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变形摩擦摆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8280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0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变形摩擦摆支座,包括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在所述上支座板上设有上滑面并安装有上滑块,在所述下支座板上设有下滑面并安装有下滑块,所述上滑块上设有上凹面,所述下滑块上设有与所述上凹面相适配的下凸面,且所述下凸面可在所述上凹面内滑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了橄榄球形状中座板的形式,而是采用上滑块和下滑块的配合结构,且下滑块的下凸面可在上滑块的上凹面内滑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加了下凸面和上凹面之间的滑动耗能,和固有的滑块在滑面内的滑动耗能,共同组成了二次耗能结构,可大大提高滑块消耗的地震能,提高支座的减隔震效果,通过下凸面和上凹面之间嵌合,可有效减小滑块之间的相对位移,减小支座的变形,使支座更易于复位。

A small deformation friction pendulum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变形摩擦摆支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变形摩擦摆支座。
技术介绍
传统的抗震方法设计主要是进行强度型、延性型的加固措施来增强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但是由于地震动的强随机性,这种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的结构设计可能不满足实际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性要求或超出预计导致浪费成本。而合理使用减隔震装置,通过延长结构的基本周期,降低地震力,同时通过阻尼、摩擦等机制消耗地震能量,往往能保证在罕遇地下结构物的完整性。设置摩擦摆减隔震,就是桥梁减震隔震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实用的方法。摩擦摆支座通过特定的弧面,利用一个简单的钟摆机理延长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通过高耐磨、耐高温和摩擦系数稳定可调的材料将地震能量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隔震及耗能的目的。双凹面摩擦摆与摩擦单摆支座的基本特性相似,不过前者分别在支座的顶面、底面设置摆式底座,系统的等效半径等于上下两个底座板的等效曲率半径之和减去中间滑块高。与性能相近的单摆支座相比,它可以大大减小支座总体尺寸,因此得到了更广泛的运用。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是在普通球型支座的基础上,用大半径球面摩擦副取代平面摩擦副,并设置剪力螺栓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支座。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小变形摩擦摆支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变形摩擦摆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座板(1)和下支座板(10),在所述上支座板(1)上设有上滑面(2)并安装有上滑块(3),在所述下支座板(10)上设有下滑面(6)并安装有下滑块(5),所述上滑块上设有上凹面(15),所述下滑块(5)上设有与所述上凹面(15)相适配的下凸面(4),且所述下凸面(4)可在所述上凹面(15)内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变形摩擦摆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座板(1)和下支座板(10),在所述上支座板(1)上设有上滑面(2)并安装有上滑块(3),在所述下支座板(10)上设有下滑面(6)并安装有下滑块(5),所述上滑块上设有上凹面(15),所述下滑块(5)上设有与所述上凹面(15)相适配的下凸面(4),且所述下凸面(4)可在所述上凹面(15)内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变形摩擦摆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凹面(15)和下凸面(4)均为半球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变形摩擦摆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块(5)在所述下凸面(4)周向还设有弧形面(11),所述弧形面(11)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下凸面(4)的曲率半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变形摩擦摆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凹面(15)上设有四氟乙烯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变形摩擦摆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凸面(4)上安装有不锈钢滑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变形摩擦摆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的周向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国庆李吉林张国安许敏王生涛游励晖徐勇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