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支承瓷板的干挂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3311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1:57
一种点支承瓷板的干挂组件;包括主挂件、上扣件和下扣件;所述主挂件包括竖直安装部和承接部,两个所述承接部上下对称分布固定在所述竖直安装部的同一侧,所述上扣件和下扣件分别卡装固定在两个所述承接部;所述上扣件包括上竖直扣件部、上水平扣件部、竖直延伸一部、水平延伸一部和竖直延伸二部,所述下扣件包括下竖直扣件部、下水平扣件部、竖直延伸三部、水平延伸二部和竖直延伸四部。一块瓷板从上到下依次被不同干挂组件的下扣件、承接部、上扣件和承接部牵制固定,使得瓷板的安装结构稳定,而干挂组件结构简单,安装时施工方便,便于提高安装效率。

A supporting porcelain hanging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点支承瓷板的干挂组件
本技术涉及瓷板的安装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支承瓷板的干挂组件。
技术介绍
板材的安装方法通常有湿贴法和干挂法两种,而目前主要流行的是干挂法。而干挂法主要分销钉式、开槽式和背栓式几种。由于这几种方法的安装方式均需要在板材上开槽或开孔,这些开槽或开孔的连接处就会产生严重的应力集中,较易生破坏。同时,由于板材本身的抗拉、抗弯强度较低,所以,这些板材基本上都是采用较厚的石板材,也就是以增加厚度的办法来解决这些强度弱点问题。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石材重量很大,并使挂件和支承结构也变得笨重,整个幕墙系统臃肿不堪,既造成了大的材料浪费,成本增加,安全性也变差,也使安装工作变得困难,更重要的是上述现有的干挂结构,无法适应大面域的瓷板的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点支承瓷板的干挂组件。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点支承瓷板的干挂组件;包括主挂件、上扣件和下扣件;所述主挂件包括竖直安装部和承接部,两个所述承接部上下对称分布固定在所述竖直安装部的同一侧,所述上扣件和下扣件分别卡装固定在两个所述承接部;所述承接部包括第一水平延伸部、第一竖直延伸部和第二水平延伸部,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的一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竖直安装部的一侧,其另一端向外水平延伸;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的下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的另一端,且其上端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竖直安装部和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相对的两侧壁及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的上端面之间形成容纳槽;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的左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的上端,且其右端向外水平延伸;所述上扣件包括上竖直扣件部、上水平扣件部、竖直延伸一部、水平延伸一部和竖直延伸二部,所述上水平扣件部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上竖直扣件部的左侧,且其另一端向外水平延伸;所述竖直延伸一部的上端垂直连接在所述上水平扣件部的另一端,且其下端竖直向下延伸;所述上竖直扣件部和所述竖直延伸一部相对的两侧壁及所述上水平扣件部的下端面之间形成上扣装槽;所述上扣装槽适应性卡装在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和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外,同时,所述竖直延伸一部适应性卡装在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竖直延伸一部的右侧壁抵住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的左侧壁,所述竖直延伸一部22的下端面抵住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的上端面;所述水平延伸一部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上竖直扣件部的右侧的下方,且其另一端水平向外延伸;所述竖直延伸二部的下端垂直连接在所述水平延伸一部的另一端,且其上端竖直向上延伸;所述上竖直扣件部和所述竖直延伸二部相对的两侧壁及所述水平延伸一部的上端面之间形成上砖体安装槽,所述上砖体安装槽开口向上;所述下扣件包括下竖直扣件部、下水平扣件部、竖直延伸三部、水平延伸二部和竖直延伸四部,所述下水平扣件部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下竖直扣件部的左侧,且其另一端向外水平延伸;所述竖直延伸三部的上端垂直连接在所述下水平扣件部的另一端,且其下端竖直向下延伸;所述下竖直扣件部和所述竖直延伸三部相对的两侧壁及所述下水平扣件部的下端面之间形成下扣装槽;所述下扣装槽适应性卡装在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和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外,同时,所述竖直延伸三部适应性卡装在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竖直延伸三部的右侧壁抵住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的左侧壁,所述竖直延伸三部的下端面抵住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的上端面;所述水平延伸二部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下竖直扣件部的右侧的上方,且其另一端水平向外延伸;所述竖直延伸四部的上端垂直连接在所述水平延伸二部的另一端,且其下端竖直向下延伸;所述下竖直扣件部和所述竖直延伸四部相对的两侧壁及所述水平延伸二部的下端面之间形成下砖体安装槽,所述下砖体安装槽开口向上。