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7523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源滤波器,包含屏蔽壳体,屏蔽壳体内设有第一滤波电路板与第二滤波电路板,屏蔽壳体的同一侧壁上设有分别与第一滤波电路板、第二滤波电路板的输入端、输出端对应相连的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滤波电路板包含共模滤波电感L1、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所述第二滤波电路板包含共模滤波电感L1’、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所述共模滤波电感L1与共模滤波电感L1’均为单磁环共模滤波电感,其对应绕制共模滤波电感所使用的线径大于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共模滤波器L2’与共模滤波器L3’中绕制电感所使用的线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紧凑,体积小巧,便于使用。

A power filt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ower supply filter, comprising a shield shell, shielding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ilter circuit board and the second filter circuit board, one side wall of the shielding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 filter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ircuit board, second filter circuit board input end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terminal should be connected to the first filter; the circuit board includes common mode filter inductance L1, L2, L3 common mode filter common mode filter, filter capacitor C1 and capacitance C2, the second filter circuit board contains common mode filter inductor L1, common mode filter L2 ', L3', common mode filter and filter capacitor filter capacitor C1 'C2'; the common mode inductance and L1 common mode filter inductor L1 'is a single loop common mode filter inductor, the winding inductance of common mode filter used line diameter greater than L2, L3 common mode filter common mode filter, common mod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compact siz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the line diameter used for winding the inductor in filter L2 'and common mode filter L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滤波器
本技术涉及滤波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滤波器。
技术介绍
通常情况下电子设备内部的输入部分设有滤波模块,但在电子对抗情况下,输出供电的电源所受影响最大,电子设备本身自带的滤波模块难以满足滤波强度要求,因此需要外置滤波器使用;而现有的单滤波器体积较大,在需要两个滤波器使用时往往需要外接连线,影响滤波输出效果,且在狭小工作空间下难以可靠固定安装,影响使用效果,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滤波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体积小巧,便于使用的电源滤波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源滤波器,包含屏蔽壳体,屏蔽壳体内设有第一滤波电路板与第二滤波电路板,屏蔽壳体的同一侧壁上设有分别与第一滤波电路板、第二滤波电路板的输入端、输出端对应相连的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滤波电路板包含共模滤波电感L1、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所述第二滤波电路板包含共模滤波电感L1’、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其中,第一滤波电路板上的共模滤波电感L1、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顺序串联,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相互并联于共模滤波电感L1与共模滤波器L2的连接端;第二滤波电路板上的共模滤波电感L1’、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顺序串联,第二滤波电路板上的共模滤波电感L1’、共模滤波器L2’与共模滤波器L3’顺序串联,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相互并联于共模滤波电感L1’与共模滤波器L2’的连接端;所述共模滤波电感L1与共模滤波电感L1’均为单磁环共模滤波电感,其对应绕制共模滤波电感所使用的线径大于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共模滤波器L2’与共模滤波器L3’中绕制电感所使用的线径;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共模滤波器L2’与共模滤波器L3’均为集成式共模滤波器;在第一滤波电路板上,共模滤波器L2与共模滤波器L3在同一侧,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在同一侧,滤波电容C1、滤波电容C2所在边的延长线与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所在边的延长线垂直相交并形成半包围结构;共模滤波电感L1处于由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所形成半包围结构的开放端,并紧邻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在第二滤波电路板上,共模滤波器L2’与共模滤波器L3’在同一侧,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在同一侧,滤波电容C1’、滤波电容C2’所在边的延长线与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所在边的延长线垂直相交并形成半包围结构;共模滤波电感L1’处于由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所形成半包围结构的开放端,并紧邻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本技术集成了两个滤波器在一个屏蔽壳体上,第一滤波电路板与第二滤波电路板的结构设计也减少了电路板的面积,从而整体上得以将滤波器的体积减小;由于输入输出端均设在同一侧,一方面方便连线使用,另一方面,不必在滤波电路板上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输入端子、输出端子,也不必再以手焊接线的方式引出到外部增加接线预留冗余度的空间,便于滤波器的结构缩小;第一滤波电路板及第二滤波电路板上,输入级采用了大线径绕制的共模滤波电感,配合两个并联的滤波电容,使得滤波器能吸收及承受较大的电磁干扰冲击;另外,屏蔽壳体的两个独立屏蔽腔室的设计也有助于减少电磁干扰,以及产生的二次外泄辐射,即使在电子对抗的环境下,也能很好的满足电磁兼容与电磁滤波的功能。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⑴、结构紧凑,体积小巧,便于使用;⑵、滤波效果与电磁兼容性都好;⑶、屏蔽壳体内整体灌满导热绝缘胶后,导热绝缘胶与滤波电路板成为整体,既稳固可靠,还避免了螺钉安装结构需要增加的壳体空间,减小了滤波器体积。