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支撑部的过渡装置及板坯输送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8056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0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过渡装置,包括过渡装置主体部,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沿板坯输送方向设置在用于输送板坯的上游板坯输送带与用于输送板坯的下游板坯输送带之间。所述过渡装置还包括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以使得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沿所述板坯输送方向的整个表面在同一平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所述过渡装置的板坯输送系统。

Transition device and slab conveying system with support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ransition device, including a main part of the transition device, wherein the main part of the transition device is arranged along the conveying direction of the slab in the upstream slab conveyor belt for conveying the slab and between the downstream slab conveyor belt for conveying the slab. The transition device also includes a supporting part for supporting the main part of the transition device, so that the main part of the transition device is on the same surface along the entire surface of the slab conveying direction.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slab convey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transi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支撑部的过渡装置及板坯输送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板材制造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支撑部的过渡装置和包括该过渡装置的板坯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在人造板的连续压机生产线中,利用MDI胶等胶粘剂生产刨花板时,由于MDI胶等胶粘剂的初粘性很差,导致板坯在通过上游板坯输送带与下游板坯输送带的衔接处时,容易出现塌边、散坯和掉料等不良现象,板坯不能正常进入压机,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所以,在上游板坯输送带与下游板坯输送带之间的衔接处,怎样实现两者的有效连接,保证板坯能正常过渡,是需要解决的问题。CN204263300U公开了一种秸秆人造板坯输送过渡装置,在板坯输送带上游皮带与下游皮带节点之间,设置与皮带平面平行的物料滑送过渡板,使上游皮带的板坯料通过过渡板,水平滑送至下游皮带而保持其形态的稳定。CN105712049A公开了一种皮带输送机斜坡转角组合辊,所述组合辊由支架和安装在支架上的前后设定间距且辊面设定高差的两辊组成,安装在皮带输送机的进料端或出料端,使输送带在组合辊的两辊之间形成斜坡面,便于上下游输送机之间过渡板的无缝滑动对接或高低重合小落差对接,实现被送物料稳定过渡。然而,现有的过渡装置存在如下问题:由于长时间使用导致的蠕变以及板坯输送带(例如压机钢带)的温度影响,过渡装置出现下垂变形,使得板坯不能顺利平稳过渡,出现板坯变形、散坯、断裂和塌边等不良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过渡装置以及包括该过渡装置的板坯输送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过渡装置,包括过渡装置主体部,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沿板坯输送方向设置在用于输送板坯的上游板坯输送带与用于输送板坯的下游板坯输送带之间,所述过渡装置还包括: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以使得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沿所述板坯输送方向的整个表面在同一平面上。例如,所述支撑部的下表面接触所述下游板坯输送带,并且所述支撑部的上表面连接至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例如,所述下游板坯输送带为压机钢带,所述压机钢带在压机入口处具有预定的弧度,并且所述支撑部接触所述压机钢带的下表面与所述压机钢带在压机入口处的弧度相吻合。可选地,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为过渡板或过渡带。例如,所述支撑部包括至少两个支撑分部,所述至少两个支撑分部间隔地支撑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和/或,所述支撑部包括连续支撑部,所述连续支撑部连续地支撑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例如,所述至少两个支撑分部在沿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上;和/或,所述连续支撑部在沿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的长度方向上连续地设置在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上。例如,所述至少两个支撑分部在沿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的两侧和中间位置处;和/或,所述连续支撑部在沿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的长度方向上连续地设置在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上,并且所述连续支撑部在沿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或略小于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在沿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例如,所述过渡装置还包括安全机构,用于防止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和/或所述支撑部因意外而进入承载所述下游板坯输送带的下游设备。例如,所述安全机构包括拉力部件,所述拉力部件给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和/或所述支撑部施加远离所述下游设备的拉力。例如,所述拉力部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和/或所述支撑部,所述拉力部件的另一端连接至承载所述上游板坯输送带的上游设备、所述下游设备、固定至所述上游设备的固定架或固定至所述下游设备的固定架。可选地,所述拉力部件包括拉绳或钢丝绳。例如,所述安全机构还包括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拉力部件受到的拉力和/或所述拉力部件的变形量。例如,所述安全机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传感器连接至所述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传感器测量的所述拉力部件受到的拉力和/或所述拉力部件的变形量;以及,当所述拉力部件受到的拉力和/或所述拉力部件的变形量超过预设值时,发出报警信号和/或控制所述下游设备和/或所述上游设备停止运行。例如,所述拉力部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和/或所述支撑部,所述拉力部件的另一端连接至拉力部件座,所述拉力部件座通过移动机构连接至所述上游设备、所述下游设备、固定至所述上游设备的固定架或固定至所述下游设备的固定架,其中,所述拉力部件座借助所述移动机构移动,以调节所述拉力部件的拉力。例如,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拉力调节丝杆和拉力调节螺母,所述拉力调节螺母连接至所述拉力部件座,所述拉力调节丝杆与所述拉力调节螺母配合,以使所述拉力部件座移动。例如,所述过渡装置还包括高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沿高度方向的位置,其中,所述高度方向垂直于板坯输送方向和过渡装置主体部的长度方向。例如,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高度调节座、高度调节螺杆和高度调节螺母,所述高度调节座连接至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所述高度调节螺杆连接至所述高度调节座,所述高度调节螺母与所述高度调节螺杆配合,以调节所述高度调节座沿所述高度方向的位置;或者,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高度调节座、高度调节丝杆和高度调节螺母,所述高度调节座连接至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所述高度调节丝杆连接至所述高度调节座,所述高度调节螺母与所述高度调节丝杆配合,以调节所述高度调节座沿所述高度方向的位置。