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头、手提灯及工作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68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灯头,其包括多面柱体、支架和灯,多面柱体设置于支架上;多面柱体包括顶盖、底盖和多个侧盖,每个侧盖分别与顶盖、底盖垂直连接;顶盖与支架的一端连接,底盖与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每个侧盖上设置一个与之可拆卸连接的灯,灯的数目与侧盖的数目相同;顶盖、底盖与多个侧盖的内部形成一腔体,腔体内设置有控制器和电源,控制器分别与电源、灯电性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源将电能传输至灯中的一个或多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多面柱体的每个侧面上设置灯,且可根据不同需求在多面柱体上安装不同用途的手提灯、工作灯,使得用户仅需携带灯头就可满足不同的工作需要,在方便携带的同时也保证了用户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灯头、手提灯及工作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灯头、手提灯及工作灯。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维护抢修、事故处理和抢险救灾等场所都需要照明,且大部分场所都需要能够保证照射距离和灯光扩散角度的便携式照明设备。由于每个场所的情况不同,有时会需要使用多种功能的照明设备进行照明,同时携带多种灯具会导致人员行动不便,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且目前的便携灯具功能单一,其部件不方便更换。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灯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便携灯具功能单一,其部件不方便更换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灯头、手提灯及工作灯以解决目前的便携灯具功能单一,其部件不方便更换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灯头,其包括多面柱体、支架和灯,所述多面柱体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多面柱体包括顶盖、底盖和多个侧盖,每个侧盖分别与所述顶盖、所述底盖垂直连接;所述顶盖与所述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底盖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每个侧盖上设置一个与之可拆卸连接的所述灯,所述灯的数目与所述侧盖的数目相同;所述顶盖、所述底盖与所述多个侧盖的内部形成一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控制器和电源,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源、所述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源将电能传输至所述灯中的一个或多个。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每个侧盖的外侧上均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容置所述灯;所述第一凹槽的边缘处均匀设置有用于安装或拆卸所述灯的至少两个可伸缩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盖与所述支架的连接处还设置有驱动器件,所述驱动器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驱动器件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的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驱动所述多面柱体旋转。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腔体内还设置有定位器件和通讯器件,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定位器件、所述通讯器件电性连接;所述定位器件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的第二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发送位置信号至外部;所述通讯器件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的第三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发送通讯信号至外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面柱体还包括导热片和散热孔,所述导热片设置于所述腔体的内侧壁上,所述散热孔设置于所述顶盖与所述底盖上,所述导热片邻近所述散热孔。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手提灯,其包括上述的灯头,还包括手提把手,所述灯头包括多面柱体和支架,所述多面柱体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手提把手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手提把手包括手持部和连接部,所述手持部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架可拆卸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工作灯,其包括上述的灯头,还包括灯杆,所述灯头设置于所述灯杆的顶端;所述灯杆包括中空杆体、电池柱和底架,所述电池柱设置于所述中空杆体的内腔中,所述灯头设置于所述中空杆体的顶端,所述底架设置于所述中空杆体的底端,所述灯头与所述电池柱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架包括固定器和多个底杆,所述固定器设置于所述中空杆体的底端,所述固定器与所述多个底杆连接,所述固定器上设置有与所述多个底杆相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个数与所述多个底杆的个数相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个底杆接触地面的一端设置有万向轮和卡刹,所述卡刹设置于所述万向轮上,所述卡刹用于制动所述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个数、所述卡刹的个数均与所述多个底杆的个数相同。本技术通过在多面柱体的每个侧面上设置灯,且可根据不同需求在多面柱体上安装不同用途的灯,使得用户仅需携带灯头就可满足不同的工作需要,在方便携带的同时也保证了用户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灯头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灯头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灯头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灯头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灯头第五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手提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工作灯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工作灯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来限定本技术。