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建军专利>正文

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抗震防护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381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抗震防护墙,包括若干重复排列单元,每个单元包括第一护板、第二护板、第一立柱和底座,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底端插入底座上容置槽中,第一护板的一侧板面上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槽口的盖板上设置有缝隙,第一滑槽中的滑板上连接有沿缝隙伸出的对接杆;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一立柱设置在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之间,第一立柱外套设有第一套管,连杆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可沿第一套管滑动的套环,连杆的一端和对接杆相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有中空管,中空管中设置有弹簧,弹簧一端和中空管封底板的内侧面相连,另一端和第二护板侧面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护墙拆装方便,可重复利用,能够抗风抗震。

Wind resistant and anti-seismic protective walls used in construction sit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site for the wind resistant protective wall,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repeat array units, each unit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ing plate, second plate, the first column and the base, the first panel and the second panel at the bottom of the base is inserted into the accommodating groove, the surface of one side of the first panel is arranged on the the first notch of the first chute chute, cover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slot, the first sliding chu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lide rod extending along the slit docking; the first column fixed on the bas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panel and second panel, the first column j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asing, the center position of the connecting rods are arranged along the sliding ring the first casing,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other end is hinged with the docking rod, the hollow tube is connected through a connecting piece, a spring is arranged in the hollow tube, one end of the spring and the hollow tube sealing plate The inner surface is connected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side of the second guard plate. The protective wall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to be disassembled and reused, and can resist wind and earthquake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抗震防护墙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抗震防护墙。
技术介绍
通常在城市中进行各种建筑工程时,为确保城市美观并保护行人安全,避免建筑过程中所产生的碎石、残渣等飞出外部而伤到附近人员,会用临时性或半临时性防护墙将建筑施工区域围起来,现有的防护墙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使用传统工艺建成的粘土砖,属于重型墙体,施工速度极慢且围墙到最后只能拆掉,这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和人力浪费,并增加了建筑垃圾;一种是彩钢板防护墙,但是彩钢板围墙使用性差,遇大风较易倾倒,抗风抗震能力差,若是和人行道相邻,容易砸到行人;还有一种是整张结构的保护网,铺装时十分麻烦,同样存在抗风抗震能力差的问题,且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保护网老化或施工过程中的损坏,需要中期进行缝补,缝补后的保护网的整体结构强度更低,同时后续可重复利用的可能性较低,也会增加建筑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抗震防护墙,拆装方便,可重复利用,抗风抗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抗震防护墙,包括若干重复排列单元,每个单元包括第一护板、第二护板、第一立柱和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槽底呈弧状的容置槽,所述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的底面呈弧状,所述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底端插入容置槽中,所述第一立柱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一护板的一侧板面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中设置有滑板,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口上设置有将滑板封在第一滑槽中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缝隙,所述滑板上连接有沿缝隙伸出的对接杆;所述第一立柱设置在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之间,所述第一立柱外套设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底端通过扭簧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第一套管外壁套设有两个限位环,两个限位环之间的第一套管外壁对称位置上设置有两个竖向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套管上连接有整体呈“S”状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套设在第一套管外的套环,所述套环内沿设置有位于第二滑槽中的滑块,所述连杆的一端和对接杆相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有一端封口的中空管,所述中空管开口端设置有和第二护板侧面相抵的外凸缘,所述中空管中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和中空管封底板的内侧面相连,另一端和第二护板侧面相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板面上设置有镂空槽,所述镂空槽的上下槽壁之间设置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外套设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底端通过扭簧和镂空槽槽壁相连,所述第二套管两侧对称连接有将镂空槽堵上的扇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朝容置槽所处方向倾斜,所述安装槽中设置有两个挡块和两个挡板,所述挡块呈外沿固定在槽壁上的环状结构,两个挡板分别位于两个挡块的外侧将两个挡块夹在它们之间,两个挡板之间通过穿过两个挡块的弹簧连接,靠近安装槽槽口的挡板上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插栓;所述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的两侧板面上分别设置有插销,所述连接杆上插栓插入插销中,将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分别与底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对接件,所述对接件包括转杆、支撑杆和两根安装杆,两根安装杆端部垂直连接在支撑杆的两端,两根安装杆相互平行,所述转杆两端可转动连接在两根安装杆上,其中一个对接件的支撑杆与连杆相连,其转杆与另一个对接件的支撑杆相连,另一个对接件的转杆和中空管相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的底端边沿设置有外凸缘,所述外凸缘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通过螺钉穿过安装孔锲入地面将底座固定在地面上。本技术的抗风抗震防护墙,包括若干重复排列单元,各个单元之间可进行拆装,能够方便运输,且可重复利用,通过设置立柱使同一个单元中的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来抵抗外界风力,具有较强的抗风抗震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两个重复排列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单元的局部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套管和连杆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护板或第二护板和底座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参照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抗震防护墙,包括若干重复排列单元,每个单元包括第一护板1、第二护板2、第一立柱3和底座4,底座4上设置有槽底呈弧状的容置槽41,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的底面呈弧状,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底端插入容置槽41中,第一立柱3固定在底座4上,底座4固定在地面上;因为底座4的作用主要是用于使第一护板1、第二护板2和立柱3立在地面上,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主要起到防护作用,同时也是主要承风面,所以为了避免防护墙在受到较强的风力时,从地面脱离而倾倒,我们将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安装在底座4上时,不采用过紧配合的方式,这样当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受到较强的风力时,能够相对底座4发生倾斜,从而避免底座4受到较大的外力而从地面上脱离。第一护板1的一侧板面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11,第一滑槽11中设置有滑板12,第一滑槽11的槽口上设置有将滑板12封在第一滑槽11中的盖板14,盖板14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缝隙13,滑板12上连接有沿缝隙13伸出的对接杆15;第一立柱3设置在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之间,第一立柱3外套设有第一套管31,第一套管31底端通过扭簧连接在底座4上,第一套管31外壁套设有两个限位环34,两个限位环34之间的第一套管31外壁对称位置上设置有两个竖向的第二滑槽35,第一套管31上连接有整体呈“S”状的连杆33,连杆33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套设在第一套管31外的套环36,套环36内沿设置有位于第二滑槽35中的滑块37,连杆33的一端和对接杆15相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5连接有一端封口的中空管6,中空管6开口端设置有和第二护板2侧面相抵的外凸缘61,中空管6中设置有弹簧9,弹簧9一端和中空管6封底板的内侧面相连,另一端和第二护板2侧面相连。第一立柱3位于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之间,第一套管31两侧要尽量与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相靠近,避免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之间空隙过大,影响防护效果,两个相邻单元的底座4要紧邻,两个相邻单元的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之间要紧邻,尽可能减小相邻处间隙,影响防护效果。能够使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立在底座4上不倾倒的力来自两方面,一是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底端和容置槽41槽壁之间的摩擦力;一是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间接受到的来自连杆33的外力;在无风或者风力较小的情况下,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向一侧倾斜时,会受到连杆33的推力或者拉力,从而阻挡他们倾斜。当防护墙一侧受到较强的风吹时,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相对底座4向一侧倾斜,滑板12带动连杆33随第一护板1移动,同时滑板12沿滑槽11滑动,滑块37沿第二滑槽35向下移动,套环36沿第一套管31向下移动,带动连杆33向下移动,连杆33同时带动第一套管31相对第一立柱3转动,使第一套管31底端扭簧变形,连接件5和中空管6跟随连杆33向风的反方向移动,中空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抗震防护墙