例如,所述过渡装置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相对于所述下游板坯输送带所在平面的角度。例如,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旋转轴和驱动机构,所述旋转轴连接至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所述驱动机构连接至所述旋转轴,以驱动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围绕所述旋转轴转动。例如,所述过渡装置还包括水平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沿板坯输送方向的位置。例如,所述水平调节机构包括水平调节座、水平调节螺杆和水平调节螺母,所述水平调节座连接至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所述水平调节螺杆连接至所述水平调节座,所述水平调节螺母与所述水平调节螺杆配合,以调节所述水平调节座沿所述水平方向的位置;或者,所述水平调节机构包括水平调节座、水平调节丝杆和水平调节螺母,所述水平调节座连接至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所述水平调节丝杆连接至所述水平调节座,所述水平调节螺母与所述水平调节丝杆配合,以调节所述水平调节座沿所述水平方向的位置。例如,所述水平调节机构还包括滑动轨道和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轨道连接至机架,所述滑动轴承连接至所述水平调节座,用于引导所述水平调节座沿所述滑动轨道移动。例如,所述过渡装置还包括安装部,用于将所述过渡装置安装至承载所述上游板坯输送带的机架或承载所述下游板坯输送带的机架上。例如,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与所述支撑部一体形成;或者,所述支撑部通过连接机构连接至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上;或者,所述支撑部通过焊接和/或粘结手段连接至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上。可选地,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和/或所述支撑部的材料包括钢、铜或纳米材料。可选地,所述上游板坯输送带为皮带运输机的皮带,和/或,所述下游板坯输送带为压机钢带。可选地,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包括皮带保护部,所述皮带保护部设置在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靠近所述皮带的一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板坯输送系统,包括上游板坯输送带、下游板坯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支撑部的过渡装置及板坯输送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渡装置,包括过渡装置主体部,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沿板坯输送方向设置在用于输送板坯的上游板坯输送带与用于输送板坯的下游板坯输送带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装置还包括: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以使得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沿所述板坯输送方向的整个表面在同一平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渡装置,包括过渡装置主体部,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沿板坯输送方向设置在用于输送板坯的上游板坯输送带与用于输送板坯的下游板坯输送带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装置还包括: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以使得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沿所述板坯输送方向的整个表面在同一平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下表面接触所述下游板坯输送带,并且所述支撑部的上表面连接至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板坯输送带为压机钢带,所述压机钢带在压机入口处具有预定的弧度,并且所述支撑部接触所述压机钢带的下表面与所述压机钢带在压机入口处的弧度相吻合。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为过渡板或过渡带。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至少两个支撑分部,所述至少两个支撑分部间隔地支撑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和/或,所述支撑部包括连续支撑部,所述连续支撑部连续地支撑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支撑分部在沿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上;和/或,所述连续支撑部在沿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的长度方向上连续地设置在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支撑分部在沿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的两侧和中间位置处;和/或,所述连续支撑部在沿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的长度方向上连续地设置在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上,并且所述连续支撑部在沿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或略小于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在沿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装置还包括安全机构,用于防止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和/或所述支撑部因意外而进入承载所述下游板坯输送带的下游设备。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机构包括拉力部件,所述拉力部件给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和/或所述支撑部施加远离所述下游设备的拉力。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部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和/或所述支撑部,所述拉力部件的另一端连接至承载所述上游板坯输送带的上游设备、所述下游设备、固定至所述上游设备的固定架或固定至所述下游设备的固定架。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部件包括拉绳或钢丝绳。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机构还包括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拉力部件受到的拉力和/或所述拉力部件的变形量。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机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传感器连接至所述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传感器测量的所述拉力部件受到的拉力和/或所述拉力部件的变形量;以及,当所述拉力部件受到的拉力和/或所述拉力部件的变形量超过预设值时,发出报警信号和/或控制所述下游设备和/或所述上游设备停止运行。14.根据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部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过渡装置主体部和/或所述支撑部,所述拉力部件的另一端连接至拉力部件座,所述拉力部件座通过移动机构连接至所述上游设备、所述下游设备、固定至所述上游设备的固定架或固定至所述下游设备的固定架,其中,所述拉力部件座借助所述移动机构移动,以调节所述拉力部件的拉力。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拉力调节丝杆和拉力调节螺母,所述拉力调节螺母连接至所述拉力部件座,所述拉力调节丝杆与所述拉力调节螺母配合,以使所述拉力部件座移动。1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治美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生态板业信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