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高效三筒回转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879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高效三筒回转窑,包括组合筒体、滚圈A、滚圈C、托轮、支座、送料器、收集器、传动齿圈和搅拌片,组合筒体前、后部分别设置滚圈A、滚圈C,滚圈A、滚圈C下部均对称设置托轮,托轮设置在支座上,组合筒体前、后端分别设置送料器、收集器,组合筒体后部还设置传动齿圈,所述组合筒体包括筒体A、筒体B和筒体C,且筒体A、筒体B、筒体C平行布置,且筒体A位于筒体B、筒体C的相邻部分的正上侧,筒体A、筒体B、筒体C内侧壁上均布设置搅拌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单筒回转窑相比,三筒回转窑具有更大的有效混料体积,混合均匀程度更高,耗能大大较低,且相同时间内混料速度是现有单筒回转窑的2‑3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高效三筒回转窑
本技术涉及一种回转窑,尤其涉及一种节能高效三筒回转窑。
技术介绍
除渣剂是铸造中用于清除铁水、钢水中杂质的,除渣剂选用优质的珍珠岩砂加工而成;在生产加工除渣剂过程中,需要对珍珠岩砂在回转窑内进行高温膨化加热,现有的回转窑均为单筒回转窑,存在容积小、耗能大,混合搅拌均匀度差,混料速度慢,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除渣剂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高效三筒回转窑,解决了单筒回转窑,容积小、耗能大,混合搅拌均匀度差,混料速度慢,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高效三筒回转窑,包括组合筒体1、滚圈A2、滚圈C3、托轮4、支座5、送料器6、收集器7、传动齿圈8和搅拌片12,组合筒体1前、后部分别设置滚圈A2、滚圈C3,滚圈A2、滚圈C3下部均对称设置托轮4,托轮4设置在支座5上,组合筒体1前、后端分别设置送料器6、收集器7,组合筒体1后部还设置传动齿圈8,所述组合筒体1包括筒体A9、筒体B10和筒体C11,且筒体A9、筒体B10、筒体C11平行布置,且筒体A9位于筒体B10、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节能高效三筒回转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高效三筒回转窑,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筒体(1)、滚圈A(2)、滚圈C(3)、托轮(4)、支座(5)、送料器(6)、收集器(7)、传动齿圈(8)和搅拌片(12),组合筒体(1)前、后部分别设置滚圈A(2)、滚圈C(3),滚圈A(2)、滚圈C(3)下部均对称设置托轮(4),托轮(4)设置在支座(5)上,组合筒体(1)前、后端分别设置送料器(6)、收集器(7),组合筒体(1)后部还设置传动齿圈(8),所述组合筒体(1)包括筒体A(9)、筒体B(10)和筒体C(11),且筒体A(9)、筒体B(10)、筒体C(11)平行布置,且筒体A(9)位于筒体B(10)、筒体C(11)的相邻部分的正上侧,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高效三筒回转窑,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筒体(1)、滚圈A(2)、滚圈C(3)、托轮(4)、支座(5)、送料器(6)、收集器(7)、传动齿圈(8)和搅拌片(12),组合筒体(1)前、后部分别设置滚圈A(2)、滚圈C(3),滚圈A(2)、滚圈C(3)下部均对称设置托轮(4),托轮(4)设置在支座(5)上,组合筒体(1)前、后端分别设置送料器(6)、收集器(7),组合筒体(1)后部还设置传动齿圈(8),所述组合筒体(1)包括筒体A(9)、筒体B(10)和筒体C(11),且筒体A(9)、筒体B(10)、筒体C(11)平行布置,且筒体A(9)位于筒体B(10)、筒体C(11)的相邻部分的正上侧,筒体A(9)、筒体B(10)、筒体C(11)内侧壁上均布设置搅拌片(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高效三筒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筒体(1)上均布设置间隔板(17),且间隔板(17)外边缘分别与筒体A(9)、筒体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铁大王冶铸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