【技术保护点】
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抗震防护墙,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重复排列单元,每个单元包括第一护板(1)、第二护板(2)、第一立柱(3)和底座(4),所述底座(4)上设置有槽底呈弧状的容置槽(41),所述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的底面呈弧状,所述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底端插入容置槽(41)中,所述第一立柱(3)固定在底座(4)上,所述底座(4)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一护板(1)的一侧板面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11),所述第一滑槽(11)中设置有滑板(12),所述第一滑槽(11)的槽口上设置有将滑板(12)封在第一滑槽(11)中的盖板(14),所述盖板(14)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缝隙(13),所述滑板(12)上连接有沿缝隙(13)伸出的对接杆(15);所述第一立柱(3)设置在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之间,所述第一立柱(3)外套设有第一套管(31),所述第一套管(31)底端通过扭簧连接在底座(4)上,所述第一套管(31)外壁套设有两个限位环(34),两个限位环(34)之间的第一套管(31)外壁对称位置上设置有两个竖向的第二滑槽(35),所述第一套管(31)上连接有整体呈“S”状的连杆(33),所述连杆(33)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套设在第一套管(31)外的套环(36),所述套环(36)内沿设置有位于第二滑槽(35)中的滑块(37),所述连杆(33)的一端和对接杆(15)相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5)连接有一端封口的中空管(6),所述中空管(6)开口端设置有和第二护板(2)侧面相抵的外凸缘(61),所述中空管(6)中设置有弹簧(9),所述弹簧(9)一端和中空管(6)封底板的内侧面相连,另一端和第二护板(2)侧面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抗震防护墙,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重复排列单元,每个单元包括第一护板(1)、第二护板(2)、第一立柱(3)和底座(4),所述底座(4)上设置有槽底呈弧状的容置槽(41),所述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的底面呈弧状,所述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底端插入容置槽(41)中,所述第一立柱(3)固定在底座(4)上,所述底座(4)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一护板(1)的一侧板面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11),所述第一滑槽(11)中设置有滑板(12),所述第一滑槽(11)的槽口上设置有将滑板(12)封在第一滑槽(11)中的盖板(14),所述盖板(14)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缝隙(13),所述滑板(12)上连接有沿缝隙(13)伸出的对接杆(15);所述第一立柱(3)设置在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刘建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