优选的,所述上竖直扣件部和所述下竖直扣件部的右侧壁都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由所述上竖直扣件部和所述下竖直扣件部的右侧壁向内凹陷形成,若干所述燕尾槽间隔排列分布。优选的,所述承接部还包括第二竖直延伸部,所述第二竖直延伸部的上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的右端,且其下端竖直向下延伸;两个所述承接部的所述第二竖直延伸部的右侧壁分别抵住所述上竖直扣件部和所述下竖直扣件部的左侧壁。优选的,所述竖直延伸一部和所述竖直延伸三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的高度,使得所述上扣件和下扣件分别卡装固定在两个所述承接部时,所述上水平扣件部和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之间,以及所述下水平扣件部和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之间在竖直方向上都设有间隔。优选的,所述竖直延伸一部和所述竖直延伸三部分别通过胶条抵住所述竖直安装部的右侧壁。优选的,所述竖直延伸一部和所述竖直延伸三部的左侧壁上都设有胶条安装槽,所述胶条设置在所述胶条安装槽内。优选的,设有固定螺栓从上到下依次穿过所述下水平扣件部和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后固定。优选的,所述水平延伸一部垂直连接在所述上竖直扣件部的右侧的最下端,所述水平延伸二部垂直连接在所述下竖直扣件部的右侧的最上端。优选的,所述上水平扣件部连接在所述上竖直扣件部的中部位置,所述下水平扣件部连接在所述下竖直扣件部的上部位置。优选的,所述主挂件、上扣件和下扣件均为铝合金材质。一块瓷板从上到下依次被不同干挂组件的下扣件、承接部、上扣件和承接部牵制固定,使得瓷板的安装结构稳定,而干挂组件结构简单,安装时施工方便,便于提高安装效率。下扣件和上扣件分别卡装固定到各自主挂件的承接部上,各自的主挂件分别通过竖直安装部固定安装在墙面上。下扣件的第一水平延伸部为竖直延伸三部提供向上的支撑力,容纳槽的侧壁与竖直延伸三部的侧壁之间产生与瓷板所受重力方向相反的摩擦力;上扣件的第一水平延伸部为竖直延伸一部提供向上的支撑力,容纳槽的侧壁与竖直延伸一部的侧壁之间产生与瓷板所受重力方向相反的摩擦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干挂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主挂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上扣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下扣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主挂件1,竖直安装部10,承接部11,第一水平延伸部111,第一竖直延伸部112,第二水平延伸部113,第二竖直延伸部114,容纳槽12;上扣件2,上竖直扣件部20,上水平扣件部21,竖直延伸一部22,水平延伸一部23,竖直延伸二部24,上扣装槽25,上砖体安装槽26;下扣件3,下竖直扣件部30,下水平扣件部31,竖直延伸三部32,水平延伸二部33,竖直延伸四部34,下扣装槽35,下砖体安装槽36;燕尾槽4,胶条5,固定螺栓6,瓷板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点支承瓷板的干挂组件;包括主挂件1、上扣件2和下扣件3;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主挂件1包括竖直安装部10和承接部11,两个所述承接部11上下对称分布固定在所述竖直安装部10的同一侧,所述上扣件2和下扣件3分别卡装固定在两个所述承接部11;所述承接部11包括第一水平延伸部111、第一竖直延伸部112和第二水平延伸部113,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111的一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竖直安装部10的一侧,其另一端向外水平延伸;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112的下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111的另一端,且其上端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竖直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点支承瓷板的干挂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点支承瓷板的干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挂件、上扣件和下扣件;所述主挂件包括竖直安装部和承接部,两个所述承接部上下对称分布固定在所述竖直安装部的同一侧,所述上扣件和下扣件分别卡装固定在两个所述承接部;所述承接部包括第一水平延伸部、第一竖直延伸部和第二水平延伸部,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的一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竖直安装部的一侧,其另一端向外水平延伸;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的下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的另一端,且其上端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竖直安装部和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相对的两侧壁及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的上端面之间形成容纳槽;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的左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的上端,且其右端向外水平延伸;所述上扣件包括上竖直扣件部、上水平扣件部、竖直延伸一部、水平延伸一部和竖直延伸二部,所述上水平扣件部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上竖直扣件部的左侧,且其另一端向外水平延伸;所述竖直延伸一部的上端垂直连接在所述上水平扣件部的另一端,且其下端竖直向下延伸;所述上竖直扣件部和所述竖直延伸一部相对的两侧壁及所述上水平扣件部的下端面之间形成上扣装槽;所述上扣装槽适应性卡装在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和