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血液管理云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72336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慧血液管理云平台。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存储容量大、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的血液监控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RFID读取装置、用户层设备、应用层设备、服务层设备、数据层设备、支撑层设备和多个RFID标签组。各RFID标签组分别贴设在血袋上,RFID标签组与RFID读取装置的射频信号接收端连接,RFID读取装置的数据信号输出端与服务层设备的数据信号接收端连接,服务层设备的通信端与客户端服务器和服务端服务器的通信端连接,客户端服务器的数据信号输出端与客户端数据库的存储端连接,服务端服务器的数据信号输出端与服务端数据库的存储端连接,客户端数据库和服务端数据库的数据信号输出端与用户层设备和支撑层设备连接。

Intelligent blood management cloud platfor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loud platform for intelligent blood management.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a blood monitoring platform with large storage capacity, safety and reliability and high automation.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RFID reading device, user layer device, application layer device, service layer device, data layer device, supporting layer device and multiple RFID tag groups. The RFID tag group were pasted on the blood bag, RFID group and RFID RF signal label reading device receiving end of the connection, data signal RFID reading device data signal output end and the service layer equipment receiving end of the connection, th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lient server server server and communication service layer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data signal the output end of the client server and client database storag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ignal output end of the data server server and database server data storag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ignal output terminal and the user equipment layer and the support layer device to connect the client database and the server datab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慧血液管理云平台
本技术涉及医用血液管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慧血液管理云平台。
技术介绍
目前,血液管理手段落后,血液全程监管技术缺失,按照国家对血液管理的质量要求,血液的管理要达到“从血管到血管”的全程质量溯源与跟踪管理,换句话说,管理是透明的,是有科学的数据说话的。而目前使用的血液管理系统,人工操作环节多、血液管理精细化程度差、自动化水平低,亟需在技术架构上亟需有所突破。目前在我国大多数血站都是利用居民身份证来识别献血者和输血者的身份,并采用条形码来表示血液成分和相关信息。在管理信息系统上,很多血站虽然都已采用计算机联网、数据共享的方式来管理血液信息,但是现有系统暴露出了一些技术缺陷,如:过分依赖数据库的问题;条形码存储容量小的问题;逐个识读,读取效率低的问题;条形码易污损的问题;读取条形码时需要手直接接触,易污染血源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了血液管理水平和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不利于血液的规范化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存储容量大、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的智慧血液管理云平台。本技术智慧血液管理云平台,其中,包括RFID读取装置、用户层设备、应用层设备、服务层设备、数据层设备、支撑层设备和多个RFID标签组,用户层设备包括手机终端和计算机终端,应用层设备包括客户端服务器和服务端服务器,数据层设备包括客户端数据库和服务端数据库,各RFID标签组分别贴设在血袋上,RFID标签组内录入有血液采集信息和血液基本信息,RFID标签组通过射频信号与RFID读取装置的射频信号接收端连接,RFID读取装置的数据信号输出端与服务层设备的数据信号接收端连接,服务层设备的通信端与客户端服务器的通信端和服务端服务器的通信端连接,客户端服务器的数据信号输出端与客户端数据库的存储端连接,服务端服务器的数据信号输出端与服务端数据库的存储端连接,客户端数据库的数据信号输出端和服务端数据库的数据信号输出端与用户层设备和支撑层设备连接。本技术智慧血液管理云平台,其中所述RFID标签组又包括RFID采血标签和RFID血袋标签,RFID采血标签内录入有血液采集信息,RFID血袋标签内录入有血液基本信息。本技术智慧血液管理云平台,其中所述RFID采血标签和RFID血袋标签都采用耐超低温高频射频电子标签。本技术智慧血液管理云平台,其中所述RFID读取装置上安装有远距离全向天线,RFID读取装置与上位机之间通过远距离全向天线的电信号连接。本技术智慧血液管理云平台,其中所述手机终端由个人随身携带;计算机终端设置在各地方医院内、部队医院内、应急救灾中心内、外出采血车上、安全认证中心内、信息中心内和分析中心内。本技术智慧血液管理云平台,其中所述服务层设备又包括物联网服务终端、大数据分析服务终端、地图信息服务终端和GPS位置服务终端。