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检测器、管道热处理结构及VOC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47067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VOC处理系统中的出口检测器,用于设置在筒体周壁上,出口检测器包括摆杆、迎风片、压块以及传感器探头,摆杆安装地在筒体的周壁上于沿轴心线方向开设的间隙槽内,摆杆的长度与间隙槽的长度对应,摆杆的两端绕摆杆中心摆转,迎风片垂直地连接在摆杆两端,压块设置在一端的迎风片上,传感器探头设置在另一端迎风片上,传感器探头用于探测VOC成分含量,所述摆杆两端进一步设置有与迎风片相垂直的限位片,摆杆在摆转预设角度后,两端的限位片分别抵持筒体的周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具有所述出口检测器的管道热处理结构以及VOC处理系统,出口检测器解决了传感器探头长期放在筒体管道中容易受损,且不易回位清零处理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口检测器、管道热处理结构及VOC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治理有机废气
,尤其涉及一种VOC处理系统,应用于VOC处理系统的出口检测器与管道热处理结构。
技术介绍
VOC物质是指常温下挥发性有机物的总称,常见的有甲醛、甲苯、二甲苯、丙酮及丁酮等。在石油化工、制药、油漆、涂料、电子制造、表面防腐、制鞋、印刷及交通运输等行业中的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VOC,对空气质量造成极大影响,VOC对人体有刺激作用且对人体内脏有毒害作用,危害人体健康,并且VOC易燃造成安全隐患,VOC因排放量大、种类多、难降解、毒性强、安全隐患大已经成为当今全世界各国对空气处理问题的焦点。目前治理挥发性有机物废气污染的主要技术有:催化燃烧、活性炭吸附、低温等离子、紫外光照射等。催化燃烧技术处理效果比较彻底,但需要有较高的有机废气浓度,通常有机废气的浓度都达不到燃烧的要求,需要用天然气等辅助燃烧,这种方法建设和运行的成本都比较高。活性炭吸附效果也比较理想,但完全依赖于活性炭成本高,并且不能有效监控更换时间,只能定期更换,有时造成成本浪费。低温等离子和紫外光照射对有机废气的去除率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研发一种可充分去除管道内气体中VOC处理系统,以及应用于VOC处理系统的出口检测器与管道热处理结构。一种用于VOC处理系统中的出口检测器,用于设置在筒体周壁上,出口检测器包括摆杆、迎风片、压块以及传感器探头,摆杆安装在筒体的周壁上于沿轴心线方向开设的间隙槽内,摆杆的长度与间隙槽的长度对应,摆杆的两端绕摆杆中心摆转,迎风片垂直地连接在摆杆两端,压块设置在一端的迎风片上,传感器探头设置在另一端迎风片上,传感器探头用于探测VOC成分含量,所述摆杆两端进一步设置有与迎风片相垂直的限位片,摆杆在摆转预设角度后,两端的限位片分别抵持筒体的周壁。一种用于VOC处理系统中的管道热处理结构,以将流经管道内气体中VOC分子加热裂解,管道热处理结构包括加热管道及设置在加热管道末端的发电帽,发电帽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内的风轮、与风轮连接的转轴,用以与转轴配合的发电组件、筒体内经过的气流带动风轮转动,风轮带动转轴转动,使得发电组件发电,发电组件与发热丝电性连接,发热丝发热,反射杯将热量散射至管体内,发电帽内还设有所述的出口检测器。进一步地,所述的用于VOC处理系统中的管道热处理结构,所述发电组件包括磁极与线圈,磁极包括相对地设置在筒体内表面上的N极与S极,线圈设置在N极与S极之间,且与转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用于VOC处理系统中的管道热处理结构,所述发电组件包括稳压器与蓄电池,线圈上的电流经过稳压器后进入至蓄电池存储,蓄电池电性连接发热丝。一种VOC处理系统,包括喷淋处理段结构、酶解处理段结构,喷淋处理段结构用于除去气体中尘埃及VOC大分子,酶解处理段结构用于除去气体中的VOC小分子,VOC处理系统还包括所述的管道热处理结构,管道热处理结构通过高温把气体中的VOC分子分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用于VOC处理系统中的出口检测器的结构及安装方式解决了传感器探头长期放在筒体管道中容易受损,且不易回位清零处理的技术问题,此外,管道热处理结构通过流经的气流带动风轮转动,风轮转动供发电组件发电,发电组件给发热丝供电发热,加热了管道将气体中的VOC分子裂解,如此,充分地利用了风能,节省了能源。附图说明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对应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VOC处理系统的结构原理简图;图2为本技术VOC处理系统的喷淋处理段结构与酶解处理段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酶解处理段结构的管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酶解处理段结构的生态酶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酶解处理段结构的酶菌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VOC处理系统应用的结构示意图(未设置高温处理段结构);图7为本技术VOC处理系统中气体处理结构的气路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气体处理结构中热处理段