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轨电车与共享单车一体化换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47279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互联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有轨电车与共享单车一体化换乘系统;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控制中心和用户接口;基于互联网采集共享单车站点处共享单车的租赁数据和有轨电车客流及换乘数据;根据采集到的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确定有轨电车换乘用户对共享单车在数量方面的需求数据,以及时间及空间上的需求分布特征数据,构建共享单车与有轨电车组合出行的用户使用意向模型;将有轨电车客流实时数据和换乘实时数据作为输入,输出相匹配的共享单车站点设置数据以及共享单车数量并通过用户接口提供给用户;借助于互联网实现了共享单车与有轨电车的并网运行,提高了共享单车的使用效率,通过构建一体化的换乘模式提高居民出行便捷性。

Tram and sharing single vehicle integrated transfer system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ternet plus, discloses an Internet based tram and bicycle sharing of integrated transfer system; the system comprises a data acquisition unit, control center and user interface; Internet sharing site collection bike bicycle rental data sharing and tram passenger flow and transfer based on the data according to the collected data;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time and space to determine the tram ride on the bike sharing user demand in terms of the amount of data, the demand distribution data and the time and space, building use intention model sharing bicycles and tram users will travel; tram passenger transfer real-time data and real-time data as input and output matching the bike sharing site settings and share data and provide the number bicycle with the help of the user through the user interface; The Internet has realized the grid connected operation of shared cars and trams, improved the efficiency of sharing bicycles, and improved the convenience of residents' travel by constructing an integrated transfer m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轨电车与共享单车一体化换乘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力学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有轨电车与共享单车一体化换乘系统以及与有轨电车客流量匹配的共享单车配置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交通拥堵、空气污染、雾霾等问题逐渐加剧,有轨电车凭借安全、节能环保和舒适等优势逐渐受到国内外众多城市的青睐。有轨电车作为公共交通的一种,由于本身条件的限制,难以提供门到门的服务。如何有效解决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关系到居民出行便捷性,影响着有轨电车的吸引力。作为一种“低碳交通、绿色出行”交通模式,公共自行车以其短距离接驳的优势与有轨电车组合,成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方式。然而受租借系统稳定性差、布局不合理等因素,租赁点锁桩满员无法还车或锁桩无车可租现象普遍。共享单车,基于互联网技术,摒弃了成本颇高的锁止器,在还车地点设置一个虚拟的“电子围栏”,使得停车数量不受限制;用户利用手机APP可完成借车和附近站点车辆查询等,极大提高了出行便捷性。共享单车最早在2014年出现,至今仅有两年的时间,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以OFO共享单车和摩拜单车为代表的“共享单车”模式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中普遍流行。现有共享单车系统存在以下缺点:1、几乎都是独立运营,没有实现与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并网;2、不能很好的预测客流量,实现站点的优化布设。共享单车这种交通新兴事物的发展理念、运营模式均在不断变化调整过程中,对将其与有轨电车相结合构建一体化的换乘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为出行换乘提供无缝衔接具有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有轨电车与共享单车一体化换乘系统以及与有轨电车客流量匹配的共享单车配置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共享单车站点布设和共享单车数量不合理的问题,将共享单车与有轨电车相结合,构建一体化的换乘模式,提高居民出行便捷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有轨电车与共享单车一体化换乘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数据采集单元、控制中心和用户接口;其中,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共享单车的租赁数据、用户使用数据、以及有轨电车客流数据和换乘数据;控制中心用于根据采集到的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确定有轨电车换乘用户对共享单车的数量需求数据,以及有轨电车换乘用户对共享单车在时间及空间上的需求分布特征数据,以此构建共享单车与有轨电车组合出行的用户使用意向模型;并用于基于该用户使用意向模型,将有轨电车客流实时数据和换乘实时数据作为输入,输出相匹配的共享单车站点设置数据以及共享单车数量;用户接口则用于向用户提供共享单车站点设置数据以及共享单车数量。