本技术智慧血液管理云平台,其中所述客户端数据库又包括第一血液信息数据模块和第一GPS定位数据模块;服务端数据库又包括第二血液信息数据模块、第二GPS定位数据模块和GIS位置数据模块,第一血液信息数据模块和第二血液信息数据模块内分别存储有采集到的血液信息;第一GPS定位数据模块和第二GPS定位数据模块内分别存储有采集血液时血液的采集地点信息;GIS位置数据模块内存储有血袋存放地点信息。本技术智慧血液管理云平台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采用射频技术对血袋中血液信息进行采集和记录,并通过RFID读取装置对血液信息进行读取和传输,信号稳定,精准度稿,减少人工对血液检测的不必要失误,降低血液检测时的人工成本。通过RFID采血标签和RFID血袋标签对血液的不同信息进行采集和存储,信息完整度高、读写距离远、存储信息量大,满足高速读取的需求。采集到的血液信息通过客户端服务器和服务端服务器分别上传到客户端数据库和服务端数据库中,既能够使医护人员及时了解血液存储情况,又能够满足监控中心内部对血液的实时监管,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整个监控平台一体化程度高,集血液采集、交接、制备、检验、放行入库、临床用血、血液出库和血站监管于一体,多级监管,血液出现问题时服务层设备、各服务器、用户层设备和支撑层设备都会发出报警提示,能够有效避免问题血液的流出,大大降低了重大用血事故发生的概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智慧血液管理云平台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智慧血液管理云平台的框架图;图2为本技术智慧血液管理云平台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智慧血液管理云平台的框架图,包括RFID读取装置3、用户层设备、应用层设备、服务层设备、数据层设备、支撑层设备和多个RFID标签组。用户层设备包括手机终端和计算机终端,手机终端由个人随身携带,计算机终端设置在各地方医院内、部队医院内、应急救灾中心内、外出采血车上、安全认证中心内、信息中心内和分析中心内。应用层设备包括客户端服务器6和服务端服务器7,客户端服务器6又包括个人APP端和PC端,个人APP端又包括我要献血、我要用血和血液知识等管理模块;PC端又包括用血需求、血液信息中心和血液溯源等管理模块。服务端服务器7又包括血液分布图、设备管理、大数据分析、血液信息中心、供需调度中心、公共信息推送、会员管理、基础信息管理和用户管理等管理模块。服务层设备包括物联网服务终端、大数据分析服务终端、地图信息服务终端和GPS位置服务终端。数据层设备包括客户端数据库8和服务端数据库9,客户端数据库8又包括业务数据库和GPS位置数据库,服务端数据库9又包括业务数据库、GIS数据库和GPS位置数据库。支撑层设备包括物联网设备、云服务器、存储设备、安全设备、其他网络设备和计算机。每个RFID标签组又包括一个RFID采血标签1和一个RFID血袋标签2。将RFID采血标签1和RFID血袋标签2分别贴设在采集完血液的血袋上,RFID采血标签1内录入有血液采集信息,血液采集信息包括血液采集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采集人、采集地点、分离人、分离时间、制备人和制备时间;RFID血袋标签2内录入有血液基本信息,血液基本信息包括献血者姓名、性别、证件号、血型、血液类型、血量、单位和献血日期。各RFID采血标签1和各RFID血袋标签2都通过射频信号与RFID读取装置3的射频信号接收端连接,通过RFID读取装置3读取每包血袋上RFID采血标签1和RFID血袋标签2内记录的信息。RFID读取装置3上安装有远距离全向天线5,RFID读取装置3的数据信号输出端通过远距离全向天线5的电信号与服务层设备的数据信号接收端连接,服务层设备的通信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网络分别与客户端服务器6的通信端和服务端服务器7的通信端连接,客户端服务器6的数据信号输出端与客户端数据库8的存储端连接,服务端服务器7的数据信号输出端与服务端数据库9的存储端连接,客户端服务器6和服务端服务器7分别将接收到的数据传入客户端数据库8和服务端数据库9进行储存,便于后期对血液信息的调取和分析。客户端数据库8的数据信号输出端和服务端数据库9的数据信号输出端都通过电信号与用户层设备和支撑层设备连接,将血液信息上传到用户层设备和支撑层设备上,便于用户层设备和支撑层设备中的功能模块完成相应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慧血液管理云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慧血液管理云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RFID读取装置(3)、用户层设备、应用层设备、服务层设备、数据层设备、支撑层设备和多个RFID标签组,用户层设备包括手机终端和计算机终端,应用层设备包括客户端服务器(6)和服务端服务器(7),数据层设备包括客户端数据库(8)和服务端数据库(9),各RFID标签组分别贴设在血袋上,RFID标签组内录入有血液采集信息和血液基本信息,RFID标签组通过射频信号与RFID读取装置的射频信号接收端连接,RFID读取装置的数据信号输出端与服务层设备的数据信号接收端连接,服务层设备的通信端与客户端服务器(6)的通信端和服务端服务器(7)的通信端连接,客户端服务器(6)的数据信号输出端与客户端数据库(8)的存储端连接,服务端服务器(7)的数据信号输出端与服务端数据库(9)的存储端连接,客户端数据库(8)的数据信号输出端和服务端数据库(9)的数据信号输出端与用户层设备和支撑层设备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血液管理云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RFID读取装置(3)、用户层设备、应用层设备、服务层设备、数据层设备、支撑层设备和多个RFID标签组,用户层设备包括手机终端和计算机终端,应用层设备包括客户端服务器(6)和服务端服务器(7),数据层设备包括客户端数据库(8)和服务端数据库(9),各RFID标签组分别贴设在血袋上,RFID标签组内录入有血液采集信息和血液基本信息,RFID标签组通过射频信号与RFID读取装置的射频信号接收端连接,RFID读取装置的数据信号输出端与服务层设备的数据信号接收端连接,服务层设备的通信端与客户端服务器(6)的通信端和服务端服务器(7)的通信端连接,客户端服务器(6)的数据信号输出端与客户端数据库(8)的存储端连接,服务端服务器(7)的数据信号输出端与服务端数据库(9)的存储端连接,客户端数据库(8)的数据信号输出端和服务端数据库(9)的数据信号输出端与用户层设备和支撑层设备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血液管理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组又包括RFID采血标签(1)和RFID血袋标签(2),RFID采血标签(1)内录入有血液采集信息,RFID血袋标签(2)内录入有血液基本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田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宏诚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