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电源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第一滤波电路板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源滤波器,包含屏蔽壳体,如图1所示,屏蔽壳体由下盖1与上盖2组成,下盖1内空间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101与第二腔室102,在第一腔室101中设有第一滤波电路板11,在第二腔室102中设有第二滤波电路板12,在下盖1的同一侧壁上设有分别与第一滤波电路板11、第二滤波电路板12的输入端、输出端对应相连的接线端子3;第一滤波电路板11包含共模滤波电感L1、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所述第二滤波电路板12包含共模滤波电感L1’、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如图2所示,其中,第一滤波电路板上的共模滤波电感L1、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顺序串联,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相互并联于共模滤波电感L1与共模滤波器L2的连接端;第二滤波电路板12的连接方式与第一滤波电路板11的连接方式相同,第二滤波电路板12上的共模滤波电感L1’、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顺序串联,第二滤波电路板上的共模滤波电感L1’、共模滤波器L2’与共模滤波器L3’顺序串联,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相互并联于共模滤波电感L1’与共模滤波器L2’的连接端;所述共模滤波电感L1与共模滤波电感L1’均为单磁环共模滤波电感,其对应绕制共模滤波电感所使用的线径大于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共模滤波器L2’与共模滤波器L3’中绕制电感所使用的线径,用于吸收大功率或干扰强度较大的杂波;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共模滤波器L2’与共模滤波器L3’均为集成式共模滤波器,用于吸收较小功率或经过前级滤波后余下的杂波;在第一滤波电路板11上,共模滤波器L2与共模滤波器L3在同一侧,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在同一侧,滤波电容C1、滤波电容C2所在边的延长线与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所在边的延长线垂直相交并形成半包围结构;共模滤波电感L1处于由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所形成半包围结构的开放端,并紧邻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在第二滤波电路板12上,共模滤波器L2’与共模滤波器L3’在同一侧,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在同一侧,滤波电容C1’、滤波电容C2’所在边的延长线与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所在边的延长线垂直相交并形成半包围结构;共模滤波电感L1’处于由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所形成半包围结构的开放端,并紧邻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第一滤波电路板11与第二滤波电路板12上的元件布置方式有效利用了空间,减少了第一滤波电路板的面积,针对不同输入级要求也便于更换共模滤波电感L1与共模滤波电感L1’;使用时,将第一滤波电路板11置于第一腔室101,第二滤波电路板12置于第二腔室后,灌满导热绝缘胶,再将上盖2与下盖1固定连接合为一个完整的屏蔽壳体即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源滤波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滤波器,包含屏蔽壳体,其特征在于:屏蔽壳体内设有第一滤波电路板与第二滤波电路板,屏蔽壳体的同一侧壁上设有分别与第一滤波电路板、第二滤波电路板的输入端、输出端对应相连的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滤波电路板包含共模滤波电感L1、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所述第二滤波电路板包含共模滤波电感L1’、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其中,第一滤波电路板上的共模滤波电感L1、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顺序串联,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相互并联于共模滤波电感L1与共模滤波器L2的连接端;第二滤波电路板上的共模滤波电感L1’、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顺序串联,第二滤波电路板上的共模滤波电感L1’、共模滤波器L2’与共模滤波器L3’顺序串联,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相互并联于共模滤波电感L1’与共模滤波器L2’的连接端;所述共模滤波电感L1与共模滤波电感L1’均为单磁环共模滤波电感,其对应绕制共模滤波电感所使用的线径大于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共模滤波器L2’与共模滤波器L3’中绕制电感所使用的线径;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共模滤波器L2’与共模滤波器L3’均为集成式共模滤波器;在第一滤波电路板上,共模滤波器L2与共模滤波器L3在同一侧,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在同一侧,滤波电容C1、滤波电容C2所在边的延长线与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所在边的延长线垂直相交并形成半包围结构;共模滤波电感L1处于由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所形成半包围结构的开放端,并紧邻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在第二滤波电路板上,共模滤波器L2’与共模滤波器L3’在同一侧,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在同一侧,滤波电容C1’、滤波电容C2’所在边的延长线与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所在边的延长线垂直相交并形成半包围结构;共模滤波电感L1’处于由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所形成半包围结构的开放端,并紧邻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滤波器,包含屏蔽壳体,其特征在于:屏蔽壳体内设有第一滤波电路板与第二滤波电路板,屏蔽壳体的同一侧壁上设有分别与第一滤波电路板、第二滤波电路板的输入端、输出端对应相连的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滤波电路板包含共模滤波电感L1、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所述第二滤波电路板包含共模滤波电感L1’、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其中,第一滤波电路板上的共模滤波电感L1、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顺序串联,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相互并联于共模滤波电感L1与共模滤波器L2的连接端;第二滤波电路板上的共模滤波电感L1’、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顺序串联,第二滤波电路板上的共模滤波电感L1’、共模滤波器L2’与共模滤波器L3’顺序串联,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相互并联于共模滤波电感L1’与共模滤波器L2’的连接端;所述共模滤波电感L1与共模滤波电感L1’均为单磁环共模滤波电感,其对应绕制共模滤波电感所使用的线径大于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共模滤波器L2’与共模滤波器L3’中绕制电感所使用的线径;共模滤波器L2、共模滤波器L3,共模滤波器L2’与共模滤波器L3’均为集成式共模滤波器;在第一滤波电路板上,共模滤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韦翰梁异荣任添翔杨雨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