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外,同时,所述竖直延伸一部适应性卡装在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竖直延伸一部的右侧壁抵住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的左侧壁,所述竖直延伸一部22的下端面抵住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的上端面;所述水平延伸一部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上竖直扣件部的右侧的下方,且其另一端水平向外延伸;所述竖直延伸二部的下端垂直连接在所述水平延伸一部的另一端,且其上端竖直向上延伸;所述上竖直扣件部和所述竖直延伸二部相对的两侧壁及所述水平延伸一部的上端面之间形成上砖体安装槽,所述上砖体安装槽开口向上;所述下扣件包括下竖直扣件部、下水平扣件部、竖直延伸三部、水平延伸二部和竖直延伸四部,所述下水平扣件部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下竖直扣件部的左侧,且其另一端向外水平延伸;所述竖直延伸三部的上端垂直连接在所述下水平扣件部的另一端,且其下端竖直向下延伸;所述下竖直扣件部和所述竖直延伸三部相对的两侧壁及所述下水平扣件部的下端面之间形成下扣装槽;所述下扣装槽适应性卡装在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和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外,同时,所述竖直延伸三部适应性卡装在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竖直延伸三部的右侧壁抵住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的左侧壁,所述竖直延伸三部的下端面抵住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的上端面;所述水平延伸二部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下竖直扣件部的右侧的上方,且其另一端水平向外延伸;所述竖直延伸四部的上端垂直连接在所述水平延伸二部的另一端,且其下端竖直向下延伸;所述下竖直扣件部和所述竖直延伸四部相对的两侧壁及所述水平延伸二部的下端面之间形成下砖体安装槽,所述下砖体安装槽开口向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支承瓷板的干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挂件、上扣件和下扣件;所述主挂件包括竖直安装部和承接部,两个所述承接部上下对称分布固定在所述竖直安装部的同一侧,所述上扣件和下扣件分别卡装固定在两个所述承接部;所述承接部包括第一水平延伸部、第一竖直延伸部和第二水平延伸部,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的一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竖直安装部的一侧,其另一端向外水平延伸;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的下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的另一端,且其上端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竖直安装部和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相对的两侧壁及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的上端面之间形成容纳槽;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的左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的上端,且其右端向外水平延伸;所述上扣件包括上竖直扣件部、上水平扣件部、竖直延伸一部、水平延伸一部和竖直延伸二部,所述上水平扣件部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上竖直扣件部的左侧,且其另一端向外水平延伸;所述竖直延伸一部的上端垂直连接在所述上水平扣件部的另一端,且其下端竖直向下延伸;所述上竖直扣件部和所述竖直延伸一部相对的两侧壁及所述上水平扣件部的下端面之间形成上扣装槽;所述上扣装槽适应性卡装在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和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外,同时,所述竖直延伸一部适应性卡装在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竖直延伸一部的右侧壁抵住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的左侧壁,所述竖直延伸一部22的下端面抵住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的上端面;所述水平延伸一部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上竖直扣件部的右侧的下方,且其另一端水平向外延伸;所述竖直延伸二部的下端垂直连接在所述水平延伸一部的另一端,且其上端竖直向上延伸;所述上竖直扣件部和所述竖直延伸二部相对的两侧壁及所述水平延伸一部的上端面之间形成上砖体安装槽,所述上砖体安装槽开口向上;所述下扣件包括下竖直扣件部、下水平扣件部、竖直延伸三部、水平延伸二部和竖直延伸四部,所述下水平扣件部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下竖直扣件部的左侧,且其另一端向外水平延伸;所述竖直延伸三部的上端垂直连接在所述下水平扣件部的另一端,且其下端竖直向下延伸;所述下竖直扣件部和所述竖直延伸三部相对的两侧壁及所述下水平扣件部的下端面之间形成下扣装槽;所述下扣装槽适应性卡装在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和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外,同时,所述竖直延伸三部适应性卡装在所述容纳槽内,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政强杨仟厦杜尔宏詹路英陈金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绿屋建筑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