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装配式RC柱反弯点对位连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6120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RC柱反弯点对位连接方法。包括预制装配式RC柱反弯点对位连接装置,其包括外套板、外套筒、中间连接板;将对位连接装置预制于下柱,装配时在灌浆孔和中间连接板通孔灌注高强粘结剂;然后,将上柱对准下柱安装,并通过对位螺纹孔校正;用高强粘结剂填充上柱与外套板之间的空隙。本发明专利技术对位准确、方便,施工速度快,具有足够的水平剪力,经济性强,其应用在柱的反弯点位置,效果明显而且不会显著地提高工程造价,性价比较强,适合在工程中广泛推广。

A prefabricated RC column counterpart conne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装配式RC柱反弯点对位连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RC柱反弯点对位连接方法,属于结构工程领域,主要用于装配式RC(即预制混凝土,本领域通用代表方式)柱。
技术介绍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保证良好的整体性是装配式建筑的必然要求。大多装配式结构都在节点位置进行连接,但节点受到弯矩、剪力、轴力的共同作用容易发生破坏,或者通过制作较复杂的结构形式才能保证结构受力及抗震等要求。为此,有必要选择恰当的位置进行连接。当梁、板、柱进行整体预制进行拼装时,由于反弯点的弯矩为零,若预制柱在反弯点处进行拼装只需满足抗剪承载力即可达到要求,因此,进行拼接的最佳位置应该选择柱的反弯点。由于反弯点的弯矩为零,剪力为设计的主要问题,弯矩不是设计的主要问题;其次,装配位置的准确对位同样是设计的主要问题。为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新型连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预制装配式RC柱反弯点对位连接方法,其利用反弯点弯矩为零,只需满足水平力剪力的特点,解决了水平承载力以及准确对位连接的要求。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预制装配式RC柱反弯点对位连接方法,包括预制装配式RC柱反弯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预制装配式RC柱反弯点对位连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装配式RC柱反弯点对位连接方法,包括预制装配式RC柱反弯点对位连接装置,所述预制装配式RC柱反弯点对位连接装置包括外套板(3)、外套筒(4)、中间连接板(5);所述外套板(3)合围成方形截面结构,所述外套板(3)中部设置有水平设置的中间连接板(5),所述中间连接板(5)底面向下设置有倒锥形的外套筒(4),所述外套筒(4)与中间连接板(5)上口连接处设置有灌浆孔(2);所述中间连接板(5)中部还设置有中间连接板通孔(6);所述中间连接板通孔(6)以及所述灌浆孔(2)用于灌注高强粘结剂(9);由中间连接板(5)分割的上部所述外套板(3)用于套住预制装配式RC柱的上柱,由中间连接板(5)分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装配式RC柱反弯点对位连接方法,包括预制装配式RC柱反弯点对位连接装置,所述预制装配式RC柱反弯点对位连接装置包括外套板(3)、外套筒(4)、中间连接板(5);所述外套板(3)合围成方形截面结构,所述外套板(3)中部设置有水平设置的中间连接板(5),所述中间连接板(5)底面向下设置有倒锥形的外套筒(4),所述外套筒(4)与中间连接板(5)上口连接处设置有灌浆孔(2);所述中间连接板(5)中部还设置有中间连接板通孔(6);所述中间连接板通孔(6)以及所述灌浆孔(2)用于灌注高强粘结剂(9);由中间连接板(5)分割的上部所述外套板(3)用于套住预制装配式RC柱的上柱,由中间连接板(5)分割的下部所述外套板(3)用于套住预制装配式RC柱的下柱;所述外套筒(4)用于容纳上柱钢筋(10)并灌注有高强粘结剂(9);所述外套筒(4)的下口与下柱钢筋(11)齐平;其特征在于:具体对位连接方法为:步骤一:通过裁剪钢板加工设置外套板(3)、外套筒(4)以及中间连接板(5);步骤二:在外套板(3)上设置对位螺纹孔(1),在中间连接板(5)上设置中间连接板通孔(6)以及灌浆孔(2),将外套筒(4)与中间连接板(5)固定连接,将中间连接板(5)与外套板(3)连接;步骤三:将对位连接装置预制于下柱,装配时在灌浆孔(2)和中间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咏平贾磊白文婷李源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地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