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系统及其换热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46362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2:11
本申请提供一种换热器及换热系统,其中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及与所述换热管的端部连接的集流装置,沿所述换热管的宽度方向,所述换热管设有一层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一换热通道和两层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沿所述换热管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通所述换热管两端,沿换热管的厚度方向,一层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位于两层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中间。本申请通过在换热管上设置一层第一换热通道及两层第二换热通道,且第一换热通道位于两层第二换热通道之间,增大了换热介质的换热面积,缩短换热通道长度,使得所述换热器结构紧凑,减小换热器占用空间。

Heat exchange system and heat exchang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exchanger system, which includes collecting device end of the heat exchange tube and the heat pipe connection, along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heat pipe, the heat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layer of parallel first heat exchanger channels and the two layer parallel second heat transfer channel, the first channel heat exchanger and the second heat exchange channel extending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heat exchange tube and through the heat exchanger tube ends, along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of the heat exchanger tube, a layer of the first heat exchange channel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layer of the two second heat channel.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in the heat exchange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layer of a first heat channel and two layer second heat between the first heat exchange channel, and channel is located on the two floor of the second heat channel, increase the heat transfer area of the heat exchanging medium, shorten the heat channel length, so that the heat exchang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small reduction heat exchanger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系统及其换热器
本申请涉及换热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系统及其换热器。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主机厂对空调和热泵系统的尺寸、重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开发尺寸、重量更小的换热器部件。现有技术中采用同轴换热器来提高系统的制冷效率,实现汽车空调系统的节能降耗。同轴换热器将两根同轴同心的管子采用套管的方式结合,使两根管子内流通具有温度差的两种换热介质,两种换热介质通过内外管相互换热,该种结构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换热系统及其换热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及与所述换热管的端部连接的集流装置,沿所述换热管的宽度方向,所述换热管设有一层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一换热通道和两层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沿所述换热管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通所述换热管两端,沿换热管的厚度方向,一层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位于两层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中间;所述集流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连通的第一集流管,及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连通的第二集流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断面和/或第二换热通道的断面为近似圆形、圆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换热系统及其换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管(4)及与所述换热管(4)的端部(45)连接的集流装置(3),沿所述换热管(4)的宽度方向,所述换热管(4)设有一层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一换热通道(42)和两层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二换热通道(41),所述第一换热通道(42)和第二换热通道(41)沿所述换热管(4)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通所述换热管(4)两端,沿换热管(4)的厚度方向,一层所述第一换热通道(42)位于两层所述第二换热通道(41)中间;所述集流装置(3)包括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42)连通的第一集流管(31),及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41)连通的第二集流管(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管(4)及与所述换热管(4)的端部(45)连接的集流装置(3),沿所述换热管(4)的宽度方向,所述换热管(4)设有一层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一换热通道(42)和两层多个平行排列的第二换热通道(41),所述第一换热通道(42)和第二换热通道(41)沿所述换热管(4)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通所述换热管(4)两端,沿换热管(4)的厚度方向,一层所述第一换热通道(42)位于两层所述第二换热通道(41)中间;所述集流装置(3)包括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42)连通的第一集流管(31),及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41)连通的第二集流管(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42)的断面和/或第二换热通道(41)的断面为近似圆形、圆形、三角形、菱形或正方形,所述第二换热通道(41)的断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42)的断面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流管(32)包括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通道(41)的腔体(321),所述腔体(321)包括开口部(322),所述开口部(322)位于所述第二集流管(32)靠近所述换热管(4)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集流管(32)通过所述开口部(322)与所述换热管(4)的端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31)靠近所述换热管(4)一侧的管壁上设有连通部(311),所述第一集流管(31)通过所述连通部(311)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42)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31)沿第一换热介质流动方向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第一换热介质进出口(3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4)与所述集流装置(3)连接的端部(45)部分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43),所述延伸部(43)形成于所述两层第二换热通道(41)之间,所述第一换热通道(42)的开口位于所述延伸部(43)的端面,所述延伸部(43)端部与第一集流管(31)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换热通道(42)和第一集流管(31)连通形成第一换热介质的流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集流管(31)位于所述第二集流管(32)内,使得所述连通部(311)位于第二集流管(32)的腔体(321)内,所述第一集流管通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军启高建华耿时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