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方位可调节的传感器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9439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6:19
一种多方位可调节的传感器支撑架,包括底座,底座顶面一侧固定设有底座竖直板,高度调节板与底座竖直板活动连接,且高度调节板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移动,高度调节板上端与传感器安装板之间活动连接,传感器安装在传感器安装板上。采用上述结构,实现了传感器测量角度、支撑杆高度以及安装底座水平位置的可调节性,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方位可调节的传感器支撑架
本技术涉及水电厂自动化控制测量领域,特别是一种多方位可调节的传感器支撑架。
技术介绍
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在并网运行过程中,主配位移传感器的安装支架受到机组震动和安装方式的影响,存在主配位移传感器测量数据不准确导致机组频繁调节,负荷异常波动情况,直接影响机组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现有主配位移传感器的安装方式有两种,一种主要由L型支撑架、固定底板和PVC支撑块组成,另一种是由L型支撑架、固定底板和黄铜支撑块组成,其缺点是:(1)固定底板上的两个螺丝孔的位置和间距不可调整,支撑块和L式传感器安装板时不易对准螺丝孔,传感器与主配压阀的同心度不易调整。(2)支撑块采用的是PVC材料的圆柱体和黄铜材料的长方体,其中PVC可塑性比较强,在安装时容易受到扭矩发生变形现象,在机组运行时受到机组振动的影响其传感器安装位置容易发生偏移,进而影响输出的主配位置反馈信号存在零漂现象;黄铜在安装固定螺丝时容易与螺纹发生磨损会使螺丝孔变大以致于传感器安装不稳定,其同心度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调速器主配电气中位产生偏移。(3)L型支撑架只有固定位置的传感器安装孔,这个距离不能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其具体的安装距离,如果支撑块有少量磨损或者主配压阀本体安装位置改变时,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其距离与主配的同心度。(4)L型支撑架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减震效果不明显,降低检修工作质量。安装时支架不易安装和调整其同心度,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方位可调节的传感器支撑架,实现了传感器测量角度、支撑杆高度以及安装底座水平位置的可调节性,并且具有减震结构,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方位可调节的传感器支撑架,包括底座,底座顶面一侧固定设有底座竖直板,高度调节板与底座竖直板活动连接,且高度调节板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移动,高度调节板上端与传感器安装板之间活动连接,传感器安装在传感器安装板上。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板上固定设有角度调节装置,角度调节装置上设有弧形的角度调节槽以及一个通孔,高度调节板顶端设有两个通孔,第一固定螺栓穿过角度调节装置上的一个通孔和高度调节板上的一个通孔,实现角度调节装置与高度调节板之间的活动连接,第二固定螺栓穿过角度调节装置上的角度调节槽以及高度调节板上的另一个通孔,实现角度调节装置与高度调节板之间的相对固定。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高度调节板上设有高度调节板调节槽,底座竖直板上设有底座竖直板调节槽,高度调节板调节槽和底座竖直板调节槽均为竖直条形开槽,至少两个第三固定螺栓穿过高度调节板调节槽和底座竖直板调节槽实现高度调节板和底座竖直板的连接固定。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底座上设有底座调节槽,第四固定螺栓穿过底座调节槽与安装台接触固定,实现底座在安装台上的固定。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四固定螺栓上设有弹簧垫片和平垫片。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底座与安装台之间还设有橡胶减震垫。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板上设有传感器安装板调节槽,传感器安装设置在传感器安装板调节槽上。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空压机操作用气储存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结构紧凑,安装快捷,控制精度高,实用性强,减震效果和稳定性良好,大大简化了现场作业人员调整传感器探头同心度的操作繁琐,节省了现场工作人员的作业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消除了设备运行安全隐患;(2)具有多方位调节功能,能在恶劣环境下长期安全使用,适用于任何传感器探头的安装,特别适用于测量曲面类位移的传感器探头安装。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传感器安装板1,传感器安装板调节槽2,角度调节装置3,第一固定螺栓4,角度调节槽5,第二固定螺栓6,高度调节板7,高度调节板调节槽8,第三固定螺栓9,底座竖直板10,底座竖直板调节槽11,第四固定螺栓12,弹簧垫片13,平垫片14,底座15,底座调节槽16,橡胶减震垫17,安装台18。