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桶袋装布双层一体织造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6045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圆桶袋装布双层一体织造控制方法,通过智能圆桶袋装布织造控制装置实现控制,该控制装置包括有梭织机支架,有梭织机支架上设置有主控箱,有梭织机支架前端设置有智能电子送经装置,有梭织机支架内部设置有综框交织开口装置,有梭织机支架尾端设置引纬装置及智能卷曲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圆筒袋装布的特殊性,上面布层与下面布层作双向同轴运动,可编程软件控制智能卷曲装置来完成织造过程。在发明专利技术中送经由送轴、送经齿轮、具有送经补偿的智能电子送经装置和步进电机完成,发明专利技术中偏心辊在织造时产生张力,适时传给传感器,及时补偿控制张力达到织造要求。

A double drum bag cloth weaving integrated control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one double drum bag cloth weaving control method, through the intelligent drum bag cloth weaving control device to realize the control, the control device comprises a weaving machine bracket, shuttle loom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control box, a front loom frame is provided with intelligent electronic warp feeding device, a machin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internal woven the heald frame interleaving opening device, the shuttle loom bracket is equipped weft device and intelligent crimping device. 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cylindrical bagged cloth, the invention has a bidirectional coaxial movement between the upper cloth layer and the lower cloth layer, and the intelligent curling device is controlled by the programmable software to complete the weaving process. In the inventions, through sending shaft, let off gear, intelligent electronic let off device and stepper motor with let off compensation, the eccentric roller produces tension during weaving, and is transmitted to the sensor timely, so as to timely compensate for the control tension and achieve the weaving requir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桶袋装布双层一体织造控制方法本申请是申请号“201510861627.0”、名称“一种智能圆桶袋装布织造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申请日:2015.12.1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梭织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圆桶袋装布双层一体织造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圆桶袋装布主要应用在现代汽车皮带、太阳能设备等要求布的强度高的特殊场合,是通过有梭织造,由两组各自独立的经纱与一组纬纱交织成双层布,然后通过有梭织造工艺将双层布边交织成圆桶而成。在双层织物中,上层经纱与纬纱交织成表层织物,下层的经纱和纬纱交织成里层织物,连接上下层织物的经纬交织点称为接结点。目前的圆桶袋装布在织造过程中采用纯机械织造方法,很难织造出高纬密、高强度的圆桶袋装布,而且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操作复杂,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通过数模转换电子送经,适时补偿,双向编程电子卷曲与自动换梭装置等完成圆桶袋装布的技术方案:一种圆桶袋装布双层一体织造控制方法,通过智能圆桶袋装布织造控制装置实现控制,该控制装置包括有梭织机支架,有梭织机支架上设置有主控箱,所述有梭织机支架前端设置有智能电子送经装置,有梭织机支架内部设置有综框开口装置,有梭织机支架尾端设置引纬装置及智能卷曲装置;所述智能电子送经装置包括偏心棍、摆杆、送经织轴、齿轮联动装置A、经纱张力检测装置、送经织轴驱动装置及微处理器控制单元,所述经纱张力检测装置设置在偏心棍、摆杆任意一端,所述送经织轴驱动装置通过与齿轮联动装置A与送经织轴配合相连,所述经纱张力检测装置、送经织轴驱动装置及微处理器控制单元通过导线相互电连接;所述综框开口装置包括综框A组、传动装置、导盘开口装置、综框B组及引纬装置,所述综框A组及综框B组均由两片结构相同的综框构成,综框A组与综框B组前后并排,垂直设置在有梭织机支架上,所述综框A组和综框B组底部分别与导盘开口装置活动相连,综框B组后设置有引纬装