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基于上述的换乘系统,提供了一种与有轨电车客流量匹配的共享单车配置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共享单车用户使用数据,根据用户使用数据获取共享单车使用数据,确定影响共享单车与有轨电车组合出行的外部影响因素,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获取用户需求数据及需求分布特征,依此构建共享单车与有轨电车组合出行的用户使用意向模型;(2)基于用户使用意向模型,将有轨电车客流数据作为输入,输出与客流数量匹配的共享单车站点设置数据以及共享单车数量;共享单车管理端可根据该共享单车站点设置数据以及共享单车数量来相应的投放共享单车;(3)将共享单车站点设置数据以及共享单车数量发送到用户接口,以供用户选择;用户可在用户终端采用现有的共享单车APP来获取可与有轨电车直接接驳的共享单车站点数据以及共享单车数量。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有轨电车与共享单车一体化换乘系统,无需改造现有的系统及设备,基于互联网获取并选择有轨电车的客流、换成数据以及共享单车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获取用户需求数据及需求分布特征,建立共享单车与有轨电车组合出行的用户使用意向模型,实现根据有轨电车客流数据及换乘数据来预测与有轨电车客流数据及换乘数据匹配的共享单车站点设置数据以及共享单车数量;达到共享单车站点位置以及共享单车数量与有轨电车客流数量的匹配,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有轨电车与共享单车一体化换乘系统,借助于互联网实现了共享单车与有轨电车的并网运行,提高了共享单车的使用效率;(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有轨电车与共享单车一体化换乘系统,整合现有交通方式各自的优势特点,通过构建一体化的换乘模式,为提供门到门的服务提供的解决方案,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有轨电车与共享单车一体化换乘系统的实际应用场景之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有轨电车与共享单车一体化换乘系统的实际应用场景之一;图3是用户使用场景示意图之一;图4是用户使用场景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有轨电车与共享单车一体化换乘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数据采集单元、控制中心和用户接口;其中,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共享单车的租赁数据、用户使用数据、以及有轨电车客流数据和换乘数据;控制中心用于根据采集到的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确定有轨电车换乘用户对共享单车的数量需求数据,以及有轨电车换乘用户对共享单车在时间及空间上的需求分布特征数据,以此构建共享单车与有轨电车组合出行的用户使用意向模型;并用于基于该用户使用意向模型,将有轨电车客流实时数据和换乘实时数据作为输入,输出相匹配的共享单车站点设置数据以及共享单车数量。用户接口则用于向用户提供共享单车站点设置数据以及共享单车数量。其中,用户使用意向模型可基于神经网络来构建和训练,获得具有自学习功能的模型;也可通过改进熵权TOPSIS法来建立;现已有较为成熟的相关技术,本处不再赘述。如图1所示意的,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有轨电车与共享单车一体化换乘系统的实际应用场景,换乘系统应用于包括有轨电车车站、共享单车站点、互联网、用户终端、共享单车的场景中;以互联网为中心,有轨电车车站与共享单车站点均连接到互联网,通过互联网与换乘系统的控制中心相连;基于上述的换乘系统的与有轨电车客流量匹配的共享单车配置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共享单车用户使用数据,根据用户使用数据获取共享单车使用数据,确定影响共享单车与有轨电车组合出行的外部影响因素,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获取用户需求数据及需求分布特征,依此构建共享单车与有轨电车组合出行的用户使用意向模型;(2)基于上述用户使用意向模型,将有轨电车客流数据作为输入,输出与客流数量匹配的共享单车站点设置数据以及共享单车数量;共享单车管理端可根据该共享单车站点设置数据以及共享单车数量来相应的投放共享单车;(3)将共享单车站点设置数据以及共享单车数量发送到用户接口,以供用户选择;用户可在用户终端采用现有的共享单车APP来获取可与有轨电车直接接驳的共享单车站点数据以及共享单车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有轨电车与共享单车一体化换乘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有轨电车与共享单车一体化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数据采集单元、控制中心和用户接口;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共享单车的租赁数据、用户使用数据,以及有轨电车客流数据和换乘数据;所述控制中心用于根据采集到的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确定有轨电车换乘用户对共享单车在数量方面的需求数据,以及有轨电车换乘用户对共享单车在时间及空间上的需求分布特征数据,以此构建共享单车与有轨电车组合出行的用户使用意向模型;并用于基于所述用户使用意向模型,将有轨电车客流实时数据和换乘实时数据作为输入,输出相匹配的共享单车站点设置数据以及共享单车数量;所述用户接口用于向用户提供共享单车站点设置数据以及共享单车数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有轨电车与共享单车一体化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数据采集单元、控制中心和用户接口;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共享单车的租赁数据、用户使用数据,以及有轨电车客流数据和换乘数据;所述控制中心用于根据采集到的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确定有轨电车换乘用户对共享单车在数量方面的需求数据,以及有轨电车换乘用户对共享单车在时间及空间上的需求分布特征数据,以此构建共享单车与有轨电车组合出行的用户使用意向模型;并用于基于所述用户使用意向模型,将有轨电车客流实时数据和换乘实时数据作为输入,输出相匹配的共享单车站点设置数据以及共享单车数量;所述用户接口用于向用户提供共享单车站点设置数据以及共享单车数量。2.一种与有轨电车客流量匹配的共享单车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共享单车的租赁数据、用户使用数据,以及有轨电车客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俊杨晓宇孙春光张嘉峻韩正学余胜涛张恒折广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