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中,一种多方位可调节的传感器支撑架,包括底座15,底座15顶面一侧固定设有底座竖直板10,高度调节板7与底座竖直板10活动连接,且高度调节板7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移动,高度调节板7上端与传感器安装板1之间活动连接,传感器安装在传感器安装板1上。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板1上固定设有角度调节装置3,角度调节装置3上设有弧形的角度调节槽5以及一个通孔,高度调节板7顶端设有两个通孔,第一固定螺栓4穿过角度调节装置3上的一个通孔和高度调节板7上的一个通孔,实现角度调节装置3与高度调节板7之间的活动连接,第二固定螺栓6穿过角度调节装置3上的角度调节槽5以及高度调节板7上的另一个通孔,实现角度调节装置3与高度调节板7之间的相对固定。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高度调节板7上设有高度调节板调节槽8,底座竖直板10上设有底座竖直板调节槽11,高度调节板调节槽8和底座竖直板调节槽11均为竖直条形开槽,至少两个第三固定螺栓9穿过高度调节板调节槽8和底座竖直板调节槽11实现高度调节板7和底座竖直板10的连接固定。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底座15上设有底座调节槽16,第四固定螺栓12穿过底座调节槽16与安装台18接触固定,实现底座15在安装台18上的固定。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四固定螺栓12上设有弹簧垫片13和平垫片14。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底座15与安装台18之间还设有橡胶减震垫1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板1上设有传感器安装板调节槽2,传感器安装设置在传感器安装板调节槽2上。本技术遵循“先基准后其他”原则,首先调整底座下端面的水平面。遵循“先粗后精”原则,先安排粗调位移,后安排精调位移。遵循“先面后孔”原则,先确定端面,再调节各个孔。本技术首先根据安装台18上螺丝孔位置进行粗调橡胶减震垫17和底座15的基准位置,调整好后用第四固定螺栓12、弹簧垫片13和平垫片14进行初步紧固。然后将高度调节板7放置于底座竖直板10一侧,用底座竖直板10和高度调节板7通过底座高度板调节槽11和高度调节板调节槽8进行粗调传感器安装高度,并用第三固定螺栓9进行初步紧固。再次,将角度调节装置3上的通孔对准高度调节板7的其中一个,并用第一固定螺栓4进行微微固定,以便其作为定点进行调整角度调节装置3的安装角度。根据被测曲面与传感器安装板的同心度在角度调节槽5内进行旋转调节传感器安装板1的倾斜角度,并用第二固定螺栓6进行初步紧固。此外,还可以通过传感器安装板1上的传感器安装板调节槽2进行调节传感器的安装位移,以便寻求最佳的安装高度和角度。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达到传感器安装的准确度和同心度,再通过第四固定螺栓12、第三固定螺栓9和第二固定螺栓6分别进行调整水平位移、高度和旋转角度,确保传感器安装支架的稳定性,保障传感器测量的准确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方位可调节的传感器支撑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方位可调节的传感器支撑架,包括底座(15),其特征是:底座(15)顶面一侧固定设有底座竖直板(10),高度调节板(7)与底座竖直板(10)活动连接,且高度调节板(7)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移动,高度调节板(7)上端与传感器安装板(1)之间活动连接,传感器安装在传感器安装板(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方位可调节的传感器支撑架,包括底座(15),其特征是:底座(15)顶面一侧固定设有底座竖直板(10),高度调节板(7)与底座竖直板(10)活动连接,且高度调节板(7)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移动,高度调节板(7)上端与传感器安装板(1)之间活动连接,传感器安装在传感器安装板(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方位可调节的传感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板(1)上固定设有角度调节装置(3),角度调节装置(3)上设有弧形的角度调节槽(5)以及一个通孔,高度调节板(7)顶端设有两个通孔,第一固定螺栓(4)穿过角度调节装置(3)上的一个通孔和高度调节板(7)上的一个通孔,实现角度调节装置(3)与高度调节板(7)之间的活动连接,第二固定螺栓(6)穿过角度调节装置(3)上的角度调节槽(5)以及高度调节板(7)上的另一个通孔,实现角度调节装置(3)与高度调节板(7)之间的相对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方位可调节的传感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度调节板(7)上设有高度调节板调节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官祥常中原沈博渊张其俊杨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