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的分析的微波信号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651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模型的分析的微波信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收集的噪声信号建立噪声信号模型;根据收集的低噪声通信信号建立通信信号模型;将接收到的通信信号带入噪声信号模型得到噪声参数;将接收到的通信信号带入通信信号模型得到通信参数;如果噪声参数大于或等于通信参数,则认为接收到的通信信号信噪比不合格;如果噪声小于通信参数,则认为接收到的通信信号信噪比合格。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模型的分析的微波信号检测方法,建立的噪声信号模型和通信信号模型可以作为预存信息存储在微波信号检测设备中,在检测设备中只需要运行信号模型的处理,从而提高了信号检测效率,进而降低了微波检测器件的尺寸,使得微波检测器件的功耗被大幅降低。

Microwave signal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model analy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模型的分析的微波信号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波通信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模型的分析的微波信号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半导体器件以其明显的优越性逐步取代了电子管,因此,低噪声技术基本上就是固态低噪声技术。低噪声技术研究起始于40年代用于雷达的点触式半导体二极管混频器。自1958年变容二极管问世后,60年代起参量放大器(参放)得到广泛应用,同期还相继研制成量子放大器和隧道二极管放大器(隧放)。60年代中期,双极型晶体管的使用频率提高到微波波段,制成了L波段低噪声双极型晶体管放大器。1971年制成了微波砷化镓肖特基势垒栅的场效应晶体管,使低噪声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场效应晶体管放大器在高频率和低噪声方面显著优越于双极型晶体管,迅速取代了隧放和行波管放大器,且有逐步取代参放之势。现代在短毫米波段,二极管混频器几乎是唯一实用的低噪声检测手段。自60年代以来,对利用超导的约瑟夫逊结器件制成低噪声混频器和参放不断进行探索研究,已显示其在亚毫米至远红外波段的优越性。然而对于微波通信来说,现有的信号噪声检测技术非常复杂,不利于微波检测器件的微型化。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模型的分析的微波信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收集的噪声信号建立噪声信号模型;S2:根据收集的低噪声通信信号建立通信信号模型;S3:将接收到的通信信号带入噪声信号模型得到噪声参数;S4:将接收到的通信信号带入通信信号模型得到通信参数;S5:如果噪声参数大于或等于通信参数,则认为接收到的通信信号信噪比不合格;如果噪声小于通信参数,则认为接收到的通信信号信噪比合格。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模型的分析的微波信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收集的噪声信号建立噪声信号模型;S2:根据收集的低噪声通信信号建立通信信号模型;S3:将接收到的通信信号带入噪声信号模型得到噪声参数;S4:将接收到的通信信号带入通信信号模型得到通信参数;S5:如果噪声参数大于或等于通信参数,则认为接收到的通信信号信噪比不合格;如果噪声小于通信参数,则认为接收到的通信信号信噪比合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型的分析的微波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维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西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