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hicle detection circuit based on AMR sensor, including three magnetoresistive sensor acquisition circuit, signal conditioning circuit, magnetic sensor set / reset circuit, power management circuit, 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 circuit, main control circuit, serial communication circuit, ZigBee communication circuit; power management circuit for each circuit provides power, reluctance the sensor acquisition circuit of magnetic signal acquisition, the signal conditioning circuit is connected the 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 circuit and the main control circuit; set / reset circuit provides a trigger signal in the main control circuit, and connected to the magnetoresistive sensor acquisition circuit. Finally, the collected magnetic field data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main control circuit to the ZigBee communication circuit and sent to the remote monitoring terminal. The detector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detec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vehicle's front and rear geomagnetic field in all directions, and send the detection information to the remote monitoring terminal through wireless networking. Finally, the vehicle information is identified by analyzing the detection results at the monitoring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AMR传感器的车辆检测电路
本技术涉及道路交通车辆检测
的一种车辆检测电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AMR传感器的车辆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机动车辆保有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导致城市道路交通需求量与日俱增,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为缓解这一现象,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被人们提出并得到快速发展,其中车辆智能检测器是实现ITS的基础环节。目前被广泛应用的车辆智能检测器主要分为两大类:主动式和被动式[1],其中主动式主要有微波检测和激光检测等,被动式主要有线圈检测、视频检测、红外检测等。以上提到的检测技术一般都存在安装与维护成本过高、易受天气环境影响和使用场景受限等缺点。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地磁检测原理的磁阻传感器得到极大重视,得到了广泛研究。目前主要应用在交通路段、智能停车场等区域。其主要优点有:安装与维护成本低、体积小和低功耗等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AMR传感器的车辆检测电路。一种基于AMR传感器的车辆检测电路,包括磁阻传感器采集电路、 ...
【技术保护点】
基于AMR传感器的车辆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磁阻传感器采集电路、三路信号调理电路、磁阻传感器置/复位电路、电源管理电路、模数转换电路、串口通信电路、主控电路、ZigBee通信电路;其中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管理电路和第二电源管理电路;第一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四二极管D4、第一电容C201、第二电容C211、第三电容C207、第四电容C202、第五电容C208、第六电容C206、第七电容C204、第八电容C205、第九电容C210、第一电阻R207、第二电阻R208、第三电阻R209、第四电阻R202、第五电阻R205、第六电阻R206、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AMR传感器的车辆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磁阻传感器采集电路、三路信号调理电路、磁阻传感器置/复位电路、电源管理电路、模数转换电路、串口通信电路、主控电路、ZigBee通信电路;其中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管理电路和第二电源管理电路;第一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四二极管D4、第一电容C201、第二电容C211、第三电容C207、第四电容C202、第五电容C208、第六电容C206、第七电容C204、第八电容C205、第九电容C210、第一电阻R207、第二电阻R208、第三电阻R209、第四电阻R202、第五电阻R205、第六电阻R206、第一电感L1、第一开关S3、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所述的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型号为TPS61085,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型号为AMS1117-3.3V;输入电源正极接入P1的1号引脚与第一开关S3的一端、第一开关S3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一电容C201的正极、第二电容C211的正极、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6脚、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3脚、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7脚连接,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5脚连接,输入电源负极接入P1的2号引脚与第一电容C201的负极、第二电容C211的负极、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4脚连接并接地;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8脚与第三电容C207的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207的另一端与第九电容C210的一端、第二电容C208的一端连接并接地,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1脚与第一电阻R207