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7846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送线装置,转盘、多个夹线机构、送线机构及与所述夹线机构个数相等的管材通道,其中,各所述夹线机构沿所述转盘的圆周分布,各所述夹线机构在随所述转盘转动过程中能够依次正对所述送线机构;各所述管材通道设置在所述转盘上并分别与各所述夹线机构一一对应,且各所述管材通道的一端分别正对各所述夹线机构、另一端远离所述转盘表面并逐渐向所述转盘的轴心线靠拢;所述送线机构位于所述转盘侧边,用于输送线束、使所述线束穿过与之正对的所述夹线机构并推入相应的所述管材通道中、切断线束,且对应的所述夹线机构在所述送线机构切断线束时夹紧所述线束。

A feeder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ire feeding device, turntable, a plurality of wire clamping mechanism and a wire feeding mechanism and the clamping mechanism is equal to the number of the pipe channel, wherein each of the wire clamping mechanism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wheel distribution, each of the wire clamping mechanism for rotating with the process enough in turn is opposite to the wire feeding mechanism; the pipe passage is arranged on the turntable and respectively and the corresponding wire clamping mechanism, and the end of each of the channels respectively on each of the pipe clamping mechanism and the other end is far away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turntable and gradually move closer to the axis of the turntable; the the wire feeding mechanism is positioned on the rotary side for conveying the wiring harness, the harness through and facing the wire clamping mechanism and the pipe into the corresponding channel, cut off the wire harness, and corresponding to the wire clamping mechanism in the The wire harness is clamped when the wire feeding mechanism cuts the wire har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送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同轴线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送线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同轴线自动加工过程中,目前自动加工的过程是:送线机构将同轴线送至其后面剥线工位、剥线工位后面的沾锡工位对同轴线进行沾锡、沾锡工位后面的端子铆压工位对同轴线进行铆压。可见,目前的加工方式只能依直线式的流水方式依次进行,在其中一个工位工作时,其他工位处于等待状态,各工位上不能同时加工,大大影响了同轴线的加工效率,同时,直线式的流水加工线占用空间较大。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送线装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送线装置,能够输送、切断同轴线,将同轴线向远离地面的方向推送,并使切断后的同轴线沿圆周分布,大大节省了空间,能够方便各同轴线的加工工位同时工作,以提高加工效率。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送线装置,包括转盘、多个夹线机构、送线机构及与所述夹线机构个数相等的管材通道,其中,各所述夹线机构沿所述转盘的圆周分布,各所述夹线机构在随所述转盘转动过程中能够依次正对所述送线机构;各所述管材通道设置在所述转盘上并分别与各所述夹线机构一一对应,且各所述管材通道的一端分别正对各所述夹线机构、另一端远离所述转盘表面并逐渐向所述转盘的轴心线靠拢;所述送线机构位于所述转盘侧边,用于输送线束、使所述线束穿过与之正对的所述夹线机构并推入相应的所述管材通道中、切断线束,且对应的所述夹线机构在所述送线机构切断线束时夹紧所述线束。进一步的,送线机构包括底座、输线组件及切线组件,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所述输线组件及所述切线组件的立板,其中,所述输线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立板上的进线口、与所述进线口同轴的两个过线管、位于两个所述过线管之间的两组相对的皮带轮组,驱动所述皮带轮组转动的电机,其中一个所述过线管靠近所述进线口、另一个所述过线管靠近所述切线组件处;所述切线组件包括上下相对的上刀片和下刀片、驱动所述上刀片和所述下刀片开合的第一夹爪气缸,所述上刀片与所述下刀片闭合后的孔的中心线与所述过线管的中心线重合。进一步的,所述立板上还设有位于所述切线组件前端的夹线组件,所述夹线组件包括左右相对的左夹线板和右夹线板、驱动所述左夹线板和所述右夹线板开合的第二夹爪气缸,所述左夹线板和所述右夹线板闭合后的孔的中心线与所述上刀片与所述下刀片闭合后的孔的中心线重合。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驱动所述立板相对所述转盘往复移动的直线模组。进一步的,所述夹线机构包括底板、线缆支撑块、两个第一气缸、两个夹板,其中,所述底板安装在所述转盘边缘上;所述线缆支撑块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两个所述第一气缸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线缆支撑块两侧,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板相互靠拢或相互分离;两个所述夹板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两个所述夹板相对的端面上设有线缆卡槽,两个所述夹板靠拢于所述线缆支撑块上,且两个所述夹板靠拢后,两个所述线缆卡槽与所述线缆支撑块之间围合成线缆夹持口,所述线缆夹持口的中心线与所述左夹线板和所述右夹线板闭合后的孔的中心线重合。进一步的,所述转盘上垂直连接有与之同轴的管材支撑柱,所述管材支撑柱外周上设有与之同轴的卡环,所述卡环周缘均匀分布有与所述管材通道个数相等的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卡持所述管材通道。