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561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轴承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联轴器,包括第一联轴体、第二联轴体、连接所述第一联轴体和第二联轴体的连接件以及套接在所述第一联轴体和第二联轴体上的框架,在所述第一联轴体外侧设有环形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装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凹槽和所述框架均过盈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安装后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创新性地在联轴器的结构中加上双密封圈,极大地改善了联轴器防水防尘的防护效果,并有一定的抗震效果;由于密封圈的阻尼效果,在工作的时候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在长轴上具有用于卡置两个短轴的定位槽,再结合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可确保了长轴与短轴的位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轴器
本技术涉及轴承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尘防水的联轴器。
技术介绍
联轴器的作用是用来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使之共同旋转并传递扭矩。目前,由于常规的联轴器内部缺少密封圈的结构,环境中的灰尘和水分可以透过联轴器的缝隙进入其中。其次,与常规联轴器联接的杆轴在工作状态下缺少缓冲,抗震性略差。当使用环境对于灰尘,水分,震动的要求较高时,常规的联轴器结构已经满足不了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联轴器,针对市场上联轴器对水分,灰尘和震动的抵抗效果较差,通过结构创新,提供了一种可以防尘防水及一定抗震效果的联轴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联轴器,包括第一联轴体、第二联轴体、连接所述第一联轴体和第二联轴体的连接件以及套接在所述第一联轴体和第二联轴体上的框架,在所述第一联轴体外侧设有环形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装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凹槽和所述框架均过盈接触。在本技术所述的联轴器中,所述第一联轴体包括圆管联接座、与所述圆管联接座固定相连的锥形杆以及套紧在所述锥形杆上的旋钮。在本技术所述的联轴器中,所述第二联轴体包括半圆柱联接座、与所述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联轴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联轴体、第二联轴体、连接所述第一联轴体和第二联轴体的连接件以及套接在所述第一联轴体和第二联轴体上的框架,在所述第一联轴体外侧设有环形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装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凹槽和所述框架均过盈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联轴体、第二联轴体、连接所述第一联轴体和第二联轴体的连接件以及套接在所述第一联轴体和第二联轴体上的框架,在所述第一联轴体外侧设有环形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装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凹槽和所述框架均过盈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轴体包括圆管联接座、与所述圆管联接座固定相连的锥形杆以及套紧在所述锥形杆上的旋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轴体包括半圆柱联接座、与所述半圆柱联接座固定相连的联接管以及与所述联接管固定相连的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短轴、长轴以及叉形接头,所述叉形接头一端通过短轴、长轴以及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联轴体固定相连,另一端通过短轴、长轴以及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联轴体固定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杆一端为圆锥体形,中间部分为圆柱体形,另一端为直径小于中间部分的圆柱体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联接管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应林陈恭谦曾庆宇王宇杰林盛泓
申请(专利权)人: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飞亚达精密计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