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207的另一端与第九电容C210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2脚与第二电阻R208的一端、第三电阻R209的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三电阻R209的另一端、第四电容C202的一端、第五电容C208的一端、第四电阻R202的一端连接产生5V电压、第四电阻R202的另一端与第六电容C206的一端、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3脚连接;第四电容C202的另一端与第五电容C208的另一端、第六电容C206的另一端、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1脚连接并接地;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2脚与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4脚、第七电容C204的正极、第八电容C205的一端、第五电阻R205的一端、第六电阻R206的一端连接,产生3.3V电压;第七电容C204的负极与第八电容C205的另一端、第四二极管D4的一端连接并接地;第四二极管D4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R205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第十电容C215、第十一电容C212、第十二电容C213、第十三电容C214、第十四电容C216、第十五电容C203、第十六电容C209、第七电阻R211、第八电阻R210、第二电感L2、第三二极管D3和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所述的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型号为TPS6735;第十电容C215的正极与第七电阻R211的一端、第八电阻R210的一端、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3脚连接;第八电阻R210的另一端与第十二电容C213的一端、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2脚连接;第十电容C215的负极与第七电阻R211的另一端、第十二电容C213另一端、第十三电容C214的负极连接并接地,第十三电容C214的正极与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4脚连接;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1脚与第十一电容C212的正极、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8脚、第十四电容C216的正极连接并接5V电压;第十一电容C212的负极接地;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7脚与第二电感L2的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6脚与第十四电容C216的负极、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5脚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第十五电容C203的负极、第十六电容C209的一端连接并产生负5V电压;第十五电容C203的阳极与第十六电容C209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模数转换电路包括:第十七电容C409、第十八电容C408、第十九电容C410、第二十电容C411、第二十一电容C413、第二十二电容C412、第九电阻R413、第四电源转换芯片IC14、运算放大芯片IC15;所述的第四电源转换芯片IC14型号为REF5025;所述的运算放大芯片IC15型号为OPA376;第十七电容C409的正极与第十八电容C408的一端、第四电源转换芯片IC14的2脚连接并接5V电压;第十七电容C409的负极与第十八电容C408的另一端、第四电源转换芯片IC14的4脚连接并接地;第四电源转换芯片IC14的6脚与第九电阻R413的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413的另一端与第十九电容C410的正极、第二十电容C411的一端、运算放大芯片IC15的3脚连接;第十九电容C410的负极与第二十电容C41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运算放大芯片IC15的4脚与第二十二电容C412的正极、运算放大芯片IC15的1脚连接,作为基准源电压输出端;第二十二电容C412的负极接地;运算放大芯片IC15的5脚与第二十一电容C413的正极连接产生5V电压,第二十一电容C413的负极接地;运算放大芯片IC15的2脚接地;所述的第四电源转换芯片IC14的1脚、3脚、5脚、7脚、8脚皆架空;磁阻传感器采集电路,包括:第二十三电容C331、第二十四电容C328、第二十五电容C329、第二十六电容C330、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型号为HMC1022、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的型号为HMC1021;第二十三电容C331的正极与第二十四电容C328的一端、第二十五电容C329的正极、第二十六电容C330的一端连接并接5V电压;第二十三电容C331的负极与第二十四电容C328的另一端、第二十五电容C329的附极、第二十六电容C330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3脚、6脚皆接5V电压;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7脚、13脚、11脚、9脚皆接地;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的2脚接5V电压,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的4脚接地;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的5脚与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14脚连接,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15脚与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8脚连接;三路信号调理电路包括第一信号调理电路、第二信号调理电路和第三信号调理电路;第一信号调理电路包括:第二十七电容C332、第二十八电容C334、第二十九电容C333、第三十电容C301、第三十一电容C307、第三十二电容C304、第三十三电容C308、第三十四电容C313、第三十五电容C316、第三十六电容C322、第三十七电容C319、第十电阻R310、第十一电阻R311、第十二电阻Radj1、第十三电阻R301、第十四电阻R302、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第一运算放大器IC8;所述的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型号为AD8429、第一运算放大器IC8的型号为OPA376;第十电阻R310的一端与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4脚连接,第十电阻R310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七电容C332的一端、第二十八电容C334的一端、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1脚连接,第二十七电容C332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一电阻R311的一端与