置,导盘开口装置与设置在有梭织机支架内部的传动装置配合连接;所述智能卷曲装置包括步进电机A、步进电机B、引纬辊A、引纬辊B、导向辊、缠绕辊及卷曲传感器,所述引纬辊A与引纬辊B上下平行设置,所述引纬辊A一端与步进电机A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引纬辊B一端与步进电机B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步进电机A与步进电机B设置位置相互交错;所述导向辊设置在引纬装置正下方,所述缠绕辊设置在导向辊正下方,所述卷曲传感器为安装在有梭织机支架上用以通过检测曲轴转动而获得织布机每转的运转情况的1个传感器,该卷曲传感器与所述微处理器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AD模块、仪表放大器、电机驱动器、按键、显示器、输入接口及电源;所述单片机分别与主控箱、AD模块、电机驱动器、按键及显示器电连接,所述AD模块与仪表放大器导通,所述仪表放大器与经纱张力检测装置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与送经织轴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同步电机A及同步电机B通过导线分别导通,所述电源分别与单片机、AD模块、仪表放大器、电机驱动器、按键及显示器电连接;所述经纱张力检测装置包括张力弹簧及称重传感器,张力弹簧的一端和摆杆固定连接,另一端和称重传感器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称重传感器固定设置在织机支架上,通过导线与仪表放大器连接;所述送经织轴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及齿轮联动装置B,所述步进电机的驱动轴上固定设置齿轮联动装置B,所述齿轮联动装置B通过齿轮联动装置A与送经织轴相互连接,所述步进电机通过导线与电机驱动器连接;具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电子送经,对智能电子送经装置设定压力最低值、设定单位压力偏移量对应电机动作速度偏移量,单片机通过主控箱检测有梭织机运行状态,由送轴、送经齿轮、送经补偿电子控制器和电机完成电子送经,控制有梭织机同时织造上层布面和下层布面,并作双向同轴运动,当有梭织机运行时,偏心辊在织造时产生张力,适时传给经纱张力检测装置,及时补偿控制张力通过经纱张力检测装置连续多次检测经纱压力,将检测到的信号做滤波处理后补偿控制张力,并根据张力值计算电机动作速度,进而控制电机运行,当有梭织机停止时,通过手动按键由微处理器控制单元控制电机正反运行,实现人工送经;B、电子卷取:根据纬密设定织布机运转每转对应的步进电机A、步进电机B动作的步数,单片机通过主控箱检测有梭织机运行状态,当有梭织机运行时,通过卷曲传感器获得织布机每转的运行信号,控制步进电机A、步进电机B交叉动作设定的步数,当有梭织机停止时,可通过手动按键由微处理器控制单元控制步进电机A、步进电机B正反转,实现人工卷取。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智能电子送经实现数模转换、送经适时补偿;通过智能电子卷曲进行双向编程等完成圆桶袋装布织造的这一过程,是国内外首创的高效节能环保的圆桶袋装布的织造装置。(2)本专利技术由于圆桶袋装布的特殊性,上面布层与下面布层作双向同轴运动,可编程软件控制智能卷取双布面来完成织造过程,送经有送轴、送经齿轮、送经补偿电子控制器和电机完成。偏心辊在织造时产生张力,适时传给传感器,及时补偿控制张力达到织造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电子送经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电子卷取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智能圆桶袋装布织造控制装置,主体为有梭织机支架1,有梭织机支架1上设置有主控箱2,有梭织机支架1前端设置有智能电子送经装置3,有梭织机支架1内部设置有综框开口装置4,有梭织机支架1尾端设置引纬装置5及智能卷曲装置6。其中的智能电子送经装置3包括偏心棍7、摆杆8、送经织轴9、齿轮联动装置A10、经纱张力检测装置11、送经织轴驱动装置12及微处理器控制单元13,经纱张力检测装置11设置在偏心棍7及摆杆8任意一端,送经织轴驱动装置12通过与齿轮联动装置A10与送经织轴9配合相连,经纱张力检测装置11、送经织轴驱动装置12及微处理器控制单元13通过导线相互电连接。综框开口装置4包括综框A组14、传动装置15、导盘开口装置16及综框B组17,综框A组14及综框B17组均由两片结构相同的综框构成,综框A组14与综框B组17前后并排,垂直设置在有梭织机支架1上,综框A组14及综框B组17的底部与导盘开口装置16活动相连,综框B组17后设置有引纬装置5,导盘开口装置16与设置在有梭织机支架1内部的传动装置15配合连接。智能卷曲装置6包括步进电机A18、步进电机B19、引纬辊A20、引纬辊B21、导向辊22、缠绕辊23及卷曲传感器24,引纬辊A20与引纬辊B21上下平行设置,引纬辊A20一端与步进电机A18的驱动轴固定连接,引纬辊B21一端与步进电机B19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步进电机A18与步进电机B19设置位置相互交错。导向辊22设置在引纬装置5正下方,缠绕辊23设置在导向辊22正下方,卷曲传感器24为安装在有梭织机支架1上用以通过检测曲轴转动而获得织布机每转的运转情况的1个传感器,卷曲传感器24与微处理器控制单元13电连接。