具,可以一次性对成排的铜端子上钎和刮钎,成排的铜端子上纤后利用顶出治具一次从定位治具中顶出,再逐个碰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电表端子上钎料夹具,包括一定位夹具,包括底板、立板、斜板,该底板水平设置,该立板固定于底板的一侧上方,该斜板通过铰轴连接于底板的另一侧,使底板、立板、斜板彼此之间形成三角形关系;该立板上设有一排定位槽,该底板上设有一排顶针孔,各顶针孔与定位槽形成一一对应;一顶出治具,包括支撑板和安装于支撑板上的一排顶针,各顶针与顶针孔一一对应;当定位夹具放置在顶出治具之上,使顶针插入相应的顶针孔,将放置在定位槽中的端子向上推出下料。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斜板的顶部内沿设有一贴合面,该贴合面与立板之间设有磁吸结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磁吸结构是由N极永磁铁与S极永磁铁组成,或者是由永磁铁与能够与永磁铁相吸的金属片组成。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出治具的两侧设有第一限位台和第二限位台,当定位夹具放置在顶出治具之上时,该定位夹具被夹在第一限位台和第二限位台之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铰轴穿设在第一合叶和第二合叶上,第一合叶固定于底板,第二合叶固定于斜板。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槽、顶针孔和顶针的数量均为10个。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由于设计了一种定位夹具,定位治具中有一排定位槽,可以用于将成排的电表端子定位,这样,可以一次性定位多个电表端子,再置入到上钎料设备中,进行自动上钎料和刮钎料工艺,上钎料效率大大提高。并且,设计了一种顶出治具,将刮好钎料的端子一次性顶出,解决传统人工取出固难、效率低下的弊端。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定位夹具和顶出治具的使用状态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定位夹具和顶出治具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电表端子未安装于定位夹具的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电表端子顶出状态示意图。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定位夹具11、底板12、立板121、定位槽13、斜板131、贴合面14、铰轴141、第一合叶142、第二合叶15、顶针孔16、N极永磁铁17、S极永磁铁20、顶出治具21、支撑板22、顶针23、第一限位台24、第二限位台。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电表端子上钎料夹具,包括一定位夹具10和一顶出治具20,其中,定位夹具10可以一次性固定多个端子,将端子定位后连同定位治具一起置入到上钎料设备中,进行自动上钎料和刮钎料工艺。把刮好钎料的端子和定位夹具10一起传送到碰焊工位,用顶出夹具顶出已刮钎料的端子,碰一个取一个,消除钎料在端子上由于搬运造成钎料掉落不良现象。其中,定位夹具10包括底板11、立板12、斜板13,该底板11水平设置,该立板12固定于底板11的一侧上方,该斜板13通过铰轴14连接于底板11的另一侧,使底板11、立板12、斜板13彼此之间形成三角形关系;该立板12上设有一排定位槽121,该底板11上设有一排顶针孔15,各顶针孔15与定位槽121形成一一对应。使用时,可以将电表端子一个一个地放在对应的定位槽121中,再合上斜板13,使斜板13压在立体上,从而将电表端子压住,实现定位。所述铰轴14穿设在第一合叶141和第二合叶142上,第一合叶141固定于底板11,第二合叶142固定于斜板13。这种设计,实现了斜板13的可翻转结构,打开斜板13可将电表端子置入到定位槽121中。此外,所述斜板13的顶部内沿设有一贴合面131,该贴合面131与立板12之间设有磁吸结构。所述磁吸结构是由N极永磁铁16与S极永磁铁17组成,或者是由永磁铁与能够与永磁铁相吸的金属片组成。采用磁吸结构,使斜板13和立板12吸在一起,快速将成排的电表端子夹住,磁吸结构的设计还使得斜板13和立板12之间形成一种非硬性连接,使电表端子有一定的松紧度,利于顶出。所述顶出治具20包括支撑板21和安装于支撑板21上的一排顶针22,各顶针22与顶针孔15一一对应。所述顶出治具20的两侧设有第一限位台23和第二限位台24,当定位夹具10放置在顶出治具20之上时,该定位夹具10被夹在第一限位台23和第二限位台24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槽121、顶针孔15和顶针22的数量均为10个,这意味着一次性可以对10个电表端子做上钎料和刮钎料加工,相对于传统单个单个端子进行加工的方式,本产品使产生效率提高为原来的10倍。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生产时,定位槽121、顶针孔15和顶针22的数量可以不限于10个,也不限于一排,可以依据需要增减调整。本技术之电表端子上钎料夹具的使用过程如下:打开斜板13,使立板12的定位槽121露出,然后一个个地安装电表端子,电表端子装好后,合上斜板13,斜板13与立板12依靠磁吸结构相吸附,以将成排电表端子压紧定位。将端子定位后连同定位治具一起置入到上钎料设备中,进行自动上钎料和刮钎料工艺。把刮好钎料的端子和定位夹具10一起传送到碰焊工位,用顶出夹具的顶针22插入到顶针孔15时,顶出已刮钎料的成排端子,每碰焊一个取出一个,消除钎料在端子上由于搬运造成钎料掉落不良现象。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由于设计了一种定位夹具10,定位治具中有一排定位槽121,可以用于将成排的电表端子定位,这样,可以一次性定位多个电表端子,再置入到上钎料设备中,进行自动上钎料和刮钎料工艺,上钎料效率大大提高。并且,设计了一种顶出治具20,将刮好钎料的端子一次性顶出,解决传统人工取出固难、效率低下的弊端。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表端子上钎料夹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表端子上钎料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定位夹具(10),包括底板(11)、立板(12)、斜板(13),该底板水平设置,该立板固定于底板的一侧上方,该斜板通过铰轴(14)连接于底板的另一侧,使底板、立板、斜板彼此之间形成三角形关系;该立板上设有一排定位槽(121),该底板上设有一排顶针孔(15),各顶针孔与定位槽形成一一对应;一顶出治具(20),包括支撑板(21)和安装于支撑板上的一排顶针(22),各顶针与顶针孔一一对应;当定位夹具放置在顶出治具之上,使顶针插入相应的顶针孔,将放置在定位槽中的端子向上推出下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表端子上钎料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定位夹具(10),包括底板(11)、立板(12)、斜板(13),该底板水平设置,该立板固定于底板的一侧上方,该斜板通过铰轴(14)连接于底板的另一侧,使底板、立板、斜板彼此之间形成三角形关系;该立板上设有一排定位槽(121),该底板上设有一排顶针孔(15),各顶针孔与定位槽形成一一对应;一顶出治具(20),包括支撑板(21)和安装于支撑板上的一排顶针(22),各顶针与顶针孔一一对应;当定位夹具放置在顶出治具之上,使顶针插入相应的顶针孔,将放置在定位槽中的端子向上推出下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表端子上钎料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13)的顶部内沿设有一贴合面(131),该贴合面与立板之间设有磁吸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湘文王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