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建筑墙面敷贴安装的平板集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834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换热元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与建筑墙面敷贴安装的平板集热器;包括平板壳体、热交换管、蓝膜翅片、导热介质进管、导热介质出管,其中:位于平板壳体上安装有玻璃盖板,位于壳体内安装有导热介质进管,位于导热介质进管U型结构之间安装热交换管,位于导热介质进管的一侧安装有一根沿竖直方向向下的导热介质出管,位于热交换管上配装有蓝膜翅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成型,可垂直安装在建筑墙面上,安全可靠,蓝膜翅片倾斜安装,可在一整体最大化吸收太阳能,提高热效应,热交换管与蓝膜翅片配装,且与水平方向倾斜1°设置,可有利于管内热量的转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建筑墙面敷贴安装的平板集热器
本技术属于换热元件
,特别涉及一种与建筑墙面敷贴安装的平板集热器。
技术介绍
太阳能热水器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把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温度,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热水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是由热交换管、蓝膜翅片、储水箱及相关附件组成,把太阳能转换成热能主要依靠热交换管。蓝膜翅片受阳光照射面温度高,蓝膜翅片背阳面温度低,在集热板内的导热介质便产生温差反应,利用热水上浮冷水下沉的原理,使导热介质产生微循环而达到加热水的目的。目前,在太阳能热利用领域,主要应用的有太阳能集热器为太阳能平板集热器。但是,现有的平板集热器集热板竖直向下设计,热交换管水平设计,使得集热器存在热效率低或无热效率的问题,并且平板集热器与建筑墙面形成一定的夹角安装,使得平板集热器与建筑不能完美结合,其次在一些建筑墙面上安装需要借助安装支架与固定装置进行安装,随着长时间的雨水浸泡造成被腐蚀生锈,很容易脱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还存在安装困难,造价高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与建筑墙面敷贴安装的平板集热器,不仅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平板集热器热效率低,还能完美与建筑一体化结合,且减少了固定安装支架的用料,支架敷贴与墙面固定,避免安全隐患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平板集热器存在的热效率低、安装困难、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提供一种符合与建筑墙面敷贴安装要求的平板集热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热交换管环绕设计,蓝膜翅片倾斜设置与热交换管对接,实现高效的集热效率与敷贴安装。本技术一种与建筑墙面敷贴安装的平板集热器,包括平板壳体、热交换管、蓝膜翅片、导热介质进管、导热介质出管,其中:所述平板壳体为空心长方体结构,位于平板壳体上安装有玻璃盖板,位于壳体内安装有导热介质进管,导热介质进管为U型结构,位于导热介质进管U型结构之间沿竖直方向等角度安装有至少为6-10根水平设置的热交换管,且热交换管与平板壳体水平方向夹角为1°,位于导热介质进管的一侧安装有一根沿竖直方向向下的导热介质出管,且导热介质出管与热交换管一端联通,热交换管另一端与导热介质进管联通,位于热交换管上配装有蓝膜翅片,蓝膜翅片倾斜30°-55°设置。优选的,位于导热介质进管U型结构之间沿竖直方向等角度安装有10根水平设置的热交换管。优选的,蓝膜翅片与热交换管配装的倾斜角度为55°。优选的,导热介质进管进口与导热介质出管出口位于平板壳体同一侧。优选的,导热介质进管进口与导热介质出管出口都安装有弯头装置且贯穿平板壳体侧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成型,可垂直安装在建筑墙面上,安全可靠,蓝膜翅片倾斜安装,可在一整体最大化吸收太阳能,提高热效应,热交换管与蓝膜翅片配装,且与水平方向倾斜1°设置,可有利于管内热量的转换,使用本技术价格合理,无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与建筑墙面敷贴安装的平板集热器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与建筑墙面敷贴安装的平板集热器热交换管连接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与建筑墙面敷贴安装的平板集热器热交换管与蓝膜翅片配装图;其中:平板壳体1、热交换管2、蓝膜翅片3、导热介质进管4、导热介质出管5、玻璃盖板1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一种与建筑墙面敷贴安装的平板集热器,包括平板壳体1、热交换管2、蓝膜翅片3、导热介质进管4、导热介质出管5,其中:所述平板壳体1为空心长方体结构,位于平板壳体1上安装有玻璃盖板11,位于平板壳体1内安装有导热介质进管4,导热介质进管4为U型结构,位于导热介质进管4U型结构之间沿竖直方向等角度安装有至少为6-10根水平设置的热交换管2,且热交换管2与平板壳体1水平方向夹角为1°,位于导热介质进管4的一侧安装有一根沿竖直方向向下的导热介质出管5,且导热介质出管5与热交换管2一端联通,热交换管2另一端与导热介质进管4联通,位于热交换管2上配装有蓝膜翅片3,蓝膜翅片3倾斜40°-50°设置。所述位于导热介质进管4U型结构之间沿竖直方向等角度安装有9根水平设置的热交换管2。所述蓝膜翅片3与热交换管2配装的倾斜角度为45°。所述导热介质进管4进口与导热介质出管5出口位于平板壳体1同一侧。所述导热介质进管4进口与导热介质出管5出口都安装有弯头装置且贯穿平板壳体1侧边。实施例1:本技术一种与建筑墙面敷贴安装的平板集热器,其工作原理为:向导热介质进管4内充入导热介质,当有太阳辐照时,蓝膜翅片吸收太阳能辐射量,经热交换管2加热导热介质进管4内的导热介质,加热后的导热介质在热交换管2中流入至导热介质出管5,经自然循环进入水箱与水换热。实施例2:本技术一种与建筑墙面敷贴安装的平板集热器,其安装方式为:平板集热器可敷贴于建筑墙面或内嵌式安装在墙面内,减少支架、固定装置的量与倾斜安装的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与建筑墙面敷贴安装的平板集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与建筑墙面敷贴安装的平板集热器,包括平板壳体、热交换管、蓝膜翅片、导热介质进管、导热介质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壳体为空心长方体结构,位于平板壳体上安装有玻璃盖板,位于壳体内安装有导热介质进管,导热介质进管为U型结构,位于导热介质进管U型结构之间沿竖直方向等角度安装有至少为6‑10根水平设置的热交换管,且热交换管与平板壳体水平方向夹角为1°,位于导热介质进管的一侧安装有一根沿竖直方向向下的导热介质出管,且导热介质出管与热交换管一端联通,热交换管另一端与导热介质进管联通,位于热交换管上配装有蓝膜翅片,蓝膜翅片倾斜30°‑55°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建筑墙面敷贴安装的平板集热器,包括平板壳体、热交换管、蓝膜翅片、导热介质进管、导热介质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壳体为空心长方体结构,位于平板壳体上安装有玻璃盖板,位于壳体内安装有导热介质进管,导热介质进管为U型结构,位于导热介质进管U型结构之间沿竖直方向等角度安装有至少为6-10根水平设置的热交换管,且热交换管与平板壳体水平方向夹角为1°,位于导热介质进管的一侧安装有一根沿竖直方向向下的导热介质出管,且导热介质出管与热交换管一端联通,热交换管另一端与导热介质进管联通,位于热交换管上配装有蓝膜翅片,蓝膜翅片倾斜30°-55°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银川艾尼工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