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避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7445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树避雷装置,针对固定时会对树体造成损伤的问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基座,基座铰接有套管,套管插接有绝缘柱,绝缘柱的端部设有避雷针,基座设有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均可拆卸更换。通过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抵紧树体,基座固定在树体上,通过在套管上插接绝缘柱以延长避雷针高度,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有多种规格,根据树体不同时间段的实际情况更换,以更好的保护树体,减少装置对树体的损伤。

Large tree lightning arr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树避雷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植物避雷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大树避雷装置。
技术介绍
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在被保护物顶端安装一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避雷针规格必须符合GB标准,每一个防雷类别需要的避雷针高度规格都不一样。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参照图1,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大树避雷装置,它包括避雷针1以及固定连接在避雷针上的两个固定圈11,通过固定圈11包围树体以将避雷针1固定在树体的高处,通过避雷针1接电以达到避雷效果。这种大树避雷装置虽然能实现避雷作用,但其通过固定圈包围树体以固定,由于固定圈的刚性,大树在生长过程中会变粗,而固定圈无法跟随大树变化而变化,可能在大树生长的过程中树体被固定圈勒出勒痕,有损树体健康,还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树避雷装置,具有固定在树体上且减少损伤树体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树避雷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铰接有套管,所述套管插接有绝缘柱,所述绝缘柱的端部设有避雷针,所述基座长度方向一端设有多向转动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基座之间连接有第一万向节,所述基座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设有多向转动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基座之间连接有第二万向节,所述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均可拆卸更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树体中树干与树枝之间的角度相对稳定的特点,通过第一支撑板抵紧树干,通过第二支撑板抵紧树枝,使得基座两端同时受到树体的支撑力以固定在树体上,通过第一万向节使得第一支撑板可多向转动同时通过第二万向节使得第二支撑板可多向转动,使得避雷装置可适应各种形状的树体,由于避雷装置通过抵紧树体以固定,在树体长大变粗时会驱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远离树体,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远离树体的过程中与基座发生角度变化,通过第一万向节和第二万向节抵消支撑板与基座的角度限制,减少支撑板对树体的作用力,使得装置对树体的损伤降低。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包括与树体半径配合的圆弧形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圆弧形板与树体的半径配合使得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分别与所支撑的树体更好的贴合,使得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在树体上更稳固,提高对基座的支撑效果。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均可拆卸更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有多种规格,可根据树体不同时间段的实际情况更换,以更好的保护树体,减少装置固定在树体上时对树体的损伤。优选的,所述基座上还设有包围树体的固定件,所述基座的下端还连接有夹持树体以固定基座的夹持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件包围树体,提高基座固定在树体上的稳定性,通过夹持件夹持树体,进一步提高基座固定在树体上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分别沿基座宽度方向两端延伸的皮带,两段所述皮带的端部设有配合使用的连接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段皮带分别从树体的两边包围树体并通过连接件将皮带连接,操作方便,同时通过皮带的弹性性质,减少皮带固定基座时对树体产生的刚性拉力,减少对树体的损伤。优选的,所述皮带的端部与连接件之间设有弹性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皮带与连接件之间的弹性件进一步提高固定件的弹性性质,进一步减少固定件在固定基座时对树体的刚性拉力,进一步减少对树体的损伤。优选的,所述夹持件包括至少两个的夹持板,相邻所述夹持板同时贯穿设有第一螺纹紧固件,所述夹持板还贯穿设有抵紧基座以固定的第二螺纹紧固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夹持板夹持树体以进一步固定基座,通过第一螺纹紧固件调节相邻夹持板的距离,以调节相邻夹持板恰好夹持树体,且对树体维持较少的夹持力,减少对树体的损伤,通过第二螺纹紧固件抵紧基座以使基座与夹持件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基座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内凹的板面上设有第一缓冲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缓冲层缓冲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对树体的作用力,进一步减少对树体的损伤。优选的,所述夹持板夹持树体的板面上设有第二缓冲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缓冲层缓冲夹持板对树体的作用力,进一步减少对树体的损伤。优选的,所述套管上贯穿设有抵紧绝缘柱的第四螺纹紧固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四螺纹紧固件抵紧绝缘柱以限制绝缘柱掉出套管外,提高绝缘柱在基座上的稳定性,进而提高避雷针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与树体的连接为非刚性连接,减少固定在树体上时对树体的损伤,缓冲装置对树体的作用力,提高装置在树体上的稳定性,配件可更换,适用性广等。附图说明图1为市场上使用的大树避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大树避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实在新型中大叔避雷装置的装配示意图;图6为图5中C部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避雷针;11、固定圈;2、基座;21、套管;211、第四螺纹紧固件;22、第一支撑板;221、第一缓冲层;23、第二支撑板;231、第二缓冲层;24、第一万向节;241、第三螺纹紧固件;25、第二万向节;26、第五螺纹紧固件;3、固定件;31、皮带;32、连接件;321、卡槽;322、卡扣;33、弹性件;4、夹持件;41、第一螺纹紧固件;411、螺母;412、螺栓;42、第二螺纹紧固件;421、弹簧垫片;43、夹持板;431、第三缓冲层;5、避雷组件;51、绝缘柱;52、接地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大树避雷装置,参照图2、图3以及图6,包括基座2,基座2为矩形管体,基座2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万向节24,第一万向节24远离基座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2,第一支撑板22凸起的一面与第一万向节24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22与第一万向节24通过螺钉连接,其他实施例中可采用卡接、螺纹连接等,基座2远离第一支撑板2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万向节25,第二万向节25远离基座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23,第二支撑板23与第二万向节25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板23与第二万向节25通过螺钉连接,其他实施例中可采用卡接、螺纹连接等,第一万向节24与第二万向节25均为十字轴式万向节,第一万向节24上贯穿设有抵紧两端转轴(图中未示出)以限制转动的第三螺纹紧固件241,第二万向节25与第一万向节24设置一致,第一支撑板22与第二支撑板23均为圆弧形板,且圆弧为劣弧,第一支撑板22与第二支撑板23有多种不同半径的规格以适用于不同粗细的树体,第一支撑板22与第二支撑板23均可拆卸更换,由于树体中树干与树枝或树枝与树枝之间的角度相对固定,通过第一支撑板22与第二支撑板23分别支撑在树干与树枝或相邻树枝上以支撑并固定基座2在树体上。参照图2以及图4,基座2上还设有固定件3,固定件3包括基座2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的皮带31,皮带31共两段,皮带3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大树避雷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树避雷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基座(2),所述基座(2)上设有避雷组件(5),所述基座(2)长度方向一端设有多向转动的第一支撑板(22),所述第一支撑板(22)与基座(2)之间连接有第一万向节(24),所述基座(2)远离第一支撑板(22)的一端设有多向转动的第二支撑板(23),所述第二支撑板(23)与基座(2)之间连接有第二万向节(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树避雷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基座(2),所述基座(2)上设有避雷组件(5),所述基座(2)长度方向一端设有多向转动的第一支撑板(22),所述第一支撑板(22)与基座(2)之间连接有第一万向节(24),所述基座(2)远离第一支撑板(22)的一端设有多向转动的第二支撑板(23),所述第二支撑板(23)与基座(2)之间连接有第二万向节(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树避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支撑板(22)与第二支撑板(23)包括与树体半径配合的圆弧形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树避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支撑板(22)以及第二支撑板(23)均可拆卸更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树避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基座(2)上还设有包围树体的固定件(3),所述基座(2)的下端还连接有夹持树体以固定基座(2)的夹持件(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广荣何世庆龚志勤刘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飘之绿名木古树保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