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5967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线装置,用于将修剪后的纱线末端插入筒管内,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能将纱线末端插入筒管(100)内的插线机构;该插线机构包括可下移将纱线末端插入筒管(100)内的插线元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勾线元件(2),勾线元件(2)的中部枢接在机架上,勾线元件(2)包括呈钩状的动作端(21),和,与驱动装置(3)连接的动力端(22),动作端(21)位于筒管(100)顶端与插线元件(1)之间,动力端(22)可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绕枢接点转动进而带动动作端(21)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插线装置能快速地将纱线末端插入筒管的管内,且精确度高,同时,结构简单。

A line inser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lug wire device for yarn end trimmed inserted within the barrel,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nd are arranged on the machine, can be inserted into the end of the yarn bobbin (100) inserted line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the plugging mechanism includes moves the yarn end is inserted into the bobbin (100) inserted the line element (1),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hook line element (2), hook line element (2) of the middle parts are pivoted on the frame, the hook line element (2) comprises a hook shaped end (21), and action, and the drive device (3) connected to the power end (22), (21) at the end of action (100) at the top of bobbin and plug wire element (1) between the power end (22) can rotate about a pivot point to rotate so as to drive the action end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drive device (21). Plug the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quickly inserted into the bobbin yarn end tube, and at the same time, high precision, simpl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线装置,用于用于将修剪后的纱线末端插入筒管内,属于纱线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纱线生产的一般包含下工序:(1)纺纱阶段:一般为环锭纺纱,产生筒管纱;(2)卷绕工序:纱线被从筒管上退绕,清除其疵点并再卷绕成卷装,卷装纱包含更多数量的纱线。卷绕工序与纺纱相比快得多,因此少量的卷绕单元或卷绕站,约几十个,能够完成约几千的大量纱线单元的生产。一般来讲,来自纺纱机的筒管其纱线末端绕筒管卷装或其管的底部卷绕特定的转数。例如:在专利号为“200710199617.0”,名称为“用于前处理喂入自动络筒机的筒管的装置和方法”的中国技术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前处理喂入自动络筒机的筒管的装置,该装置具有用于将从剪刀剪断的筒管纱线末端插入筒管的管内部的装置,通过在筒管下方设置抽吸嘴、在筒管正上方设置文氏管喷嘴或者由筒管正上方的空转心轴中的轴向导管接通气流来执行将纱线末端自动喂入筒管。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下述缺点:(1)对抽吸嘴的抽吸力度、喷嘴的喷气力度及气流量要求高,要有足够的力度才能将纱线末端引入筒管的管内,耗电量大。(2)抽吸嘴的抽吸力、喷嘴的喷气及气流容易受到外部气流影响。(3)纱线末端漂移不定,难以确定纱线末端的位置,因此,也难以保证纱线末端充分进入筒管的管内。(4)只能通过吸气、吹气或者气流实现,耗费时间长,速度慢,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速度快、效率高、准确性高的插线装置,将修剪后的纱线末端插入筒管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插线装置,用于将修剪后的纱线末端插入筒管内,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能将纱线末端插入筒管内的插线机构;该插线机构包括可下移将纱线末端插入筒管内的插线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勾线元件,勾线元件的中部枢接在机架上,勾线元件包括呈钩状的动作端,和,与驱动装置连接的动力端,动作端位于筒管顶端与插线元件之间,动力端可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绕枢接点转动进而带动动作端转动。勾线元件可将纱线末端由筒管的一侧勾至筒管的正上方,然后再通过插线元件将纱线末端插入筒管的管内,进而确保纱线末端能进入筒管内;无论纱线末端在修剪后位于何处,只需通过勾线元件即可将纱线末端勾至筒管正上方,插线元件下移就可准确地将纱线末端插入筒管的管内;改变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气流将纱线末端吹至筒管上方,再通过插线装置将纱线末端插入筒管内的插线方式,避免了外部气流不稳定、纱线末端位置不定等因素对插线操作的影响;提高了插线的准确性和效率。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和,与动力装置连接的变距导槽板,在所述变距导槽板上设置有变距导槽,该变距导槽包括直线段,和,与直线段相延续的曲线段,所述勾线元件的动力端通过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变距导槽内。通过变距导槽将动力装置输出的垂直方向的位移量,转换成勾线元件动作端水平方向的位移量,通过设定曲线段的曲度和曲线段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以及勾线元件在机架上的枢接位置,可以精确设定勾线元件动作端的动作行程,结构简单,控制精确。进一步地,所述直线段包括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所述曲线段位于第一直线段与第二直线段之间。