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的热处理段结构的管道组件的散热结构的示意图;图10为图8所示的热处理段结构的管道组件的热聚集结构的示意图;图11为图8所示的热处理段结构的发电帽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2为图8所示的热处理段结构的发电帽的传感器探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3本技术热处理段结构的发电帽的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14本技术热处理段结构的发电帽的第三较佳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15本技术热处理段结构的发电帽的第四较佳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而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并且,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可以替换,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请参阅图1,一种VOC处理系统,包括移动吸气臂装置以及气体处理结构,移动吸气臂装置吸取气体,并将气体输送至气体处理结构,气体处理结构将气体中的VOC处理。移动吸气臂装置包括吸气罩11、与吸气罩11连接的移动摆臂12、以及连接在吸气罩11末端的导气管13。吸气罩11可设置在工业流水线或工作台或废气排放设备的上方,以吸取气体等有害气体,如设置在点胶工位的上方以吸取胶水排放出来的刺激气味,设置在成型机的上方,以吸取成型机工作时产生的废气。移动摆臂12一端铰接在吸气罩11尾端,另一端铰接在一立柱上,移动摆臂12相对立柱摆动,带动吸气罩11摆动,导气管13一端铰接在吸气罩11上,另一端连通并铰接在气体处理结构的管道上,实现将吸气罩11吸取的气体输送至气体处理结构内。气体处理结构包括喷淋处理段结构21、酶解处理段结构22、传感检测装置23、风机24、管道热处理结构25以及微机处理中心(图未示)。请参阅图2,喷淋处理段结构21用于除去尘埃及VOC大分子,喷淋处理段结构21包括第一管体211,设置在第一管体211内顶端的喷淋装置(图未示)以及设置在第一管体211下方的裂解箱212。第一管体211可为两层结构,顶层等间距地安装若干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的喷头向下伸入至底层内,第一管体211的底层供气体经过。在气体经过时,开启喷淋装置,气体中的尘埃及VOC大分子通过喷淋降落,流入至裂解箱212内,VOC大分子将在裂解箱212内裂解。为了便于喷淋后的液体流入至裂解箱212,第一管体211的底面设置为倾斜面,以便于液体汇集流入至裂解箱212内。倾斜面可为管体底面沿管体的一端下倾延伸至另一端形成的一表面,或者在管体的两端分别相对下倾后汇集呈倒置的“八”字形的汇流出口,倾斜面相对于裂解箱212底面的形成的倾斜角较佳地选择为15°-20°。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喷淋对VOC大分子的充分沉降,在第一管体211内设置活性炭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出口检测器、管道热处理结构及VOC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VOC处理系统中的出口检测器(232),用于设置在筒体(61)周壁上,其特征在于:出口检测器(232)包括摆杆(71)、迎风片(72)、压块(73)以及传感器探头(74),摆杆(71)安装在筒体(61)的周壁上于沿轴心线方向开设的间隙槽内,摆杆(71)的长度与间隙槽的长度对应,摆杆(71)的两端绕摆杆中心摆转,迎风片(72)垂直地连接在摆杆(71)两端,压块(73)设置在一端的迎风片(72)上,传感器探头(74)设置在另一端迎风片(72)上,传感器探头(74)用于探测VOC成分含量,所述摆杆(71)两端进一步设置有与迎风片(72)相垂直的限位片(75),摆杆(71)在摆转预设角度后,两端的限位片(75)分别抵持筒体(61)的周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VOC处理系统中的出口检测器(232),用于设置在筒体(61)周壁上,其特征在于:出口检测器(232)包括摆杆(71)、迎风片(72)、压块(73)以及传感器探头(74),摆杆(71)安装在筒体(61)的周壁上于沿轴心线方向开设的间隙槽内,摆杆(71)的长度与间隙槽的长度对应,摆杆(71)的两端绕摆杆中心摆转,迎风片(72)垂直地连接在摆杆(71)两端,压块(73)设置在一端的迎风片(72)上,传感器探头(74)设置在另一端迎风片(72)上,传感器探头(74)用于探测VOC成分含量,所述摆杆(71)两端进一步设置有与迎风片(72)相垂直的限位片(75),摆杆(71)在摆转预设角度后,两端的限位片(75)分别抵持筒体(61)的周壁。2.一种用于VOC处理系统中的管道热处理结构(25),以将流经管道内气体中VOC分子加热裂解,管道热处理结构(25)包括加热管道及设置在加热管道末端的发电帽(253),其特征在于:发电帽(253)包括筒体(61)、设置在筒体(61)内的风轮(62)、与风轮(62)连接的转轴(64),用以与转轴(64)配合的发电组件(63)、筒体(61)内经过的气流带动风轮(62)转动,风轮(62)带动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尧陈进冼灿标李可钟剑平郑秋贤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瀚兽环境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