图1展示了本技术灯头1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灯头1包括多面柱体11、支架12和灯13,多面柱体11设置于支架12上;多面柱体11包括顶盖111、底盖112和多个侧盖113,每个侧盖113分别与顶盖111、底盖112垂直连接;顶盖111与支架12的一端连接,底盖112与支架12的另一端连接,每个侧盖113上设置一个与之可拆卸连接的灯13,灯13的数目与侧盖113的数目相同;顶盖111、底盖112与多个侧盖113的内部形成一腔体(图中未示出),腔体内设置有控制器1141和电源1142,控制器1141分别与电源1142、灯13电性连接,控制器1141用于控制电源1142将电能传输至灯13中的一个或多个。具体地,灯13在多面柱体11的侧盖113上根据需要可选择如下配置方案:灯13可从聚光灯、泛光灯、投射灯、信号灯中选择一种或两种或多种进行组合;进一步地,聚光灯、泛光灯、投射灯、信号灯与每个侧盖113均为可拆卸连接。优选地,聚光灯、泛光灯、投射灯、信号灯的外壳形状均相同,且与侧盖113形状相匹配。进一步地,上述四种的灯具的规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例如出光角度、出光强度等参数。本技术通过在多面柱体11的每个侧盖113上设置灯13,且可根据不同需求安装不同用途的灯,使得用户仅需携带灯头就可满足不同的工作需要,在方便携带的同时也保证了用户安全。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每个侧盖113的外侧上均设置有第一凹槽1131,第一凹槽1131用于容置灯13;进一步地,第一凹槽1131上还设置有用于与灯13电性连接的电性连接部。进一步地,第一凹槽1131的形状与灯13的形状相匹配。第一凹槽1131的边缘处均匀设置有用于安装或拆卸灯的至少两个可伸缩结构11311。优选地,可伸缩结构11311可设置为弹簧片。本技术通过将不同用途的灯13容置于第一凹槽1131中,且通过至少两个可伸缩结构11311将灯固定于第一凹槽1131中,在更换灯12时仅需操作可伸缩结构即可完成灯13的更换与固定,结构简单且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顶盖111与支架12的连接处还设置有驱动器件14,驱动器件14与控制器1141电性连接,驱动器件14用于接收控制器1141的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第一控制信号驱动多面柱体11旋转。具体地,驱动器件14还用于接收控制器1141的停止信号,并根据停止信号停止驱动多面柱体11旋转。进一步地,驱动器件14还用于在不驱动多面柱体11时,制动多面柱体11。需要说明的是,驱动多面柱体11的方式可以为上述的驱动方式,还可以为驱动器件14接收控制器1141的预设信号,并根据预设信号驱动多面柱体11旋转预设角度。本实施例通过驱动器件14驱动多面柱体11旋转,不需要手动旋转,且可远程控制,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在上述实施例的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灯头、手提灯及工作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面柱体、支架和灯,所述多面柱体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多面柱体包括顶盖、底盖和多个侧盖,每个侧盖分别与所述顶盖、所述底盖垂直连接;所述顶盖与所述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底盖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每个侧盖上设置一个与之可拆卸连接的所述灯,所述灯的数目与所述侧盖的数目相同;所述顶盖、所述底盖与所述多个侧盖的内部形成一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控制器和电源,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源、所述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源将电能传输至所述灯中的一个或多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面柱体、支架和灯,所述多面柱体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多面柱体包括顶盖、底盖和多个侧盖,每个侧盖分别与所述顶盖、所述底盖垂直连接;所述顶盖与所述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底盖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每个侧盖上设置一个与之可拆卸连接的所述灯,所述灯的数目与所述侧盖的数目相同;所述顶盖、所述底盖与所述多个侧盖的内部形成一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控制器和电源,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源、所述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源将电能传输至所述灯中的一个或多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侧盖的外侧上均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容置所述灯;所述第一凹槽的边缘处均匀设置有用于安装或拆卸所述灯的至少两个可伸缩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与所述支架的连接处还设置有驱动器件,所述驱动器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驱动器件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的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驱动所述多面柱体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还设置有定位器件和通讯器件,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定位器件、所述通讯器件电性连接;所述定位器件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的第二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发送位置信号至外部;所述通讯器件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的第三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发送通讯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华夏科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简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