当勾线元件的动力端位于直线段时,勾线元件的动作端不发生位移,当勾线元件的动力端位于曲线段时,勾线元件的动作端绕枢接点转动,发生水平方向的位移,并将纱线末端从筒管的一侧拨至筒管的另一侧,便于插线元件将其插入筒管内部;两段直线段分别位于曲线段的两侧,从而使勾线元件在执行勾线动作的前后过程中处于锁定状态,不发生位移,防止不必要的移动,使控制更加精确。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轴承。减少摩擦,移动效果好。进一步地,在所述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上设置有一安装板,所述变距导槽板及插线元件均安装在该安装板上,并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同步动作。该设置使动力装置的一次动作过程,同时实现勾线和插线两个动作,且动作同步性好,确保插线动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地,所述勾线元件与机架枢接处还设置有一将所述勾线元件弹性地固定在设定位置的复位装置。通过复位装置将勾线元件弹性地设置在设定的位置,防止动作端不必要的位移或晃动。进一步地,所述复位装置为一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将勾线元件弹性地设置在设定的位置,防止其不必要的位移,结构简单,效果好。进一步地,插线元件整体上呈筒状,其外径小于筒管的内径,插线元件位于筒管的正上方,插线元件的末端呈叉状。插线元件上述位置的设定以及叉状的末端,更加利于将纱线末端插入筒管内。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为气缸、油缸或伺服电机。取材方便,控制精确,效果好。进一步地,在所述机架上、筒管顶端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筒管的定位轮,所述定位轮弹性地设置在机架上,或者,所述定位轮由弹性材料制作。定位轮可将有效地固定筒管的顶端,防止其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因此,本技术的插线装置能快速地将纱线末端插入筒管的管内,且精确度高,同时,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又一结构示意图(部分省略);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变距导槽板结构示意图;其中,100筒管,1插线元件,2勾线元件,21动作端,22动力端,22a连接件,3驱动装置,31动力装置,32变距导槽板,33变距导槽,33a直线段,33a-1第一直线段,33a-2第二直线段,33b曲线段,4安装板,5定位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5所示,本技术的插线装置,用于将修剪后的纱线末端插入筒管内,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能将纱线末端插入筒管100内的插线机构,该插线机构包括可下移将纱线末端插入筒管100内的插线元件1;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插线元件1整体上呈筒状,其外径小于筒管100的内径,插线元件1位于筒管100的正上方,插线元件1的末端呈叉状,如图1-3所示。叉状的末端,更加利于将纱线末端插入筒管内。本插线装置还包括勾线元件2,勾线元件2整体上呈板状,勾线元件2的中部枢接在机架上,勾线元件2的一端形成钩状,在此将勾线元件2钩状的一端定义为动作端21,勾线元件2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3连接,定义为动力端22,动作端21位于筒管100顶端与插线元件1之间,动力端22可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绕枢接点转动进而带动动作端21转动。动作端21的转动将纱线末端从筒管100的一侧拨至筒管的另一侧,从而纱线末端的一部分位于筒管100的正上方。驱动装置3包括动力装置31,和,与动力装置31连接的变距导槽板32,在所述变距导槽板32上设置有变距导槽33,该变距导槽包括直线段33a,和,与直线段相延续的曲线段33b,所述勾线元件2的动力端22通过一连接件22a设置在所述变距导槽33内。动力装置31可以是气缸、油缸或者伺服电机;连接件22a可以采用轴承,或者滑块。动力装置31的动力输出端输出垂直方向的位移量,带动连接在其上的变距导槽板32在垂直方向上发生位移,进而带动连接在变距导槽板32的变距导槽内的勾线元件2的动力端22发生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即当动力端22处于变距导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插线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线装置,用于将修剪后的纱线末端插入筒管内,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能将纱线末端插入筒管(100)内的插线机构;该插线机构包括可下移将纱线末端插入筒管(100)内的插线元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勾线元件(2),勾线元件(2)的中部枢接在机架上,勾线元件(2)包括呈钩状的动作端(21),和,与驱动装置(3)连接的动力端(22),动作端(21)位于筒管(100)顶端与插线元件(1)之间,动力端(22)可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绕枢接点转动进而带动动作端(21)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线装置,用于将修剪后的纱线末端插入筒管内,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能将纱线末端插入筒管(100)内的插线机构;该插线机构包括可下移将纱线末端插入筒管(100)内的插线元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勾线元件(2),勾线元件(2)的中部枢接在机架上,勾线元件(2)包括呈钩状的动作端(21),和,与驱动装置(3)连接的动力端(22),动作端(21)位于筒管(100)顶端与插线元件(1)之间,动力端(22)可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绕枢接点转动进而带动动作端(21)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动力装置(31),和,与动力装置(31)连接的变距导槽板(32),在所述变距导槽板(32)上设置有变距导槽(33),该变距导槽包括直线段(33a),和,与直线段相延续的曲线段(33b),所述勾线元件(2)的动力端(22)通过一连接件(22a)设置在所述变距导槽(3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段(33a)包括第一直线段(33a-1)和第二直线段(33a-2),所述曲线段(33b)位于第一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春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锐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