进一步的,所述转盘的圆周均匀分布有与所述夹线机构个数相等的过线座,所述过线座上设有贯穿其的过线孔,所述过线孔一端正对相应的所述夹线机构、另一端与所述管材通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转盘上设有与所述夹线机构的位置一一对应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上设有定位孔;所述送线装置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位于转盘下方的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且朝向所述转盘的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连接的导杆,当所述导杆在所述第二气缸的驱动下插进所述定位孔内时,对所述夹线机构进行定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利用送线机构将同轴线推入均匀分布在转盘上的管材通道中,然后切断,将同轴线导向到远离地面的方向,可防止绕线,节省空间,便于沿转盘分布的其他加工工位同时对同轴线进行加工,可大大提高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送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送线装置中的送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送线装置中的夹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夹线机构中的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送线装置中的转盘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送线装置中的过线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送线装置中的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转盘,101-安装孔,102-定位件,103-管材通道,104-管材支撑柱,105-卡环,106-卡槽,300-夹线机构,301-底板,302-线缆支撑块,303-第一气缸,304-夹板,305-线缆卡槽,400-定位机构,401-支架,402-第二气缸,403-导杆,500-同轴线,800-送线机构,801-底座,802-立板,803-进线口,804-过线管,805-皮带轮组,806-电机,807-上刀片,808-下刀片,809-第一夹爪气缸,810-左夹线板,811-右夹线板,812-第二夹爪气缸,813-直线模组,900-过线座,901-过线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送线装置,包括:转盘100、多个夹线机构300、送线机构800及与夹线机构300个数相等的管材通道103,其中,各夹线机构300沿转盘100的圆周分布,各夹线机构300在随转盘100转动过程中能够依次正对送线机构800;各管材通道103设置在转盘100上并分别与各夹线机构300一一对应,且各管材通道103的一端分别正对各夹线机构300、另一端远离转盘100表面并逐渐向转盘100的轴心线靠拢;送线机构800位于转盘100侧边,用于输送线束(同轴线)、使线束穿过与之正对的夹线机构300并推入相应的管材通道103中、切断线束,且对应的夹线机构300在送线机构800切断线束时夹紧线束。具体的,如图2所示,送线机构800包括底座801、输线组件、切线组件及夹线组件,底座801上设有安装输线组件、切线组件及夹线组件的立板802,其中,输线组件包括设置在立板802上的进线口803、与进线口803同轴的两个过线管804、位于两个过线管804之间的两组相对的皮带轮组805,驱动皮带轮组805转动的电机806,其中一个过线管804靠近进线口803、另一个过线管804靠近切线组件处;切线组件包括上下相对的上刀片807和下刀片808、驱动上刀片807和下刀片808开合的第一夹爪气缸809,上刀片807与下刀片808闭合后的孔的中心线与过线管804的中心线重合;夹线组件位于切线组件前端,包括左右相对的左夹线板810和右夹线板811、驱动左夹线板810和右夹线板811开合的第二夹爪气缸812,左夹线板810和右夹线板811闭合后的孔的中心线与上刀片807与下刀片808闭合后的孔的中心线重合。即,电机806带动两组皮带轮组805转动以夹持同轴线,并将同轴线推入转盘100上对应的管材通道103中,当推送到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送线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多个夹线机构、送线机构及与所述夹线机构个数相等的管材通道,其中,各所述夹线机构沿所述转盘的圆周分布,各所述夹线机构在随所述转盘转动过程中能够依次正对所述送线机构;各所述管材通道设置在所述转盘上并分别与各所述夹线机构一一对应,且各所述管材通道的一端分别正对各所述夹线机构、另一端远离所述转盘表面并逐渐向所述转盘的轴心线靠拢;所述送线机构位于所述转盘侧边,用于输送线束、使所述线束穿过与之正对的所述夹线机构并推入相应的所述管材通道中、切断线束,且对应的所述夹线机构在所述送线机构切断线束时夹紧所述线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多个夹线机构、送线机构及与所述夹线机构个数相等的管材通道,其中,各所述夹线机构沿所述转盘的圆周分布,各所述夹线机构在随所述转盘转动过程中能够依次正对所述送线机构;各所述管材通道设置在所述转盘上并分别与各所述夹线机构一一对应,且各所述管材通道的一端分别正对各所述夹线机构、另一端远离所述转盘表面并逐渐向所述转盘的轴心线靠拢;所述送线机构位于所述转盘侧边,用于输送线束、使所述线束穿过与之正对的所述夹线机构并推入相应的所述管材通道中、切断线束,且对应的所述夹线机构在所述送线机构切断线束时夹紧所述线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送线机构包括底座、输线组件及切线组件,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所述输线组件及所述切线组件的立板,其中,所述输线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立板上的进线口、与所述进线口同轴的两个过线管、位于两个所述过线管之间的两组相对的皮带轮组,驱动所述皮带轮组转动的电机,其中一个所述过线管靠近所述进线口、另一个所述过线管靠近所述切线组件处;所述切线组件包括上下相对的上刀片和下刀片、驱动所述上刀片和所述下刀片开合的第一夹爪气缸,所述上刀片与所述下刀片闭合后的孔的中心线与所述过线管的中心线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上还设有位于所述切线组件前端的夹线组件,所述夹线组件包括左右相对的左夹线板和右夹线板、驱动所述左夹线板和所述右夹线板开合的第二夹爪气缸,所述左夹线板和所述右夹线板闭合后的孔的中心线与所述上刀片与所述下刀片闭合后的孔的中心线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线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云超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雷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