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2脚连接,第十一电阻R311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九电容C333的另一端、第二十八电容C334的另一端、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4脚连接,第二十九电容C333的另一端接地;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8脚与第三十电容C301的一端、第三十一电容C307的正极连接并接负5V电压;第三十电容C301的另一端与第三十一电容C307的负极连接并接地;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5脚与第三十二电容C304的一端、第三十三电容C308的负极连接并接5V电压;第三十二电容C304的另一端与第三十三电容C308的正极连接并接地;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6脚接地;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2脚与第十二电阻Radj1的一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adj1的另一端与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3脚连接;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7脚与第十三电阻R301的一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301的另一端与第三十四电容C313的一端、第十四电阻R302的一端连接;第三十四电容C313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IC8的4脚、第一运算放大器IC8的1脚连接并接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6脚;第十四电阻R302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IC8的3脚、第三十五电容C316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五电容C316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IC8的2脚连接并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IC8的5脚与第三十六电容C322的正极、第三十七电容C319的一端连接并接5V电压;第三十六电容C322的负极、第三十七电容C319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第二信号调理电路,包括:第三十八电容C335、第三十九电容C337、第四十电容C336、第四十一电容C302、第四十二电容C309、第四十三电容C305、第四十四电容C310、第四十五电容C314、第四十六电容C317、第四十七电容C323、第四十八电容C320、第十五电阻R312、第十六电阻R313、第十七电阻Radj2、第十八电阻R303、第十九电阻R304、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第二运算放大器IC9;所述的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型号为AD8429、第二运算放大器IC9的型号为OPA376;第十五电阻R312的一端与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5脚连接,第十五电阻R312的另一端与第三十八电容C335的一端、第三十九电容C337的一端、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1脚连接,第三十八电容C335的另一端接地;第十六电阻R313的一端与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12脚连接,第十六电阻R313的另一端与第四十电容C336的另一端、第三十九电容C337的另一端、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4脚连接,第四十电容C336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8脚与第四十一电容C302的一端、第四十二电容C309的正极连接并接5V电压;第四十一电容C302的另一端与第四十二电容C309的负极连接并接地;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5脚与第四十三电容C305的一端、第四十四电容C310的负极连接并接5V电压;第四十三电容C305的另一端与第四十四电容C310的正极连接并接地;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6脚接地;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2脚与第十七电阻Radj2的一端连接,第十七电阻Radj2的另一端与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3脚连接;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7脚与第十八电阻R303的一端连接,第十八电阻R303的另一端与第四十五电容C314的一端、第十九电阻R304的一端连接;第四十五电容C314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IC9的4脚、第二运算放大器IC9的1脚连接并接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8脚;第十九电阻R304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IC9的3脚、第四十六电容C317的一端连接;第四十六电容C317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IC9的2脚连接并接地;第二运算放大器IC9的5脚与第四十七电容C323的正极、第四十八电容C320的一端连接并接5V电压;第四十七电容C323的负极、第四十八电容C320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第三信号调理电路包括:第四十九电容C338、第五十电容C340、第五十一电容C339、第五十二电容C303、第五十三电容C311、第五十四电容C306、第五十五电容C312、第五十六电容C315、第五十七电容C318、第五十八电容C324、第五十九电容C321、第二十电阻R314、第二十一电阻R315、第二十二电阻Radj3、第二十三电阻R305、第二十四电阻R306、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第三运算放大器IC10;所述的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的型号为AD8429、第三运算放大器IC10的型号为OPA376;第二十电阻R314的一端与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的1脚连接,第二十电阻R314的另一端与第四十九电容C338的一端、第五十电容C340的一端、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的1脚连接,第四十九电容C338的另一端接地;第二十一电阻R315的一端与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的8脚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315的另一端与第五十一电容C339的另一端、第五十电容C340的另一端、第三仪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大双,章雪挺,王超,夏小懂,陈志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