该设备能够通过数模转换电子送经,适时补偿,双向编程电子卷曲与自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圆桶袋装布双层一体织造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桶袋装布双层一体织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智能圆桶袋装布织造控制装置实现控制,该控制装置包括有梭织机支架,有梭织机支架上设置有主控箱,所述有梭织机支架前端设置有智能电子送经装置,有梭织机支架内部设置有综框开口装置,有梭织机支架尾端设置引纬装置及智能卷曲装置;所述智能电子送经装置包括偏心棍、摆杆、送经织轴、齿轮联动装置A、经纱张力检测装置、送经织轴驱动装置及微处理器控制单元,所述经纱张力检测装置设置在偏心棍、摆杆任意一端,所述送经织轴驱动装置通过与齿轮联动装置A与送经织轴配合相连,所述经纱张力检测装置、送经织轴驱动装置及微处理器控制单元通过导线相互电连接;所述综框开口装置包括综框A组、传动装置、导盘开口装置、综框B组及引纬装置,所述综框A组及综框B组均由两片结构相同的综框构成,综框A组与综框B组前后并排,垂直设置在有梭织机支架上,所述综框A组和综框B组底部分别与导盘开口装置活动相连,综框B组后设置有引纬装置,导盘开口装置与设置在有梭织机支架内部的传动装置配合连接;所述智能卷曲装置包括步进电机A、步进电机B、引纬辊A、引纬辊B、导向辊、缠绕辊及卷曲传感器,所述引纬辊A与引纬辊B上下平行设置,所述引纬辊A一端与步进电机A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引纬辊B一端与步进电机B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步进电机A与步进电机B设置位置相互交错;所述导向辊设置在引纬装置正下方,所述缠绕辊设置在导向辊正下方,所述卷曲传感器为安装在有梭织机支架上用以通过检测曲轴转动而获得织布机每转的运转情况的1个传感器,该卷曲传感器与所述微处理器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AD模块、仪表放大器、电机驱动器、按键、显示器、输入接口及电源;所述单片机分别与主控箱、AD模块、电机驱动器、按键及显示器电连接,所述AD模块与仪表放大器导通,所述仪表放大器与经纱张力检测装置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与送经织轴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同步电机A及同步电机B通过导线分别导通,所述电源分别与单片机、AD模块、仪表放大器、电机驱动器、按键及显示器电连接;所述经纱张力检测装置包括张力弹簧及称重传感器,张力弹簧的一端和摆杆固定连接,另一端和称重传感器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称重传感器固定设置在织机支架上,通过导线与仪表放大器连接;所述送经织轴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及齿轮联动装置B,所述步进电机的驱动轴上固定设置齿轮联动装置B,所述齿轮联动装置B通过齿轮联动装置A与送经织轴相互连接,所述步进电机通过导线与电机驱动器连接;具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电子送经,对智能电子送经装置设定压力最低值、设定单位压力偏移量对应电机动作速度偏移量,单片机通过主控箱检测有梭织机运行状态,由送轴、送经齿轮、送经补偿电子控制器和电机完成电子送经,控制有梭织机同时织造上层布面和下层布面,并作双向同轴运动,当有梭织机运行时,偏心辊在织造时产生张力,适时传给经纱张力检测装置,及时补偿控制张力通过经纱张力检测装置连续多次检测经纱压力,将检测到的信号做滤波处理后补偿控制张力,并根据张力值计算电机动作速度,进而控制电机运行,当有梭织机停止时,通过手动按键由微处理器控制单元控制电机正反运行,实现人工送经;B、电子卷取:根据纬密设定织布机运转每转对应的步进电机A、步进电机B动作的步数,单片机通过主控箱检测有梭织机运行状态,当有梭织机运行时,通过卷曲传感器获得织布机每转的运行信号,控制步进电机A、步进电机B交叉动作设定的步数,当有梭织机停止时,可通过手动按键由微处理器控制单元控制步进电机A、步进电机B正反转,实现人工卷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桶袋装布双层一体织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智能圆桶袋装布织造控制装置实现控制,该控制装置包括有梭织机支架,有梭织机支架上设置有主控箱,所述有梭织机支架前端设置有智能电子送经装置,有梭织机支架内部设置有综框开口装置,有梭织机支架尾端设置引纬装置及智能卷曲装置;所述智能电子送经装置包括偏心棍、摆杆、送经织轴、齿轮联动装置A、经纱张力检测装置、送经织轴驱动装置及微处理器控制单元,所述经纱张力检测装置设置在偏心棍、摆杆任意一端,所述送经织轴驱动装置通过与齿轮联动装置A与送经织轴配合相连,所述经纱张力检测装置、送经织轴驱动装置及微处理器控制单元通过导线相互电连接;所述综框开口装置包括综框A组、传动装置、导盘开口装置、综框B组及引纬装置,所述综框A组及综框B组均由两片结构相同的综框构成,综框A组与综框B组前后并排,垂直设置在有梭织机支架上,所述综框A组和综框B组底部分别与导盘开口装置活动相连,综框B组后设置有引纬装置,导盘开口装置与设置在有梭织机支架内部的传动装置配合连接;所述智能卷曲装置包括步进电机A、步进电机B、引纬辊A、引纬辊B、导向辊、缠绕辊及卷曲传感器,所述引纬辊A与引纬辊B上下平行设置,所述引纬辊A一端与步进电机A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引纬辊B一端与步进电机B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步进电机A与步进电机B设置位置相互交错;所述导向辊设置在引纬装置正下方,所述缠绕辊设置在导向辊正下方,所述卷曲传感器为安装在有梭织机支架上用以通过检测曲轴转动而获得织布机每转的运转情况的1个传感器,该卷曲传感器与所述微处理器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AD模块、仪表放大器、电机驱动器、按键、显示器、输入接口及电源;所述单片机分别与主控箱、AD模块、电机驱动器、按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束慧束颖刘倩陈卫兵陈汉明王紫晨李俊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职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